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 (318)
报纸 (132)
学位论文 (39)
图书 (39)
按栏目分组
司马光文献 (521)
经济发展 (7)
按年份分组
2017 (27)
2016 (22)
2015 (41)
2014 (38)
2013 (49)
2012 (26)
2011 (30)
2010 (34)
2009 (27)
2008 (10)
2007 (33)
2006 (33)
2005 (36)
2004 (14)
2003 (15)
2002 (10)
2001 (13)
2000 (9)
1999 (2)
1998 (4)
1997 (4)
1996 (3)
1995 (1)
1994 (4)
1993 (3)
1992 (2)
1991 (3)
1990 (3)
1989 (1)
1988 (3)
1987 (1)
1986 (5)
1985 (4)
1983 (3)
1982 (6)
1981 (3)
1979 (1)
1978 (1)
1963 (1)
1960 (1)
1935 (1)
1933 (1)
按来源分组
中国集邮报 (14)
光明日报 (9)
山西日报 (8)
吉林日报 (6)
运城学院学报 (6)
兰台世界 (6)
中国商报 (5)
史学史研究 (5)
领导文萃 (5)
社区 (5)
各界 (4)
陕西师范大学 (4)
山东大学 (4)
政府法制 (4)
史学月刊 (4)
历史研究 (3)
学习时报 (3)
山西政协报 (3)
中国教育报 (3)
邮政周报 (3)
中国出版 (3)
咬文嚼字 (3)
晋阳学刊 (3)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3)
影响孩子一生的经典阅读(小学版) (3)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3)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3)
电子产品世界 (2)
社会科学研究 (2)
语文教学与研究 (2)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配合人教社教材) (2)
先锋队 (2)
老同志之友 (2)
山西经济日报 (2)
上海商报 (2)
天水日报 (2)
运城日报 (2)
城市快报 (2)
中国贸易报 (2)
北京科技报 (2)
中国纪检监察报 (2)
人民日报海外版 (2)
中国艺术报 (2)
中国审计报 (2)
北京日报 (2)
中国绿色时报 (2)
龙门阵 (2)
国学 (2)
青年博览 (2)
华东师范大学 (2)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中旬) (2)
南开大学 (2)
中山大学 (2)
湖南师范大学 (2)
中外管理 (2)
宋史研究论丛 (2)
长安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2)
金田 (2)
文教资料 (2)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
天天爱学习(四年级) (2)
东京文学 (2)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
江西社会科学 (2)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
黑龙江史志 (2)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
北京:作家出版社 (2)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
北京:中华书局 (2)
国立成功大学 (1)
学术研究 (1)
杂文选刊(中旬版) (1)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高中生之友 (1)
科学时报 (1)
建筑机械 (1)
人大建设 (1)
古典文学知识 (1)
中国商人 (1)
协商论坛 (1)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集邮博览 (1)
辽宁师范大学 (1)
半月选读 (1)
社会科学战线 (1)
党史博采 (1)
出版发行研究 (1)
现代语文(高中读写版) (1)
东方收藏 (1)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苏州文博论丛 (1)
环球工商 (1)
科技智囊 (1)
社会科学辑刊 (1)
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历史教学 (1)
苏州杂志 (1)
编创之友 (1)
党风与廉政 (1)
广西地方志 (1)
历史教学问题 (1)
编辑之友 (1)
湖南党史 (1)
当代老年 (1)
福建党史月刊 (1)
群言 (1)
读书杂志 (1)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
中小学教师培训 (1)
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 (1)
赣图通讯 (1)
中国供销合作经济 (1)
肉品卫生 (1)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青春男女生(妙语) (1)
党史博采(纪实版) (1)
同舟共进 (1)
中国教师 (1)
档案时空 (1)
出版史料 (1)
现代领导 (1)
晚报文萃 (1)
全国优秀作文选(初中) (1)
满分阅读(高中版) (1)
中华活页文选(高一年级) (1)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 (1)
小学教学研究 (1)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七年级) (1)
飞天 (1)
民间传奇故事·A卷 (1)
语文天地 (1)
求贤 (1)
中国火炬 (1)
党课 (1)
小读者 (1)
云南党的生活 (1)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刊) (1)
新作文(金牌读写高中生适读) (1)
秘书工作 (1)
儿童音乐 (1)
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配合人教社教材) (1)
新语文学习(小学低年级版) (1)
小作家选刊(小学版) (1)
中国审计 (1)
阅读与鉴赏(初中版) (1)
创新作文(初中版) (1)
海内与海外 (1)
阅读与作文(小学低年级版) (1)
健身科学 (1)
党政论坛(干部文摘) (1)
杂文选刊(职场版) (1)
湖北招生考试 (1)
新课程学习(上) (1)
现代班组 (1)
安徽史学 (1)
文物世界 (1)
新课程学习(上旬) (1)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1)
文史博览(文史) (1)
初中生世界 (1)
作文100分 (1)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1)
政工学刊 (1)
党员干部之友 (1)
共产党人 (1)
辅导员 (1)
经济视野 (1)
小学阅读指南(低幼版)1-2年级 (1)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1)
中华建筑报 (1)
民营经济报 (1)
中国经济时报 (1)
新华每日电讯 (1)
河南日报 (1)
中国人事报 (1)
经理日报 (1)
文艺报 (1)
上海文汇报 (1)
广东公安报 (1)
中国文物报 (1)
中国民族报 (1)
深圳特区报 (1)
金融时报 (1)
今日商报 (1)
河北日报 (1)
黑龙江邮电报 (1)
闽南日报 (1)
中国房地产报 (1)
中国黄金报 (1)
信阳日报 (1)
新乡日报 (1)
咸宁日报 (1)
现代教育报(校长周刊) (1)
山西法制报 (1)
书法报 (1)
焦作日报 (1)
中国县域经济报 (1)
塔里木报 (1)
音乐周报 (1)
检察日报 (1)
嘉兴日报 (1)
发展导报 (1)
大理日报 (1)
中国文化报 (1)
中国幼儿教育周刊 (1)
安庆日报 (1)
西部时报 (1)
中华合作时报 (1)
甘肃日报 (1)
中国财经报 (1)
中国包装报 (1)
抚州日报 (1)
人民武警 (1)
莱芜日报 (1)
大众科技报 (1)
教育导报 (1)
中国教师报 (1)
中国改革报 (1)
中国档案报 (1)
人民政协报 (1)
政治大学 (1)
湘潭大学 (1)
公民与法治 (1)
西北民族论丛 (1)
人才资源开发 (1)
语数外学习·七年级 (1)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下旬 (1)
文史月刊 (1)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 (1)
党的生活(云南) (1)
影响孩子一生的经典阅读(小学版) (1)
财会月刊(会计版) (1)
启迪与智慧(下半月.儿童版) (1)
芝麻开门(益智阅读) (1)
影响孩子一生的经典阅读(中学版) (1)
中原文物 (1)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中华活页文选(小学版) (1)
先锋队(下旬刊) (1)
现代阅读 (1)
乡镇论坛 (1)
月读 (1)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创造 (1)
国家人文历史 (1)
党员生活(湖北) (1)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
武汉大学 (1)
西北师范大学 (1)
青岛大学 (1)
浙江财经大学 (1)
河南图书馆学刊 (1)
书品 (1)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1)
华夏文化 (1)
商业研究 (1)
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华师大版) (1)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1)
孩子:学生版 (1)
百柳(简妙作文小学生必读) (1)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1)
开心学语文(小学版) (1)
初中生必读 (1)
学苑创造:A版 (1)
学习之友 (1)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1)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中旬) (1)
今日山西 (1)
作文之友(小学版) (1)
优秀童话世界 (1)
艺术品鉴 (1)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1)
浙江学刊 (1)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1)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1)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1)
新青年(珍情) (1)
中央民族大学 (1)
民间传奇故事 (1)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
上海师范大学 (1)
北京大学 (1)
人民大学 (1)
中国人民大学 (1)
安徽大学 (1)
郑州大学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1)
河南大学 (1)
广西师范大学 (1)
湖南大学 (1)
浙江工业大学 (1)
山西师范大学 (1)
扬州大学 (1)
重庆师范大学 (1)
作家 (1)
文献 (1)
洛阳大学学报 (1)
魅力中国 (1)
大家 (1)
现代传记研究 (1)
档案学研究 (1)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1)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1)
许昌学院学报 (1)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1)
小学生课程辅导(阅读与作文版) (1)
中华散文(学语文) (1)
小学教学研究·新小读者 (1)
少先队小干部:下半月刊 (1)
时代文学(下半月) (1)
语文学刊 (1)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版) (1)
建筑与环境 (1)
少年文艺(少年号角) (1)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江淮论坛 (1)
中关村 (1)
小学生学习指导(低年级) (1)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下旬) (1)
现代企业 (1)
兰台世界(下旬) (1)
小学生必读(中年级版) (1)
伦理学研究 (1)
理论月刊 (1)
课程教育研究 (1)
广西市场与价格 (1)
现代商业银行 (1)
铜仁学院学报 (1)
群文天地 (1)
山西青年 (1)
建筑史 (1)
孔子研究 (1)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党建文汇(下半月) (1)
妇女生活 (1)
启迪与智慧(成人版)(上) (1)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都市家教(下半月) (1)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教育文汇 (1)
博物 (1)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
书摘 (1)
山东青年 (1)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湖北社会科学 (1)
唐都学刊 (1)
武陵学刊 (1)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1)
纳税 (1)
北方文学 (1)
北方文学(下旬刊) (1)
政协天地 (1)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1)
文史天地 (1)
税务研究 (1)
西江文艺 (1)
北京: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1)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1)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1)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
军事历史研究 (1)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1)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
北京:海潮出版社 (1)
太原:希望出版社 (1)
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1)
中央书店 (1)
商务印书馆 (1)
课外生活 (1)
长春:长春出版社 (1)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1)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
北京:北京出版社 (1)
天津:新蕾出版社 (1)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
相关搜索词
史海钩沉话选才
作者: 张明  来源:人民武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借鉴价值  东汉末年  朱元璋  赤壁之战  选拔人才  普遍规律  司马光  标准和  求贤  人才思想 
描述:古人之所以求贤若渴,这是因为人才 确实难得。墨子在他写的《尚贤》中道出了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 士寡,则国家之治薄”的普遍规律,因而 得出人才是“国家之珍”、“社稷之佐”的结 论。可见,这位老夫子把人才的品位和作 用说得很高很大。$$ 古人选拔人才的标准和方法,是在社 会实践和社会
全文:认为选拔人才最好的办 法是推举和考察相结合,即:使众人推其 所谓贤能,然后再详加考察。关于才与德 谁重谁轻?谁主谁次?最早正确阐述德与 才之间辩证关系的是宋朝另一位宰相、 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他编撰了我国
蒙冤宰相——曾布
作者: 杨华林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徽宗  吕惠卿  向太后  神宗  熙宁  曾布  市易法  司马光  蔡京  王安石变法 
描述:变法干将$$曾布(1036~1107),字子宣,北宋南丰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异母弟弟,13岁时丧父,从学于曾巩。嘉祐二年(1057),22岁的曾布与39岁的曾巩同时考中进士,初任宣州司户参军、怀仁县令。熙宁二年(1069)当过多年地方官的曾布来到开封,由知府韩维聘为开封府检校库监库,经韩维、
全文:),复为翰林学士,进而升任户部尚书。当时司马光为相,全面废除王安石新法,并下令曾布修改役法。曾布不同意,说:“免役一事,法令细微详尽。此法字字句句都出自我手。若骤然要我改变,从事理上决不可为。”结果又被
脆弱的领袖
作者: 徐风  来源:吉林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组织行为学  领袖  首席执行官  刘备  诸葛亮  执行能力  司马光  道德主义  贤臣  苻坚 
描述:坚硬与脆弱,有时只有一点点的差别。 $$没有人否认前秦的君主苻坚是一位伟大的君王:在他的身上,既有胡族特有的彪悍与勇猛,又有同汉族人一样对中华文化发自内心的服膺;他继承了他的父亲苻雄宽厚仁义的性格和任用贤臣的雅量,同时又始终抱有一统天下,匡正六合的志向和抱负……前燕、前凉这些显赫一时的王国,
全文:在哪里呢?$$前人不是没有对苻坚的失败进行过思索。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分析苻坚的失败时指出:“秦王(苻坚)每得反者辄宥之,使其臣狃于为逆,行险缴幸,虽力屈被擒,犹不忧死,乱何自而息哉!”这里主要指
读《谏院题名记》有感
作者: 王桂荣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谏院  平易自然  政治家  北宋时期  领导干部  工作职责  卿大夫  谏官  司马光  专利 
描述:偶读司马光《谏院题名记》,赞叹 之余,颇有感想。$$ 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的大史 学家、大政治家,《谏院题名记》是司 马光任同知谏院时为励己励人所作, 全文只有160多字,如下:$$ 古者无谏官。自公卿大夫,至于 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 官。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 病,萃于一官使言
全文:偶读司马光《谏院题名记》,赞叹 之余,颇有感想。$$ 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的大史 学家、大政治家,《谏院题名记》是司 马光任同知谏院时为励己励人所作, 全文只有160多字,如下:$$ 古者无谏官。自
老苏与王安石变法
作者: 江寒  来源:中国包装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苏东坡  唐宋散文  奇珍异宝  社会弊端  老成持重  稳定政局  青苗法  金榜题名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描述:唐宋散文八大家,北宋就 占了六家,其中老苏(洵)家就 占了三位。哪三位,老苏和他 的两个儿子苏武、苏辙。由于 东坡名气太大,以致苏洵、苏 辙的文章提得人就少了。其实 这老苏还真是一个非常了得 的人物。$$ 北宋亡于金,靖康(1126 年)之变,当金兵掳掠了徽钦 二帝,席卷了无数中原的金银 细软、奇珍
全文:有才华有 抱负的人物,如范仲淹、欧阳 修、韩琦、富弼、司马光等等。 虽然这些人的努力并没有从 根本上改变北宋的大势,但至 少还是起到了稳定政局的作 用,使得北宋在咄咄逼人的强 敌面前,还能够以中原经济
滕子京为何重修岳阳楼
作者: 蔡中锋  来源:中国财经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重修  岳阳楼  朝晖夕阴  《岳阳楼记》  百废具兴  游乐场  滕子京  司马光  政绩工程  范仲淹 
描述:近日重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忽 然想起一个问题,那就是“滕子京谪守巴 陵郡”后,为什么不是忙着为一郡的百姓 多办几件实事,却要在到任的第二年就 耗费巨资重修岳阳楼呢?经过一番考证 和思索,笔者发现,他重修岳阳楼,至少 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炫耀政绩,沽名钓誉。滕子京之 所以花费巨资重修岳
全文:子京和范仲淹是同榜中的进士, 并先后在几个州做过太守,他之所以被 贬到巴陵郡,是因其“前在泾州费公钱十 六万”,犯有经济问题。关于重修岳阳楼 这件事,司马光的《涑水记闻》中也有如 下记载:滕子京重修
古今作家爱收藏
作者: 李盛仙  来源:中国艺术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到海边去  收藏  现代作家  通俗文学  司马光  古今  天然石料  《中国文学史》  外文书籍  藏书癖 
描述:古往今来,我国有不少作 家在紧张的创作之余,兼有收 藏的爱好,以调节情绪,从中 得到生活的乐趣,有的在此还 颇有建树。$$ 宋代的司马光是个著名 的文学家。 一般人只知道他读 书破万卷,藏书逾万册
全文:古往今来,我国有不少作 家在紧张的创作之余,兼有收 藏的爱好,以调节情绪,从中 得到生活的乐趣,有的在此还 颇有建树。$$ 宋代的司马光是个著名 的文学家。 一般人只知道他读 书破万卷,藏书逾万册
夏县:大地增绿 农民增收
作者: 陈秀峰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优化发展环境  设施农业  农民增收  城镇经济发展  农业产业化进程  优势工业  夏县  司马光  经济带  结构调整 
描述:山西省夏县在经济发展中紧紧围绕调整产业结构的主线,坚持优化发展环境和推进科技进步,突出发展特色农业、壮大优势工业、主攻民营经济、推进第三产业四个重点,取得了经济总量扩大、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增加的显著效果。去年上半年全县完成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分别比上一年同期增长13.4%和11.1%;农民人均收入
全文:了城镇经济的质量。$$结构调整推进旅游资源的开发。作为华夏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夏县有禹王治水的点将台、黄帝战蚩尤的龙山、夏启酿酒祭天的瑶台顶、黄帝之妻螺祖种桑养蚕的西荫遗址、司马光墓等。夏县凭借文化
塔影河声说碑林
作者: 范克峻  来源:甘肃日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文化大省  兰州  书法艺术  五泉山  碑林  艺术成就  文化的自信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声说 
描述:读流萤先生所著的《塔影河声》 一书,虽说是兰州碑林纪事,却是一 部亲切朴素的散文,文笔明朗,内容 丰富,评价精当,议论风生。充满着对 书法艺术的激情和对书法艺术家的 尊崇。使人颇多启悟,增加了许多知 识,这是一部具有历史意义和文献价 值的好书。$$ 流萤先生评论书法的标准是先 重人品,次及书品。这同
全文:集会中所述的 群贤毕至,绝对都是贤,而无俗。又如 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虽然有宋 神宗的支持,然而司马光的历史目光 和他的铁门槛,谁也越不过去。精神产 品的汇集,若无精神境界高尚的社会 贤达主持
茶墨皆香
作者: 张伯元 张大为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平淡自然  苏子  中国茶文化  济世之才  海南儋州  王安石  司马光  最广大人民群众  政治观点  苏轼 
描述:在中国茶文化灿烂的星河里,有一 颗星不能不提,因为这颗星过于耀眼, 以至于为了您的眼睛的安全请先闭眼, 我们请巨星出场──$$ 苏轼其人一生都可用“大”来作结。 “唐宋八大家”是一个狭隘的称呼,苏轼 是一个大文豪、大诗人、大词人、大散文 家、大画家、大书法家。“德、智、体、美、 劳”样样都大,其旷达
全文:的另一道光芒──他还是一 位大茶人。$$ 苏东坡在一次斗茶中得白茶第一, 司马光问他:“茶与墨正相反,茶欲白, 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 陈。君何以爱此二物?”苏东坡笑答:“奇 茶妙墨皆香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