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司马光的抠门儿饭局和打包
作者: 李开周  来源:社区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长诗  司马光  打包 
描述:苏东坡写过一首长诗,其中有这么四句:“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这四句诗写的是打包:朋友聚餐,酒足饭饱,还剩下一些饭菜,扔了可瞄,有个哥们儿拾掇拾掇装起来,带回家给小孩吃。
司马光不装土豪
作者: 李开周  来源:东京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豪  苏东坡  长诗  司马光 
描述:苏东坡写过一首长诗,里面有这么四句: 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 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
传统村落之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
作者: 孙艳茹  来源:农家参谋(新村传媒)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农业技术  农业发展  光山县 
描述:村落印象 掩映于青山绿水中 十足原生态.霏霏细雨中的东岳村笼罩着一层薄雾.远远望去,低矮的老式民房之中,几处树梢凸出雾霾,显得异常高大. 连接多个村民组的乡间小路蜿蜒曲折,两旁的小山铺满了灌木植被,时不时还有几个水质清澈的大水塘,让人倍感清爽. 东岳村所处的地貌属于浅山丘陵,又处于当地十分推崇的左青龙、右青龙两条河的交汇处,是实实在在的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文化深厚的古村落.
司马光的“言路”
作者: 宋志坚  来源:学习之友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宋神宗  人性  司马光  社会政治生活 
描述:对于言路闭塞,司马光有切肤之痛。宋神宗去世之时,“诏求直言”,高太后派人慰劳前来奔丧的司马光,并问“为政之当先”,司马光就说了四个字:“请开言路。”然而,司马光当权之后,是否就能闻过则喜呢?好像也没有这样的豁达。不要说是政见对立,即使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其识见稍有差别,也是要视之为“干扰斗争大方向”之“杂音”的。
苏东坡为何称司马光为“司马牛”
作者: 莫砺锋  来源:月读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免役法  差役法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北宋 
描述:北宋哲宗元褚元年(1086)七月初二,众大臣在朝中商议役法。宰相司马光主张废除王安石变法时确立的“免役法”,恢复从前的“差役法”。时任中书舍人的苏东坡认为免役法利弊参半,而且已经实施多年,只要革除其弊端即可,不一定要彻底废弃。司马光执意不听。
司马光请客:少点菜后打包司
作者: 李开周  来源:各界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请客  长诗  司马光  点菜  打包 
描述:苏东坡写过一首长诗,里面有这么四句:“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这四句诗写的是打包:朋友聚餐,酒足饭饱,还剩下一些饭菜,扔了可惜,有个哥们儿拾掇拾掇装起来,带回家给小孩吃.
司马光苏东坡斗茶
作者: 陈勇  来源:财会月刊(会计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斗茶  司马光  唐宋时期  范仲淹  文人 
描述:唐宋时期文风大盛,而文人雅士又以尚茶为荣,不仅嗜好品饮,而且参与采茶、制茶,于是斗茶之风兴起,范仲淹的《斗茶歌》曰:“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而这种“茗战”之乐,也确实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人们聚集一堂斗茶品茗,讲究的还自备茶具、茶水,以利更好地发挥名茶的优异品质。
老苏与王安石变法
作者: 江寒  来源:中国包装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苏东坡  唐宋散文  奇珍异宝  社会弊端  老成持重  稳定政局  青苗法  金榜题名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描述:唐宋散文八大家,北宋就 占了六家,其中老苏(洵)家就 占了三位。哪三位,老苏和他 的两个儿子苏武、苏辙。由于 东坡名气太大,以致苏洵、苏 辙的文章提得人就少了。其实 这老苏还真是一个非常了得 的人物。$$ 北宋亡于金,靖康(1126 年)之变,当金兵掳掠了徽钦 二帝,席卷了无数中原的金银 细软、奇珍
全文:,例如“青苗法”、“均输 法”、“将兵法”、“农田水利法” 等等,也确实存在很多毛病。 例如苏东坡在杭州任判官的 时候,突然发现监狱里的犯人 一下子增多了。他挺奇怪,一 了解,才知这些犯人原本也是
苏东坡的灵活变通
作者: 周仁旺  来源:广东公安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苏东坡  翰林学士  《前赤壁赋》  欧阳修  东坡赤壁  《论语》  灵活变通  司马光  苏轼  以虚代实 
描述:从史学的角度来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也 许算不上是一个很严谨的学者;但从文学的角度 来看,苏轼却是一个天才。他天才表现的最过人之 处,是他能化腐朽为神奇,变古今为我用。这里说 几个有关他的小故事。$$ 嘉祐二年(1057年),贡举考试在京师举行, 主持人是礼部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欧阳修,一 考生
全文:论证“立法贵严而责 人贵宽”的论点的,用得恰到其好。疑虑归疑虑,但 文章所表现出的严密的逻辑和美丽的文采,也不 得不使欧阳公给考生排名第二,名列进士的高榜。 这个考生就是当时20岁的苏东坡。欧阳修是饱读
谁曾执此壶
作者: 云阳  来源:中国商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青花瓷  苏东坡  吉安市  单位量  江苏镇江  吉州窑  黑釉  司马光  对酒当歌  京口 
描述:宋人喜欢酒,苏东坡在京口(今江苏省镇江)有诗云:“我醉都不知,但觉红绿眩。”司马光吟唱:“时与乡人醉,高歌散百金。”米芾在京口也好酒:“坐中客翻愁,酒醒歌阑。”陆游则叹:“一欢休惜,与君同醉浮玉。”京口“三山”之一的焦山,有江中浮玉之称。看来当时的文人骚客、商贾百姓都喜欢对酒当歌,一醉方休。巨大的酒
全文:宋人喜欢酒,苏东坡在京口(今江苏省镇江)有诗云:“我醉都不知,但觉红绿眩。”司马光吟唱:“时与乡人醉,高歌散百金。”米芾在京口也好酒:“坐中客翻愁,酒醒歌阑。”陆游则叹:“一欢休惜,与君同醉浮玉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