有些古钱资料和历史刊物上说苏东坡在宋神宗时,书写了“元丰通宝”钱文,还说钱币界称之为“东坡元丰”,而也有一些泉友认为,“元祐通宝”钱文才是苏轼留下的墨迹,笔者更认同后一种观点。$$清代著名收藏家和著录大家张端木《钱录》中考“元丰”钱没有苏轼书钱文之说。而马端临《钱币考》和翁树培的《古泉汇考》却都有“元祐通宝”(行草书)钱文为苏轼所书的记载。马端临云:“元祐最工,相传司马温公、苏文忠公诸贤所书”。翁树培云:“(培)见近人钱谱云:‘元祐通宝’,或云司马温公、苏文忠公书”。中山大学历史系主办《历史大观园》杂志1992年第12期刊陈小陶“宋代古钱文字与名家书法”一文:“现经有关专家鉴定,此(元祐通宝)行草钱文与苏轼存世的墨迹笔法书意十分吻合,俨然东坡面目”。$$从北宋时期的史实情况分析,苏轼书写“元祐”钱文与史实十分吻合,而其书写“元丰”钱文有悖于当时的史实。史载,苏轼在元丰年间被搅于司马光、韩琦与王安石的矛盾斗争中不能自拔,又因元丰二年(1079年)被指控讽刺新法被御史劾奏下狱。出狱后被贬为湖北黄州团练副使。苏轼在这种背景下,按照社会常理看,他是不可能书写“元丰通宝”的。到元丰八年(1085年),朝廷启用司马光为相,苏轼是司马光一派的人,很快被召回朝廷,历任翰林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苏轼才有资格为朝廷书写“元祐通宝”4个字。$$夏龙著《币海漫游》中说:“苏轼的书法与其文章一样,除去了当时文坛上的‘绮罗香泽之态’,苍劲豪放,态浓意淡,体势秀伟,骨劲肉丰”。正如苏轼自称的“诗不求工字求奇,天真烂漫是吾师”。$$他的“元礻右通宝”钱文也具这种态势。钱文“元”字点笔的“有情风万里卷潮来”(苏轼《八声甘州》词首句),其左撇的飘逸之悠和右折钩的缚肋之笔,不正是苏轼词《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吗?钱文“祐”字用笔跌宕豪放,结体险奇,“通”字书态“天真烂漫”。“宝”字中的“贝”显得肥硕,犹如诸多金银堆积其中,一种“成竹在胸”之感油然而生。给人以苏轼词中那“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词句)振聋发聩的共鸣!$$如果你一边拜读苏轼作的词,一边欣赏他的钱文书法,他那笔寓词中意、词寓笔中书的美感,自然就是理解笔者的观点。
$T今年下半年,一本封面标有“全国重点幼稚园小班优秀教材”字样的《Q版语文》书在市场引起广泛关注,“颠覆传 统,搞笑经典”是这本书的最大秘籍。与此同时,围绕该书内容的争论也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开来,从中小学生到家长, 从白领人士到教育专家,众说纷纭。究竟是怎样的“商业运作”、怎样的“特色”使得《Q版语文》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 的呢?请看本报记者的调查──$E$$ 记者调查之一:$$ 《Q版语文》是什么?$$ 《Q版语文》是2004年9月由云南人 民出版社出版的,该书在形式上采用国 内学生都很熟悉的教材样式,卡通的封 面上赫然印有“全国重点幼稚园小班优 秀教材”字样,翻开目录,“第一课:三只 小猪,第二课:一件小事,第三课:司马光 砸缸,第十六课:范进中举,第十七课:荷 塘月色”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或名篇经典 或知名童话在中小学教材的课文标题历 历在目,而在每一课后面都附有课后习 题。再翻开内容,相信每一位读者也会和 我们的记者一样忍俊不禁,哭笑不得的。$$ 全书共有31课,课文的内容全部 来自中小学传统经典语文课本,但是作 者在这里把传统的文学作品内容全部 换成了现代版的搞笑故事,语言也完全 是新新人类的网络语言。记者在这里简 单举例:第三课《司马光砸缸》中司马光 砸缸时巧遇流氓兔和机器猫,“就这样, 大缸被一个一个地砸破,他们救出来一 大坨的人。有7个小矮人、圣诞老人、兔 八哥、机器猫、刘老根、西瓜太郎、流氓 兔以及李亚鹏……”;第四课《老爸的 背影》显然改编自《背影》,其中的父亲 唱着《双截棍》在月台上做起了托马斯 全旋:“突然,老爸向后退了两步,左手 叉腰,右手向天空一指,唱道:“快使用 双截棍,哼哼哈嘿!飞檐走壁莫奇怪,去 去就来!’”$$ 记者调查之二:$$ 谁在看《Q版语文》?$$ 《Q版语文》一书目前在全国各地市 场火爆,北京王府井书店的工作人员告 诉记者,《Q版语文》一书平均每天能卖掉 30余本。记者在书店也看到,购买此书的 主要集中于两种人群,一是中小学生,一 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记者随机采访了 几位买书人。$$ 郑同学(男,初中生):我是听同学介 绍的,借来看看,觉得挺有意思挺好玩 的,和我们的课本不一样。而且这里的故 事我们早就知道了,改写以后很搞笑。$$ 刘同学(女,初中生):我们班已经有 很多人都看过了,而且大家课余时间都 在谈这本书,还会说其中的话,我今天买 了就是想再看几遍。$$ 陈先生(工作不久,外企白领):无意 中在网上看了看,觉得很搞笑,有点周星 驰、蜡笔小新和樱桃小丸子的风格,买回 去消遣消遣而已。什么?是教材?不可能 吧?$$ 董先生(29岁,公司员工):听很多人 都在说这本书,网络、媒体好像都在炒, 看着我小时候学过的文章被改成这样又 好气又好笑。笑归笑,我觉得我们看看可 以,不适合学生看的,因为只有搞笑,没 有什么文学艺术价值,纯属胡闹。$$ 喜欢这本书的读者态度很明确:觉 得很好玩,看看消遣,或者仅供谈资,娱 乐书籍,一笑而过。而颇有意味的是反方 态度却要比这坚定、尖刻得多。$$ 冯女士(36岁,儿子读初中):我的孩 子拉着我来买这本书,我现在决定不买 了。那都什么乱七八糟的,通篇胡说八 道,这样的书怎么能做教材?做课外读物 我都不让孩子看,简直教坏孩子,你们可 得好好反映反映。$$ 吴先生(45岁,中学老师):垃圾,胡 扯,精神污染。居然还用“全国重点幼稚 园小班优秀教材”这样的字眼来蒙骗孩 子,蒙骗读者。实在是太过分了,想象一 下,如果我们的孩子都学习这样的语 文,那我们下一代的语言将会是什么样 子!而且它改编名著,也是对我们经典 作品以及原作者的一种亵渎,甚至极大 地伤害了优秀文学作品中原有的人物 形象。$$ 有教育专家表示,当今社会紧张的 节奏和激烈的竞争环境给无论是学生 还是一些成年人都造成了巨大的心理 压力,他们可以通过创作、阅读这种 “戏说”、“大话”、“无厘头”来缓解压 力,释放自己。但是,语文教育作为一 种母语素质教育,它在某种程度上起到 引导孩子思想认知、确立世界观的作 用。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尚 处在成长期的学生来说,严肃的传统教 育还是有必要的,全盘否定将会是更大 的精神荒芜。$$ 记者调查之三:$$ 作者和出版人$$ 本书作者林长治,人称“出版界的周 星星”,曾经以一部类似搞笑作品《沙僧 日记》成为知名人物。他说:“这绝不是课 本,仅仅是一本搞笑的书而已。这本书只 是写给那些中学生和刚刚工作不久的人 看的,因为他们的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 太大了。至于说有可能对孩子们的人生 观产生消极影响,我觉得不会,至少从长 远来说是这样。”$$ 出版该书的云南人民出版社相关负 责人瞿洪斌表示,将这本书标上“全国重 点幼稚园小班优秀教材”等广告词,是想 向人们表明这是一本卡通化的搞笑书, 是推销用语。仅此而已。还有一句广告语 “刷新单册书搞笑世界纪录”,这已经表 明了这本书的性质。另外,幼稚园是台湾 的叫法,内地是叫幼儿园。我们选用幼稚 园,是为突出“幼稚”二字,让人感觉到一 种反讽式的幽默与好笑。$$ 国家教育部有关人士表示:幼儿园 目前还没有审订的教材,中小学教材必 有“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订委员会xx年 审查通过”字样,且教育部没有审核过这 本自封“优秀教材”的《Q版语文》。《Q版 语文》这样的做法属误导行为,但由于目 前并无规定非教材类正版书籍是否可以 擅自自封“优秀教材”,所以《Q版语文》可 以在市场上流通,但不能以教材身份进 入学校或幼儿园。$$ 面对这样的结果,在这场是非炒作 中,我们的媒体应该反思什么?我们在其 中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呢?而出版方是 否也应该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要故意 闹这样的“误会”吧!
北宋名臣司马光倾十七年之力潜心编 修了《资治通鉴》,以“臣光曰”而抒发自己 的见识。他在开篇《周纪·威烈王》总结智伯 的失败归于“才胜德”,由此而引发他对人 才的阐述。$$ 司马光对什么是德、才提出了自己的 标准,并认为“才者,德之资(资质)也;德 者,才之帅也。”德才兼备的是圣人,德才都 无的是愚人,德胜才是君子,才胜德是小 人。他主张,在选不到圣人、君子时,与其选 小人,不如选愚人。其理由是“君子挟才以 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善无 不至矣。挟才以为恶,恶亦无不至矣。愚者 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而“小 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等于如 虎添翼,为害就更大了。$$ 司马光强调德才兼备,并把“德”放在 重要位子,对小人持决不可用的态度,这是 作为一个政治家、史学家在历览历史、体察 现实之后的经验之谈。$$ 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虽然不同了,但 在选贤任能方面,同样坚持德才标准。尤其 是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时更是持认真审慎态 度,把德能放在首位,也是有鉴于历史的教 训。但是,我们在坚持德才标准的同时,还 讲究事实求是精神。当前我们正处在改革 开放时期,重点是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 力。我们在选用人才方面,决不会再搞过去 “左”的一套,动辄查人祖宗三代,或者用同 一尺寸去为不同形体的人制作统一的服 装。“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科技是生产力, 而掌握科技的人才就是重要的生产力。如 果我们对待科技人才,也像选拔党政机关 干部一样去严格尺度,那就有失宽容,也不 实事求是。$$ 每个人的德能、才能都是动态的,不可 能一成不变。我们今天选拔的人才可谓德 才兼备,那也只能说明当时,谁也不能保证 若干年后还是兼备。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 的变化,知识的更新,一个人如果能做到与 时俱进,注意加强自我品德修养,不断为自 己的知识“充电”,那么,就能立于不败之 地;相反,不思进取,自我陶醉,坐吃老本, 就会被时代扬弃。同样,有些德、才或缺的人,经过自己不懈的 努力、奋斗、磨练,也有可能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如今难的是如何保证人才被选拔出来。由于吏治的腐败,买 官卖官、以私恩取小人的现象并未杜绝。为整治吏治,党和 国家改革人事制度,引入人才竞争机制,公务员竞争上 岗,考试、考核、考察相结合,并实行公示制度,避免了暗箱 操作和个别人说了算的腐败行为发生。 既是人才,就不愁报国无门,也不愁用 武之地了。
$T西汉初,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成了中国封建 社会唯一的统治思想。这是中学课本都有的 历史事实。但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真伪,南京市 委党校哲学部教授孙景坛提出异议。他在一 篇论文中,一扫陈言,大胆指出:汉武帝从未 采纳过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 设,更未真的有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实际行动,说汉武帝曾“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是完全错误的,是一个学术谎言。这一研 究成果发表后,在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赞 同和反对之声一直不断。近日,记者就此问题 专门采访了孙景坛教授。$E$$ 武帝时的思想转型是 “绌抑黄老,崇尚儒学”, 不是“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 孙教授告诉记者:《史记》 是这时期历史的铁证,《孝武本 纪》虽残缺,但《儒林列传》完 整,思想史的大事件、董仲舒传 等都在《儒林列传》中,这是唯 一可靠的原始史料。$$ 《儒林列传》中没有任何关 于“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 字,只是说,西汉文、景至武帝 六年,思想上是“黄老之治”,六 年五月“窦太后崩,武安侯田蚡 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 延文学儒者数百人。”$$ 这一事件应概括为“绌抑 黄老,崇尚儒学”,无法得出“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结论。因 为这里不仅没有董仲舒的对 策,“绌”在字面上也不是“罢 黜”,而是“贬退”的意思。$$ 孙教授说,假若“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果真存在,那毫 无疑问将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 思想专制,第一次是秦代的“焚 书坑儒”,第三次是“文革”, 一、三次都是烧书杀人,而唯独 这次则无,可能吗?$$ 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 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史料依据有误。$$ 孙教授告诉记者:说“汉武 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这个观 点的出现大约在班固,成型则 在宋代司马光,班固在东汉, 司马光在北宋,前者与汉武帝 时相差为100多年,是两个时 代;后者在时间上则相差更 远。西汉是有信史的时期,史 学家司马迁对此未置一词,整 个西汉文史界也都不知道这 回事。班固、尤其是司马光怎 么会清楚?$$ 孙教授说,中国史学界有两 大弊端:一是越原始的史料越没 人信。现在许多人研究汉初不信 司马迁,信班固;研究上古不信 金文,信《史记》。二是越是正史 越没人信。研究历史不信正史, 信史论,用《资治通鉴》取代史 学,《通鉴》是史论,不是史。史 学界连史论和史都搞不清,是悲 剧。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没有原 始史料支持。$$ 支持此说最主要的根 据是董仲舒的五经对策, 而董仲舒的《天人三策》 为班固的伪作。$$ 现在持“汉武帝采纳董仲 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的学者,他们最主要的 根据是董仲舒的五经对策。孙 教授说,对于五经对策,他的 看法如下:首先,董仲舒是汉 景帝时的《公羊》博士,不会 再参加武帝时的五经(包括 《公羊》)博士考试。其次, 《天人三策》从考题到答卷, 问题大都不能自圆其说。再 则,班固用“天子以仲舒为江 都相”做对策结局,不符合五 经博士对策的规则。$$ 五经博士对策后,第一名 要先授博士。班固略去董仲舒 授博士问题,是怕露了同一学 科、同一个人授了“双博士” 的马脚!《天人三策》是班固 的伪作。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所以,“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 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说,无法成立。$$ 汉武帝时的“绌抑黄 老,崇尚儒学”,与董仲舒 没有牵涉。$$ 孙教授告诉记者,《史记》 记载:西汉呼吁儒治,早在建汉 之初,陆贾就曾提出过,被刘邦 骂了;后来刘邦同意了儒者叔 孙通的“起朝仪”。文、景时,虽 主要以“黄老”治国,但仍置了 《孝经》、《孟子》、《诗》、《公 羊》、法等博士,做治国的辅助 思想。“黄老之治”出现危机, 儒、法双方都蠢蠢欲动,都想取 而代之,结果都遭到黄老派的 打击:文帝时,儒者贾谊被贬;景 帝时,法者晁错被诛,儒者辕固 生险遭不测;武帝初,罢法博士, 儒者赵绾和王臧被逼死、丞相窦 婴和太尉田蚡被免官。$$ 武帝五年,田蚡暗中策动 了“置《五经》博士”,但不敢 举行考试。直到武帝六年,坚持 黄老的实权人物窦太皇太后 崩,田蚡复出任相,才正式绌黄 老、崇儒学。所以,真正实现武 帝时期思想转型的是田蚡,不 是董仲舒。$$ 把董仲舒扯进来,是《汉 书》,班固在《汉书》中不仅伪 造了《天人三策》;还将《史 记》的“绌黄老”改成了“黜黄 老”,一字之差,意思全变了。 特别在董传中,他又凭空加了 “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皆 自仲舒发之。”但是,作为史学 家,司马迁远比班固伟大,史德 也高尚;班固缺少史德,尽人皆 知,他还擅改严助的奏章。在这 个问题上,《汉书》不可信。$$ 说汉武帝“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与后来整 个中国古代思想史不符。$$ 孙教授说,首先,“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不论是在武帝时 期,还是两汉时期,抑或魏晋至 明清时期,都找不到真凭实据。 武帝是尊儒的,但是黄老并未 完全退出历史舞台。武帝晚年 还酷爱仙道,一心想成神。结果 朝廷上下,巫蛊横行,他为此不 仅牺牲了太子。因此,能说他真 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吗?$$ 两汉是经学时期,其主旨是 尊儒的。但其他学说也并未消 失,不仅一直处野地位,而且仍 有一定发展,还在政治领域“偶 尔露峥嵘”。金春峰先生说:在 武帝时期,“道家思想的权威受 到沉重打击,但它未被取缔,也 没有消绝。不少学者、贵族、官 吏,仍然不断地研习《老子》、从 《老子》中获得灵感和智慧。$$ 除此而外,墨家、阴阳家在汉 代一直未遭禁,汉代统治者还是 向其吸取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 其次,必须指出的是,“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不是儒家的 思想政策。众所周知,“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是一种思想专 制。在先秦百家争鸣中,只有 “商韩”学说持此主张,李斯焚 书,秦始皇坑儒,就是以这一理 论为根据。除“商韩”外,其他学 说均不主张思想专制。$$ 再次,“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若具体至某一学者的头上, 也是难以做到的。不妨以董仲舒 为例,《汉书·董仲舒传》说,董 仲舒治国,满口阴阳灾变,完全 像个巫师,并险些丢了脑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连董仲 舒本人都做不到,怎么能认为汉 武帝对此真正采纳并实行了呢?$$ $F专家简介$E $T孙景坛,南京市委党校哲学 部教授。主要从事孔子、中国传统 文化及中西文化对比研究。$E
近日,作为国内唯一评书研究机 构的大地评书研究所开始了“儿童评 书”系统工程的启动。这是在我国著名 评书表演艺术家袁阔成先生的倡导下 进行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们的健 康成长离不开好故事,往往在童年时 代听的好故事能影响人的一生。我国 古代流传着许多关于用故事进行教子 的极好例证。《孟母三迁》、《司马光砸 缸》、《孔融让梨》等许许多多富有教育 意义的故事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很 大的意义。$$ “儿童评书”项目的主要实施者,大地 评书研究所所长张少佐先生说:“故事 与评书毕竟还不一样,由于评书独特 的表现手段使其所表现的内容更具感 染力。孩子们听故事,往往都是说‘来, 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其实呢是‘念’, 把印在纸上的故事念给孩子听。我们 要将‘还原’的故事,利用评书的艺术 手段,真正地给孩子‘讲’(或叫‘说’) ——这就是大地评书研究所要完成的 工作。”$$ 张少佐先生表示,他们要以古今中 外有关儿童题材的优秀故事为蓝本,将 其改编录制成适合于儿童、并具有较强 可听性的评书作品。这些作品要根据儿 童的特点量身定做,尽可能做到趣味性 与教育性相融合,寓教于乐。同时,他们 还会邀请有志于这项工作的所有评书 演员都来参与,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 验,真正把儿童评书这项系统工程做 强、做大。
光山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北临淮河,南依大别山,为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的出生地,原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的故乡,是国家著名的苏区县和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光山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湿润、半湿润气候,青山、绿水、名胜相互映衬,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素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美誉。$$光山历史悠久。周为弦子封国,故称“弦”。春秋属楚;秦代辖于九江郡;王莽时废国立县,境内设光城、茹由、东安三县;隋文帝开皇18年(公元589年)更名光城为光山,始为光山县。此后一直是豫南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重地,有文字可考的历史4000余年。$$光山革命丰碑林立。这里曾是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刘伯承、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战斗足迹,王大湾会议旧址、徐畈鄂豫皖首府机关旧址群、邓颖超祖居等革命遗址达535处,革命战争年代,10多万光山优秀儿女用血肉之躯捍卫了红色政权,尤太忠、万海峰、钱钧等数十位光山籍将军从这里走向全国。$$光山景色宜人。泼河、五岳、龙山三大水库波光涟漪;潢河、白露河等河流清溪流韵;王母观、赛山等山层恋叠嶂;千年古刹净居寺,是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寺名“敕赐梵天寺”为宋真宗御笔,寺内碑刻,寺外唐柏、银杏见证着古寺的沧桑岁月;司马光宾馆现址是宋代古县衙遗址,境内存有司马光洗三时的“司马井”,“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紫水塔、永济桥、宝相寺春秋墓等文化古迹稀世罕见;净居寺生态旅游开发区、龙山湖风景旅游区、体育中心和正在建设的紫水博物苑、文化中心等展示了紫弦大地的神韵和富有江南风情的水光山色。$$光山资源丰富。是全国粮油基地、茶叶之乡、青虾和麻鸭原产地,粮、油、棉、林、果、茶、畜禽、水产等是支柱产业,素有豫南“鱼米之乡”之美称。南部山区,拥有金、银、铜、铅、锌及沸石、莹石、石英石等20多种矿产资源。$$光山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交通、通信便捷,电力充裕,各类基础设施齐全。京九、宁西铁路,106、312国道,正在修建的上武、阿深高速纵横过境。全县年供电能力可达10万千瓦。通信设施完善。农业结构实行多元化调整,进一步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了具有光山特色的茶叶、青虾、苗木花卉、麻鸭四大支柱产业,全县茶叶面积发展到11.8万亩,“赛山玉莲”、“蓝天玉叶”、“净居寺毛峰”、“杏山竹叶青”等是信阳毛尖茶中的知名品牌,被国家林业局名为“中国茶叶之乡”;“光山麻鸭”、“光山青虾”分别通国家品牌认证。工业改革与发展势头强劲,蓝天集团驿光化工厂、白鲨针布有限公司、远大鑫鸳鸯集团、强山集团等一大批优势企业舞起龙头,化工、服装、建材、茶叶等一大批民营企业迅速壮大。茶叶运销、现场充绒、电杆预制等非公经济板块持续扩张,敖洼经济开发区、十里民营工业园等园区经济框架正在形成。全县劳动力资源富裕,在全国率先实施“回归工程”和“金桥工程”,建立了30多个驻外党支部,劳务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主要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