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俭为德首
-
作者:
彭增清 来源:大理日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中华民族 衣裳 品行 逸生 乐道 生活小事 司马光 人格 立身 越轨
-
描述:俭朴、节俭虽然说是生活的 事,其实讲的是品格,是能够深刻 影响立身、立家、立国各种品行的 首要品格。$$ 一个俭字,如何列为德首?其 中的原由在于:俭可清心,使人不 滋贪念;俭可生勤,使人艰苦攀 登;俭可促廉,使人守纪奉公;俭 可致和,使人乐群爱众。可见,从 俭关乎人格,关乎名节,关乎功 业,决非生
-
全文:。司马光说:“有德 者皆由俭来”。 这是历史的经 验,也是生活的 昭示。古今多少 成败事,都在俭、 奢演义之中。
-
说不尽的司马光
-
作者:
刘合心 来源:发展导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史记》 宋神宗 司马迁 宋代史学 涑水河 《资治通鉴》 司马光 《通志》 夏县 鸣条
-
描述:$F编者按$E$T“黄河两岸二司马”,指的 是陕西韩城的司马迁和山西夏县的 司马光。若论为文,司马迁写出了 “史家之绝唱”《史记》,而司马光则 写出了同样辉映千秋的鸿篇巨制 《资治通鉴》;若论为人,司马迁遭受 腐刑,命途多舛,忧伤以终老,仕途 上是失意落寞的,而司马光则官至 宰相,操持国政、造福万民
-
全文:$F编者按$E$T“黄河两岸二司马”,指的 是陕西韩城的司马迁和山西夏县的 司马光。若论为文,司马迁写出了 “史家之绝唱”《史记》,而司马光则 写出了同样辉映千秋的鸿篇巨制 《资治通鉴》;若论为人
-
历史变革中中国士人的心灵碰撞
-
作者:
今汝乎 杜天生 来源:山西日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历史变革 长篇历史小说 作家 中国士人 道德评价 文化名人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心灵碰撞 苏轼
-
描述:作者简介:郭天印,男,1955年生,山西省沁源县人。1987年出版首部长篇历史小说《太原保卫战》,其后,在从事文学编辑职业之余,相继推出长篇报告文学《蓝光曲》、学术专著《四书五经经典故事》、《流血的政治与不流血的战争》等约100万字的作品;进入新世纪以来,与郭俊明等联手创作未来战争幻想小说丛书三部曲
-
全文:王安石、苏轼、司马光因同处一个时代,并因为“熙宁变法”而卷入错综的政治和人际关系的争斗之中,他们同为朝臣,既为朋友,又为政敌,在这场剧烈的变革中,其命运沉浮、心灵震荡,给后人留下了耐人寻味的思考。$$金
-
愿勤俭美德世代相传
-
作者:
吴济南 来源:嘉兴日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约翰·洛克 美国石油 学生守则 诸葛亮 专家意见 健康成长 新款式 洛克菲勒 司马光 指导性
-
描述:2003年,上海市试行《中学生守则》时曾删去“生活俭朴”这一条。经过两年的实践,吸取公众和专家意见,今秋将正式施行的上海市《中学生守则》又补上了“勤俭节约”,《小学生守则》中也写上了“勤俭朴实”这一条。教育部修订的全国通行的《中小学生守则》则依旧提倡“勤俭朴素”。学生守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很强的指导
-
全文:,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告诫儿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教育儿子:“德者皆由俭来。”然而,时下在相当一部分人身上,勤俭不再,奢侈成风,并且严重影响
-
稿本书法刍论(上)
-
作者:
汤大民 来源:书法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书法史 审美意识 汉字书法 刍论 书法艺术 《资治通鉴》 基本规律 司马光 自觉时代 审美性
-
描述:$T稿本在书法艺术中的价值如何,读了汤 大民先生的这篇文章,大家就会有所认识, 就会对稿本珍而惜之。目下,书坛多是较狭 义地就书法论书法,较少能将书法置之于博 厚沉雄的历史文化大背景中进行观照、剖 析、探讨,已而,其讨论往往难免单薄。其实, 书法与许多边缘学科盘根错节,无法剥离, 故有人指出,书法是
-
全文:的后世书家也岂止千人!$$ 迄今所知,唐及唐以前的手书墨迹仅存 单篇残页,专著稿本,无一发现。宋代专著 稿本,也仅有藏于国家图书馆的司马光 (1019-1086)的《资治通鉴》残叶, 计29行,460
-
“鸡”首高处不胜寒
-
作者:
宝木 来源:上海商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绿绒蒿 “西气东输” 香港回归 市场表现 投资者 行情 司马光 清真寺 市价 跟风
-
描述:3月初的邮市热闹非凡,随着 “鸡年”版张迭创新高,市场的人气 被有效激发,久违的炒作区更是热 火朝天,呈现出人头攒动的景象。从 市场表现看,随着热门品种纷纷突 破上扬,以新邮为主的春季行情正 在逐步显现,虽然上周走强的品种 并不多,但新邮反弹行情的性质已 基本上可以确认,仅目前的级别尚 不高,有赖于
-
全文:绒蒿”、“隶书”、 “人大”和“中国名亭”小版张表现 抢眼,市价分别走高到31元、32 元、27元、28元、24元和30元,而 “成语典故”、“司马光砸缸”、“华南 虎”和“漆器与陶器”小版张的价格
-
横看成岭侧成峰
-
作者:
郭俊明 来源:山西日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积贫积弱 历史学家 政治斗争 人文主义精神 小说家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长篇小说 苏轼 旧党
-
描述:写这样的人物、写这样一部小说,对郭天印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王安石变法让人想起商鞅变法,变法者的结局差不多,王安石要比商鞅幸运一点,没有那么惨。但是变法的结果却不一样,商鞅变法把秦变成了一个强大的帝国,而王安石变法却没有把宋推向强盛,没能改变大宋“积贫积弱”的历史趋势;但,因变法而起的政治斗争却比
-
全文:了主观性的冗长的叙述,把他对人物的主观性理解和把握融入到人物自身所表现出来的特质上,这样,人物就不再是死板的历史人物,而是活生生地显现在读者的面前。$$王安石、司马光、苏轼,这都是中国历史上闪光的名字,稍有
-
给小康插上科学发展的翅膀
-
作者:
邢健 来源:山西法制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公园建设 绿色食品 设施农业 社会纪实 年平均 招商引资 建设小康 夏县 司马光 新型工业
-
描述:夏县地处山西南部,中条山西 麓,因夏朝在此建都而得名,不仅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嫘祖、 介子推、司马光等历史名人的家 乡,而且是一个革命老区。全县地 形概貌为“七山二川一丘陵”,人口 35万。“十五”期间,该县全面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打造“人文 夏县、绿色夏县、古都夏县”,确定 并持续实
-
全文:夏县地处山西南部,中条山西 麓,因夏朝在此建都而得名,不仅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嫘祖、 介子推、司马光等历史名人的家 乡,而且是一个革命老区。全县地 形概貌为“七山二川一丘陵”,人口 35万
-
文化资源如何“点石成金”
-
作者:
赵冰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战略 运城市 文化品牌 笑话 万荣 根祖文化 文化产业 文化资源优势 司马光 文化强市
-
描述:万荣人卖万荣笑话$$ 在山西,关于万荣人的段子流传甚广, 聪明的万荣人从中看到了商机。围绕万荣笑 话,当地组织专人先后编辑出版了十多册图 书,同时还制作了光盘、磁带以及扑克、挂 历、台历、手帕等系列文化产品,市场畅销、 利润也很可观。外地人恍然大悟:大家都在 打趣万荣人,而不知不觉成了万荣文化产品
-
全文:的文化资源堪称丰富,素来有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山西重点看运城”之 美誉。有董帝战■、后稷稼穑等上古传 说;有后土文化、盐商文化等根祖文化亮 点;有关公、司马光等一批文武俊秀。以文 物而言,运城现有古建筑
-
古代官吏以文拒贿
-
作者:
谢洪玉 来源:山西政协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古代官吏 于成龙 陆贽 寓言 三司 监察御史 明代政治 司马光 唐德宗 苏轼
-
描述:陆贽上书“防微杜渐”$$ 唐朝宰相陆贽廉洁守法,别人送他的礼物都拒不 接受。唐德宗看到他这样“苛求”自己,就劝他说:“卿清 慎太过,诸送馈,一皆拒绝,恐事情不通,如鞭靴之类, 受亦无伤。”陆贽听后上书“防微杜渐”,文曰:“贿道一 开,展转滋厚。鞭靴不已,必及衣裘;衣裘不已,必及币 帛;币帛不已,必及
-
全文:帮不上忙了!”乡友悟知苏轼的弦外之 音,自知求官无望,只好带上礼物走了。$$ 司马光高悬廉政条幅$$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入朝做官后,写了一帧巨大条 幅挂在客厅里,条幅写道:“访及诸君,若睹朝政阙遗, 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