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司马光教子俭朴
-
作者:
韩晋文 来源:中国审计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讲排场 著作郎 谨身节用 详细列举 校书郎 《资治通鉴》 司马光 节俭美德 范祖禹 直道而行
-
描述:“俭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国历史上众多有识之士在生活中都十分注意自身的俭朴,也十分重视对后代的“俭朴”教育。$$北宋杰出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生活十分俭朴,也把俭朴作为教子成才的主要内容
-
全文:“俭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国历史上众多有识之士在生活中都十分注意自身的俭朴,也十分重视对后代的“俭朴”教育。$$北宋杰出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生活十分俭朴,也把俭朴作为教子成才的主要内容
-
历史科学与小说艺术的美妙结合
-
作者:
马振方 来源:中国艺术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历史科学 姚雪垠 辩证唯物史观 《曾国藩》 漫评 彭玉麟 司马光 小说艺术 作品 历史小说
-
描述:首届姚雪垠历史小说奖已于日前颁奖落幕。 这里谈谈对其中几部作品的阅读感受。$$ 唐浩明的《曾国藩》,是继《李自成》之后又 一部历史小说杰作。其成就所在首先是它极强的 似史性。只要你对其中人物的历史状况有所了 解──近乎真实的了解,你就会觉得,它写的曾国 藩俨然就是你心中的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曾
-
全文:的艺术结构, 也是凌力为历史小说创作提供的一种新鲜经验。$$ 颜廷瑞的《汴京风骚》,写北宋神宗至哲宗 年间围绕王安石变法的政治斗争,主人公是王安 石、苏轼和司马光。作品的主要成就是将在变法 中处于不同
-
千古人物数风流
-
作者:
姚玲燕吕毅 来源:山西日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通鉴》 傅山书法 战国时期 《清代学术概论》 《瀛寰志略》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古文尚书疏证》 徐继 《荀子》
-
描述:荀况与《荀子》32篇$$ 荀况(约前328──前 235),战国时期赵国(故里 在今安泽一带)人。他是战 国末期儒家学派中具有和 孟子同等地位的大师,是 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弟子。 《荀子》共32篇,著名的 《劝学篇》说:“学不可以 已。青出于蓝,胜于蓝。”荀 子身体力行,坚持
-
全文:甚多; 还有,傅山书法精品“一字千金”,藏 家视为传家宝,散落民间者至今仍 不断发现。现存者丁宝铨辑《霜红龛 集》较著名,其中有傅山诗文40 卷,附录3卷,年谱1卷,包括了 傅山传世的大部分文学类作品
-
在历史长河的岸边寻觅奇葩
-
作者:
林大如 江福全 来源:教育导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长篇历史小说 电视连续剧 《陈子昂》 作家 《资治通鉴》 劳改农场 武则天 司马光 太平公主 押送到
-
描述:阳春三月,繁花似锦。四川内江师范学 院教授、著名作家孙自筠创作的长篇历史小 说《陈子昂传》首发式,在北京香格里拉饭 店隆重举行。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发去贺 信:“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坚持抓好两个文明的今天,由著名作家孙自 筠形象地再现这个历史人物(陈子昂),无 疑有其重要的历史借鉴作用。
-
全文:也不大,所以挖掘的 空间很大。幼年时代,孙自筠就看过有关 《太平公主》的戏,对她有些初浅的了解。 从司马光《资治通鉴》的记述中,太平公主 比较骄横,私生活糜烂,喜爱搞政治阴谋, 玩弄权术,一心想步母亲
-
汉代投壶艺术
-
作者:
吕风林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西京杂记》 面部表情 画像石刻 实物资料 上层社会 举行宴会 司马光 河南南阳 汉画像石 饮酒过量
-
描述:猜枚划拳,是我国民间逢年过节或喜庆时的一种游戏。远在一千多年前的汉代,人们举行宴会,采用的是投壶这种游戏,而且也是古代宴会上的一种礼制,它是由西周射礼发展而来。在春秋时就已在上层社会中流行,到战国时代这种贵族化的活动开始风靡民间。在河南南阳汉画馆中珍藏着一块刻有投壶场景的画像石。$$这块投壶画像石刻
-
全文:,中间的二人跪坐两旁,一手怀抱数只矢,一手执一只矢,以壶口为目标,全神贯注,用矢投入。$$在史书《西京杂记》中载:“武帝时,郭舍人善投壶,以竹代矢不用棘也。”宋司马光《投壶新格》一书“夫投壶闹事,游戏之类
-
古人是以德择人还是以才择人
-
作者:
吕军布 来源:大众科技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现代经济生活 吸引人才 发挥作用 陈平 收受贿赂 黄帝 司马光 品德修养 汉高祖 儒家传统
-
描述:德与才的问题是历代用人者极为重视的事情。重德,还是重才,常常为用人者感到两难。但才与德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作用。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每每论到才德问题时,总是把德放在首位。他认为“才者,德之资
-
全文:德与才的问题是历代用人者极为重视的事情。重德,还是重才,常常为用人者感到两难。但才与德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作用。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每每论到才德问题时,总是把德放在首位。他认为“才者,德之资
-
党员领导干部应促进心理和谐
-
作者:
薛云官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客观世界 党员 欲望 社会主义 李商隐 组织者 司马光 崇俭 拜金主义
-
描述: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人, 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 的矛盾关系最终都要反映到人与 自我身心的矛盾关系中来。一个 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有赖于每 一个社会成员自身的精神健康与 内心和谐。党员领导干部作为构 建和谐社会的组织者、推动者和 实践者,应该提升自我身心的健 康层次,注重促进心理和谐。$$
-
全文:领导干部促进心理和 谐,要加强“崇俭治奢”的修养。唐 代李商隐在总结历代成败教训 时,发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 勤俭败由奢”的感叹;宋代司马光 针对当时奢侈的流俗,告诫人们, “侈,恶之大也”。从革命
-
深入研究教材 培养思维能力
-
作者:
崔传武 来源:莱芜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培养思维能力 求异思维 教学任务 讨论 创新时机 发展学 教学过程 司马光 看图学文 引导学生
-
描述:事 物,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发展求异思维。在讲授 《司马光》一课时,学生知道了司马光用砸缸的办
-
全文:事 物,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发展求异思维。在讲授 《司马光》一课时,学生知道了司马光用砸缸的办法救出了 儿童,我又进一步提问学生:“除了砸缸救人,还有什么好 办法可以把缸里的小孩救出来?”学生
-
史海钩沉话选才
-
作者:
张明 来源:人民武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借鉴价值 东汉末年 朱元璋 赤壁之战 选拔人才 普遍规律 司马光 标准和 求贤 人才思想
-
描述:古人之所以求贤若渴,这是因为人才 确实难得。墨子在他写的《尚贤》中道出了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 士寡,则国家之治薄”的普遍规律,因而 得出人才是“国家之珍”、“社稷之佐”的结 论。可见,这位老夫子把人才的品位和作 用说得很高很大。$$ 古人选拔人才的标准和方法,是在社 会实践和社会
-
全文:认为选拔人才最好的办 法是推举和考察相结合,即:使众人推其 所谓贤能,然后再详加考察。关于才与德 谁重谁轻?谁主谁次?最早正确阐述德与 才之间辩证关系的是宋朝另一位宰相、 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他编撰了我国
-
蒙冤宰相——曾布
-
作者:
杨华林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徽宗 吕惠卿 向太后 神宗 熙宁 曾布 市易法 司马光 蔡京 王安石变法
-
描述:变法干将$$曾布(1036~1107),字子宣,北宋南丰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异母弟弟,13岁时丧父,从学于曾巩。嘉祐二年(1057),22岁的曾布与39岁的曾巩同时考中进士,初任宣州司户参军、怀仁县令。熙宁二年(1069)当过多年地方官的曾布来到开封,由知府韩维聘为开封府检校库监库,经韩维、
-
全文:),复为翰林学士,进而升任户部尚书。当时司马光为相,全面废除王安石新法,并下令曾布修改役法。曾布不同意,说:“免役一事,法令细微详尽。此法字字句句都出自我手。若骤然要我改变,从事理上决不可为。”结果又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