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我看《中国二十世纪通鉴》
-
作者:
王桧林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时代局限性 学术工程 编写宗旨 《中国二十世纪通鉴》 史料翔实 《资治通鉴》 编年体史书 司马光 历史知识 可信程度
-
描述:等方面的史实记载十分简略。拿司马光主持修撰的著名的《资治通鉴》来说,由于著书的目的在于朝廷君臣的“资治”,
-
全文:等方面的史实记载十分简略。拿司马光主持修撰的著名的《资治通鉴》来说,由于著书的目的在于朝廷君臣的“资治”,所以司马光“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以为是书”。它的内容离不开“贤君、令主
-
用人惟器话孟尝
-
作者:
翔闻徐世友 来源:吉林日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鸡鸣狗盗 进谏 大历史学 田文 养士 司马光 用人 批评态度 价值千金 宾客
-
描述:孟尝君田文,是战国时期 齐国的贵族。他的父亲靖郭君 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 王的异母弟。孟尝君和当时赵 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 君魏无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 一起被称为善于养士的“四公 子”。$$ 对于孟尝君的养士,人们 的非议很多,大历史学家司马 迁和司马光都持批评态度。司 马迁说:我曾经
-
全文:”。$$ 对于孟尝君的养士,人们 的非议很多,大历史学家司马 迁和司马光都持批评态度。司 马迁说:我曾经到过薛地(孟尝 君世袭封地)旧址,就那地方的 民俗来看,乡里的子弟大多是 暴戾强悍,这跟邹、鲁两地
-
司马光祠和禹王城(上)
-
作者:
志钢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改革派 《通鉴》 政治斗争 保守派 临朝听政 王安石 佛本生故事 司马光 王城 北宋王朝
-
描述:$T晋南纪行之三$E$$ 从普津渡回运城,匆匆吃完晚 饭,跟小张约好明天坐她们单位的 车去夏县参观司马光祠和禹王城、 西阴文化遗址。第二天一早,和小 张一起乘车前往夏县。出运城市不 远,见到一座顶部裂开的古塔,一 问小张,说是古安邑塔(太平兴国 寺塔)。想起《史记》、《水经注》等书 中都提到这座安邑
-
全文:$T晋南纪行之三$E$$ 从普津渡回运城,匆匆吃完晚 饭,跟小张约好明天坐她们单位的 车去夏县参观司马光祠和禹王城、 西阴文化遗址。第二天一早,和小 张一起乘车前往夏县。出运城市不 远,见到一座顶部
-
司马光祠和禹王城(下)
-
作者:
志钢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冬小麦田 夯土台基 西阴村 河东郡 司马光 王台 王城 鸣条 坎坷不平 古城遗址
-
描述:$T晋南纪行之四$E$$ 参观完展览,我们又随老 程去司马光陵墓区。在老程的 指点下,我来到杂草丛生、没 有任何碑刻标记的司马光陵 墓前,默默悼念着这位近千年 来争议不断的伟大而复杂的 人物,他
-
全文:$T晋南纪行之四$E$$ 参观完展览,我们又随老 程去司马光陵墓区。在老程的 指点下,我来到杂草丛生、没 有任何碑刻标记的司马光陵 墓前,默默悼念着这位近千年 来争议不断的伟大而复杂的 人物,他
-
毛泽东把《资治通鉴》读了十七遍
-
作者:
李树柯 来源:人民政协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白璧无瑕 《通鉴》 秀才 百分之百地 毛泽东 三家分晋 《资治通鉴》 司马光 提出反对意见 不得志
-
描述:一千万字的《资治通鉴》,毛 泽东通读了17遍。直到晚年,毛 泽东的床头还总放着一部《资治 通鉴》,有不少页因残破而用透明 胶纸贴住,这部书上不知留下了 他多少阅读的印迹。$$ 毛泽东生前,有一段时间,读 《资治通鉴》真是入了迷。他一读 就是半天,累了,翻个身,又是好 几个小时,这样持续了好长时间。
-
全文:,国乃灭亡。’雍正皇帝看了很赞赏, 据此得出了结论:治国就是治吏。如果臣下个 个寡廉鲜耻,贪得无厌,而国家又无法治他 们,非天下大乱不可。至于司马光从周威烈王 23年写起,是因为他认为那一年发生了一件
-
东坡元佑
-
作者:
李宪章 来源:北京日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起居舍人 翰林学士 翰林院学士 《前赤壁赋》 中书舍人 司马光 东坡 王安石变法 北宋哲宗 《兰亭序》
-
描述:北宋哲宗赵煦(1086年)铸元通宝钱。数量大,存世多。元通宝篆、行成对。还有隶书钱。有一种篆、行成对背陕钱,大珍。元通宝行书钱是苏轼(东坡)手书,又称“东坡元”历史上颇负盛名。$$苏东坡名列宋代书法“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之首位。擅长行、楷为一代宗师。其弟苏辙说:“兄子瞻幼而好
-
全文:。实非!东坡只擅长行楷,鲜见隶书。也有人说“行书乃司马光所写”,亦非!司马光元元年二月拜相,九月逝世,曾编《资治通鉴》数百卷,但于书法并无名气。诸多评研书法论著亦未读论其墨迹,据说“司马光擅隶书笔意亦
-
走进司马光祠堂
-
作者:
姚夏池梁军 来源:中国档案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宋哲宗 宋神宗 神道碑 祖坟 全部废除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祠堂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杏花
-
描述:在山西省夏县境内一块开阔的土地上,有 一座规模宏伟、古朴肃穆的莹祠──司马温公 祠,也就是司马光祠堂。提起司马光,可谓无人 不知,无人不晓。一部《资治通鉴》使他名垂千 古,一个砸缸的故事,又使他成了家喻户晓、妇 孺皆知的人物。$$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宋陕州夏县 涑水乡(今山西省夏
-
全文:。司马光1085年重新被宋哲宗起 用。8个月后,逝于宰相位上。第二年正月归葬祖莹,即当今山 西省夏县的司马光祖坟。司马光祖坟196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 保护单位。1988年1月又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
-
《资治通鉴》包含许多好文化
-
作者:
葛洪才整理 来源:中国改革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读书生活 《通鉴》 中国历史 批判分析 毛泽东 三家分晋 《资治通鉴》 线装本 司马光 立场观点
-
描述:《资治通鉴》为北宋时期司马 光及其助手参考正史、野史300余 种,呕心沥血,历时19年完成的编 年史巨著。毛泽东十分爱读这部史 料丰富的历史名著,在他的藏书中 既有《资治通鉴》的线装本,也有标 点的平装本,出差视察随身带,休 息睡觉时床头总放着这本书。他还 多次向人们推荐阅读,他一生曾圈 点、阅读过
-
全文: 书噢。恐怕现在是最后一遍了,不 是不想读,而是没有那个时间喽。” 毛泽东问小孟关于这部书知道多 少,小孟回答说只知道是历史书, 听老师讲是司马光写的。毛泽东继 续追问书的内容,小孟只得羞怯地 摇摇头
-
挖掘学生心灵深处的宝藏
-
作者:
孙惠芳 来源:中国教师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教学 精心设计 听的人 勤奋学习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学生体会 童第周 说理性 勤能补拙
-
描述:《说勤奋》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通过古今两个具 体事例,告诉学生这样一个道理:只有一生勤奋,才能 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这种说理性的文章内容比较枯燥、乏味,如果 只停留在空洞说教的层面上,学生不爱学,效果也 不会理想。在这堂课上,我以两个故事的学习为突 破口,精心设计,巧妙
-
全文:空洞说教的层面上,学生不爱学,效果也 不会理想。在这堂课上,我以两个故事的学习为突 破口,精心设计,巧妙引导,使学生既学得有趣有 味,又领会了勤奋的内涵!$$ 第一个故事──给故事取题目$$ 司马光勤学
-
弃明投暗的邢恕
-
作者:
熊伟 来源:中国审计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起居舍人 河南原阳 神宗 宣仁太后 王安石 司马光 蔡京 郡王 安抚使 装模做样
-
描述:古来数百年,不乏贤士明哲,但奸佞之臣亦非鲜见。一旦小人得志,屡设奸计,误国误民,邢恕便是其中的一个。$$邢恕,字和叔,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人。他自幼博览群书,精通典籍,古今成败故事尽在胸中。每每高谈阔论,口若悬河,颇有战国时游说于七国之间的纵横家气度。后来又师从当时著名的哲学家程颢,写得一手好文章
-
全文:高谈阔论,口若悬河,颇有战国时游说于七国之间的纵横家气度。后来又师从当时著名的哲学家程颢,写得一手好文章。一时贤士争相与之交往,他也经常出入当时朝廷重臣司马光、吕公著等门下,不由得踌躇满志,意气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