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老苏与王安石变法
-
作者:
江寒 来源:中国包装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苏东坡 唐宋散文 奇珍异宝 社会弊端 老成持重 稳定政局 青苗法 金榜题名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
描述:唐宋散文八大家,北宋就 占了六家,其中老苏(洵)家就 占了三位。哪三位,老苏和他 的两个儿子苏武、苏辙。由于 东坡名气太大,以致苏洵、苏 辙的文章提得人就少了。其实 这老苏还真是一个非常了得 的人物。$$ 北宋亡于金,靖康(1126 年)之变,当金兵掳掠了徽钦 二帝,席卷了无数中原的金银 细软、奇珍
-
全文:有才华有 抱负的人物,如范仲淹、欧阳 修、韩琦、富弼、司马光等等。 虽然这些人的努力并没有从 根本上改变北宋的大势,但至 少还是起到了稳定政局的作 用,使得北宋在咄咄逼人的强 敌面前,还能够以中原经济
-
滕子京为何重修岳阳楼
-
作者:
蔡中锋 来源:中国财经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重修 岳阳楼 朝晖夕阴 《岳阳楼记》 百废具兴 游乐场 滕子京 司马光 政绩工程 范仲淹
-
描述:近日重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忽 然想起一个问题,那就是“滕子京谪守巴 陵郡”后,为什么不是忙着为一郡的百姓 多办几件实事,却要在到任的第二年就 耗费巨资重修岳阳楼呢?经过一番考证 和思索,笔者发现,他重修岳阳楼,至少 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炫耀政绩,沽名钓誉。滕子京之 所以花费巨资重修岳
-
全文:子京和范仲淹是同榜中的进士, 并先后在几个州做过太守,他之所以被 贬到巴陵郡,是因其“前在泾州费公钱十 六万”,犯有经济问题。关于重修岳阳楼 这件事,司马光的《涑水记闻》中也有如 下记载:滕子京重修
-
古今作家爱收藏
-
作者:
李盛仙 来源:中国艺术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到海边去 收藏 现代作家 通俗文学 司马光 古今 天然石料 《中国文学史》 外文书籍 藏书癖
-
描述:古往今来,我国有不少作 家在紧张的创作之余,兼有收 藏的爱好,以调节情绪,从中 得到生活的乐趣,有的在此还 颇有建树。$$ 宋代的司马光是个著名 的文学家。 一般人只知道他读 书破万卷,藏书逾万册
-
全文:古往今来,我国有不少作 家在紧张的创作之余,兼有收 藏的爱好,以调节情绪,从中 得到生活的乐趣,有的在此还 颇有建树。$$ 宋代的司马光是个著名 的文学家。 一般人只知道他读 书破万卷,藏书逾万册
-
汉字共有多少个?
-
作者:
董少广 来源:中国民族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汉字字库 半坡遗址 《康熙字典》 《中华大字典》 康熙时代 设备公司 司马光 《说文解字》 楔形文字 中华文化
-
描述:当古老的美索不达 米亚的楔形文字和埃及 的象形文学分别在公元 前四世纪和公元五世纪 消亡后,汉字便成为世 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 的文学。$$ 人们在半坡遗址发 现的6000多年前彩陶上 的符号,可以说是汉字 的萌芽,也称“原始” 文字。又过了3000多年, 出现了商代卜辞“甲骨 文”,已发现的450
-
全文:字典《说文解字》, 共收字9353个,异体字 1163个。晋朝吕忱著的 《字林》,收字12824 个。宋朝王洙、司马光 编的《类编》,收字 31000余个。异体字21000 个。清朝康熙时代编著
-
范仲淹以身教子
-
作者:
宋衍申 来源:吉林日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地方长官 青苗法 北宋政治 分文不取 司马光 流芳千古 闹灾荒 范仲淹 身教 来不及
-
描述:范仲淹(898—1052)是北宋政治家,“庆历 新政”领袖。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的名言,流芳千古。他在一生中,也不 断地用这一名言策励自己,完善着自己的人 格,为当时也为后世人所敬仰。$$ 范仲淹的人格魅力,还表现在以身教子 上。$$ 他有四个儿子,依次是:纯佑、纯仁、纯 礼、纯
-
全文:王安石的“青苗法”照样批评;司马光提 拔他,可是他对司马光一刀切废除新法也照 样批评。陕西闹灾荒,他来不及上奏,开仓赈 灾,有人劝他等候上级指示,他说:“来不及 了,我负责!”百姓为此感激地说:“范公
-
王安石大斗司马光
-
作者:
刘文华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熙宁变法 中小地主 大商人 财政困难 司马光 大斗 王安石变法 理财者 北宋王朝 豪强地主
-
描述:王安石与司马光,均为我国历史上 伟大人物,他们各以其辉煌的文学、史学 贡献而彪炳后世。两人的道德品质均无 懈可击。他们年龄相仿(王安石1021- 1086;司马光1019—1086),面对的是同
-
全文:王安石与司马光,均为我国历史上 伟大人物,他们各以其辉煌的文学、史学 贡献而彪炳后世。两人的道德品质均无 懈可击。他们年龄相仿(王安石1021- 1086;司马光1019—1086),面对的是同
-
“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
作者:
瞿林东 来源:学习时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史记》 司马迁 《报任安书》 通古今之变 《贞观政要》 成败 《资治通鉴》 中国史学史 司马光 《册府元龟》
-
描述: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讲到他撰写《太史 公书》(即后人所称《史记》)的宗旨时,这样写道:“网罗 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 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报任安书》,见《汉书·司马迁传》)这里说的“究天人 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
-
全文:历史经验,皆事关治国安邦之理。所谓“贞观之治”, 留在历史上的不仅仅是盛世气象,还有那之所以成为 盛世的思想遗产。关于此,我们不妨一读唐代史家吴 兢所著的《贞观政要》。司马光同司马迁并称“两司 马”,是
-
徙木立信:商鞅变法的序幕
-
作者:
王子今 来源:学习时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贵族出身 中国传统政治 国富兵强 商鞅变法 青年毛泽东 家给人足 司马光 奖励耕战 木立 中国改革史
-
描述:回顾中国改革史,战国时期在秦 国主持成功的变法运动的商鞅会首先 出现在我们面前。$$ 商鞅姓公孙,卫国贵族出身,又称卫鞅或公孙 鞅,曾在魏国从政,不能受到重用。商鞅听说秦孝公 有图强之志,下令求贤,于是来到秦国,说服秦孝公 变法。商鞅变法的主体内容是调整社会结构,使之适 应战国列强争雄的形势,又奖励
-
全文:。”司马光在《资治通 鉴》中也以“臣光曰”的形式发表评论说,“夫‘信’者, 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 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若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 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
-
穷思变花卉苗木致富路
-
作者:
孟满 陈琳 来源:中国商人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寓意深刻 京九铁路 贫困县 有限公司 典故 花卉苗木 致富 信阳 光山县 司马光
-
描述:光山,古称弦山,它的知名度是从古时候司马光砸缸的典故以及现在的全国重点贫困县得来的,坐落于信阳东部,京九铁路穿越而过。育才,一个寓意深刻的名字,光山县第一个花卉苗木有限公司,她的成长犹如清风随意掀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