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司马光和他的时代
-
作者:
马志刚 来源:华东交大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讲一个人的故事,透过这个人讲述他所处的时代的故事,时代造就人,人也改变时代”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百家讲坛》特邀主讲人赵冬梅女士做客孔目湖讲坛,为广大听众带来题为《司马光和他的时代》的精彩讲座。赵冬梅:大家多数人对司马光的认知是在幼年“砸缸救友”、著有《资治通鉴》以及站在王安石变法的对立面,其实
-
品味司马光的聚餐《会约》
-
作者:
杨石 来源:京九晚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在光山县城的一家宾馆院内,我看到了司马光砸缸救小伙伴的塑像,惟妙惟肖,憨态可掬。据介绍,聪慧过人的司马光便出生在这里。且不说这个流传千古、妇孺皆知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也不说他主编的彪炳史册的皇皇巨著《资治通鉴》,单说他撰写的短小的聚餐《会约》,就值得我们用心品味一番了。北宋元丰五年(1082),宰相
-
社稷之臣司马光
-
作者:暂无 来源:新疆日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柳哲司马光的沉着智慧,足智多谋,从幼年时期的砸缸故事,就已初见端倪。他刻苦勤学,锲而不舍的为学精神,奠定了日后编撰传世经典《资治通鉴》的基础。他刚正不阿,直言敢谏的无畏精神与光明磊落的高贵品格,注定他成为君王的主心骨,肩负“社稷之臣”的重任,披肝沥胆,彪炳史册。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
-
司马光爱打包
-
作者:暂无 来源:百色早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司马光晚年在洛阳定居,他请朋友们吃饭,酒不过三巡,菜不过五味,要是不尽兴,酒可以再来一壶,菜坚决不再上。他给这种抠门儿饭局取了个名字,叫“真率会”,意思是朋友相见应真实、坦率,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要是别人请司马光吃饭,司马光一样主张少点菜,够吃就行。如果饭局结束有剩,司马光会“既食而携其余”,也
-
司马光父母的家教
-
作者:暂无 来源:衡阳晚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幼时因急中生智破缸救人的宋代历史学家司马光,千百年来被人们视为慧光早现的“神童”。其实,司马光的成长与他父母对他得当的家教是分不开的。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是一位胸怀大志的知识分子,他没有沉湎于几十万家产之中,而是专心读书,锐意进取。在成家立业之后,以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质朴,来待人处事,事政治家,培养子
-
司马光教子有方
-
作者:暂无 来源:武汉科技报少年科普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他写的《训俭示康》传诵至今。当他看到儿子读书用
-
王安石与司马光的君子之争
-
作者:暂无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郑学富王安石和司马光两位北宋朝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无疑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一个是变法的积极推动者,一个是极力反对者,针锋相对,寸土不让。可是两人的争斗是为了改变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现状,实现富国强军、百姓安居乐业的治国理想和宏伟抱负,而非为了一己之私,所以他们的争斗是君子之争,体现出来的
-
司马光警枕励志
-
作者:暂无 来源:陕西农村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
-
新编司马光砸缸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山日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记者们一字排开,“长枪短炮”对准大缸,就等司马光来砸。司马光捡起那块砸缸的石头,奋力地向大缸掷去,只听“咣”的一声,石头弹落在地,大缸却没有破碎。鞠志杰司马光砸缸后,微信朋友圈里赞声一片。最先报道此事的是网络大V段小二,当时他就站在司马光身后。“咣”一声缸碎了,掉进缸的那个小孩儿也站了起来。段小二朝
-
司马光爱打包
-
作者:暂无 来源:老年生活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司马光晚年在洛阳定居,他请朋友们吃饭,酒不过三巡,菜不过五味,要是不尽兴,酒可以再来一壶,菜坚决不再上。他给这种抠门儿饭局取了个名字,叫“真率会”,意思是朋友相见应真实、坦率、有什么就是什么,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要是别人请司马光吃饭,司马光一样主张少点菜,够吃就行。如果饭局结束有剩,司马光会“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