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资治通鉴》梁纪纠误举例
-
作者:
汤勤福 李日升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纠误 梁纪
-
描述:司马光《资治通鉴》是一部公认的史学典范著作,因其史料搜罗详尽、史实考证细致、错误较少而在中国史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然而《资治通鉴》毕竟受到各种条件所限,所记史事不可能尽善尽美,存在一些错误并不奇怪。本文将现存的其他典籍,如《梁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册府元龟》、《太平御览》等等记载,与《资治通鉴》梁纪部分进行比对,发现一些错误。归纳起来可分成四种类型:一是时间记载失误,二是求简删省而导致错误,三是摘编史料发生失误,四是在删并史料时出现失误。我们之所以提出这一问题,是企
-
《资治通鉴》中的用人之道
-
作者:
刘后滨 来源:人才资源开发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用人问题 用人之道 《资治通鉴》 司马光 选官 用人原则
-
描述:通观《资治通鉴》可以发现,司马光对选官用人问题给予了突出关注.并以“臣光日”形式的议论.对中国古代的选官用人原则进行了高度的总结。
-
《续资治通鉴长编》考释一则
-
作者:
龙坡涛 来源:图书馆研究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李焘 考释 《续资治通鉴长编》
-
描述: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是中国古代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鸿篇巨著,是一 部公认的史学典范之作,在中国史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但是李焘著述《续资治通鉴长编》时因种种条件的限制,书中讹误之处难免。就三处疑误之处略陈薄见,以期能够对研读和运用《续资治通鉴长编》的学者提供借鉴。
-
《资治通鉴纲目》作者问题新探
-
作者:
顾少华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熹 《资治通鉴纲目》 赵师渊 王柏
-
描述:赵师渊入朱门不早于淳熙八年,并未参与《资治通鉴纲目》初稿的编修,而是在朱熹晚年时,帮助其师“整顿”《纲目》,并至少承担了汉、唐部分的修订。“赵师渊作目”最初因王柏对史料的误读而起。元、明时期《纲目》成为史学义理取向的典范后,“赵师渊作目”作为一种可资利用的叙述策略,在阐释《纲目》书法的论说中得到凸显。明中期以后,信奉治史实证路径的文人群体宣扬《纲目》出自赵师渊之手,以此消解《纲目》在史学义理维度的典范意义。而无论是“赵师渊作目”或“赵师渊撰《纲目》”,其载体是关涉《纲目》阅读、阐发、评价、接受等性质的文本
-
《资治通鉴》胡三省注勘误札记
-
作者:
衣抚生 来源:运城学院学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胡三省 《资治通鉴》 校勘
-
描述:胡三省的《资治通鉴》注释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几类问题:误注用典,比如将曾子、庄子的话分别误记为孔子、老子的话;误注史实,比如误注曹丕的身份、误注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的避讳“恒”字;转引致误,史书原文无误,胡三省注释《资治通鉴》时,不慎抄错,比如汉昭帝的年龄等问题;误注数量关系;误注地理,对历史地理沿革解释有误。
-
智宣子选接班人的启示——《资治通鉴》品读(二)
-
作者:暂无 来源:岁月(醒狮国学)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智宣子选接班人的启示——《资治通鉴》品读(二)
-
读史当观大治乱得失——读《资治通鉴》
-
作者:
丁国强 来源:前线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得失 以史为鉴 读史 历史 党员干部 史学与政治 治国理政 《资治通鉴》
-
描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员干部要学习历史,指出“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读史明理、以史为鉴,是治国理政的基本功课。史学与政治的关系十分紧密,不了解历史的人注定不懂政治,也难以成为有作为的政治家。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是现实的镜鉴,政治是历史的烙印。《资治通鉴》是将史学与政治有机结合的编年体通史,它以政治军事事件为中心、以治乱兴衰为主线,将成败得失、制度沿革、治理智慧贯穿其中,
-
《资治通鉴》选读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月读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魏主以平城地寒a,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阳;恐群臣不从,乃议大举伐齐,欲以胁众。斋于明堂左个b,使太常卿王谌筮之,遇“革”,帝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c吉孰大焉!”群臣莫敢言。尚书任城王澄曰d:“陛下奕叶重光,帝有中土;今出师以征未服,而得汤、武革命之象,未为全吉也。”e帝厉声曰:“繇云:‘大人虎变’,何言不吉!”f澄曰:“陛下龙兴已久,何得今乃虎变!”帝作色曰:“社稷我之社稷,任城欲沮众邪!”澄曰:“社稷虽为陛下之有,臣为社稷之臣,安可知危而不言!”帝久之乃解,曰:“各言其志,夫亦何
-
姜鹏:从《资治通鉴》看二代传承
-
作者:暂无 来源:中欧商业评论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魏文侯 传承 缔造者 战国 《资治通鉴》
-
描述:“二代”这个词最近特别流行。我们来看看《资治通紧》中的一个“二代”的故事,对我们有哪些启发呢?《资治通鉴》里面第一个“二代”是子击。他父亲是魏文侯魏斯,战国七雄中魏国的缔造者。
-
试论《资治通鉴》编撰的成功及其原因
-
作者:
吴荣政 来源:档案学研究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原始资料 文献编撰 司马光
-
描述:《资治通鉴》有六项优点、两大特点。其成功编撰的客观原因:百年太平;两位皇帝支持;丰富的官私文献;时间充裕;先贤名著的影响。其成功的主观原因:司马光极具文献编撰才能与素养;同修与校对都是硕学宏儒;编撰部署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