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司马光法制思想试探
-
作者:
尹佳涛 贺连军 来源: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司马光 法制 儒家
-
描述:司马光的礼法互补、德刑并用的思想是建立在性善恶混的人性论基础上的.他提出了许多可贵的法制思想,如法制应该简要、稳定,统治者要知法、守法、赏罚分明.不过,司马光把法制当作统治工具看待,法的本质是刑罚,这与现代法治观念尚有很大差距.
-
论司马光的理财思想
-
作者:
唐广 来源:商业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开源观 节流观 理财思想 司马光 人才的任用观
-
描述:为了解决北宋时的财政危机,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增加财政收入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措施,其中司马光的理财思想较为典型。司马光的理财思想主要有:开源观即广开税源渠道,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发挥商品流通作用;节流观即减损浮冗省用之,节省冗费当自贵近为始;人才的任用观即任用称职的人才,注重人才的理财能力。司马光的理财思想可谓深刻精辟,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司马光砸缸
-
作者:暂无 来源:畅销书摘(感动文摘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司马光砸缸
-
《资治通鉴》选读
-
作者:
张国刚 来源:月读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大通元年,即527年)初,上作同泰寺b,又开大通门以对之,取其反语相协c。上晨夕幸寺,皆出入是门d。辛未(初八),上幸寺舍身;甲戌(十一日),还宫,大赦,改元。e (中大通元年,即529年)九月,癸巳(十五日),上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a。上释御服,持法衣b,行清净大舍,以便省为房,素床瓦器,乘小车,私人执役。
-
怎样读《资治通鉴》
-
作者:
王树民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北宋中期 周威烈王 幼年时期 宋英宗 后周世宗 《资治通鉴》 秦纪 编年体史书 汉纪 范祖禹
-
描述:《资治通鉴》是旧史书中一部著名的大书,简称《通鉴》。北宋中期,史学家兼政治家司马光,在一些优秀的助手协助下,用了十九年功夫,才编写完成。《通鉴》以编年体形式,叙述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前403—公元959年)共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并按照朝代分为十六纪,如《周纪》《秦纪》《汉纪》《魏纪》等。司马光从幼年时期就好史学,为官后,将战国和秦代的史事编写成八卷,进给宋英宗,很受
-
《资治通鉴》选读:宇文泰与苏绰
-
作者:
张国刚 来源:月读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魏丞相泰以军旅未息,吏民劳弊,命所司斟酌古今可以便时适治者,为二十四条新制,奏行之。a 泰用武功苏绰为行台郎中b,居岁馀,泰未之知也,而台中皆称其能,有疑事皆就决之。泰与仆射周惠达论事c,惠达不能对,请出议之。出,以告绰,绰为之区处,惠达入白之,泰称善,曰:“谁与卿为此议者?”惠达以绰对,且称绰有王佐之才,泰乃擢绰为著作郎d。
-
《资治通鉴》中的用人之道
-
作者:
刘后滨 来源:先锋队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通观《资治通鉴》可以发现,司马光对选官用人问题给予了突出关注,并以"臣光曰"形式的议论,对中国古代的选官用人原则进行了高度总结。"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是以三家分晋开篇的,司马光为了论述其关于用人标准的理论,在叙述三家分晋的事件之后,追溯了五十年前三家灭智伯之事,并由此引发了一段长篇的关于才德关系的议论。原本是智家的势力最大,为什
-
《资治通鉴》最精华的十句
-
作者:
曾森 来源:阅读时代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资治通鉴》最精华的十句
-
“《红楼梦》是文艺版的《资治通鉴》”
-
作者:
陈娟 李静涛 来源:环球人物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红学家胡文彬的客厅,四壁都是书柜,与墙面同高宽,里外三层。在一面书柜的右下角,有整整齐齐几排书,书脊上印着各种文字,是世界各地不同译本的《红楼梦》,英文版、法文版,甚至还有蒙古语、维吾尔语等少数民族语言的版本。 与那些书相比,茶几上的几本厚册子显得有些陈旧:一本87版《红楼梦》电视剧的画册,里面是当年电视剧人物剧照;一本老相册,每一张里都有胡文彬的身影,那是30多年前跟随剧组东奔西走的旧影;还有一本厚厚的剪报集,一页一页按照时间顺序叠放,内容涵盖87版《红楼梦》从筹备、拍摄一直到播出,以及播出后的反响等媒
-
《资治通鉴》选读杨坚辅政
-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月读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五月)己丑,以坚为扬州总管a,……将行,会坚暴有足疾,不 果行。 甲午夜,天元备法驾,幸天兴宫。b乙未,不豫而还c。小御正博陵刘昉d,素以狡谄得幸于天元,与御正中大夫颜之仪并见亲信e。天元召昉、之仪入卧内,欲属以后事,天元瘖f,不复能言。昉见静帝幼冲,以杨坚后父,有重名,遂与领内史郑译g、御饰大夫柳裘h、内史大夫杜陵韦謩、御正下士朝那皇甫绩谋引坚辅政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