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 (3)
按栏目分组
司马光文献 (3)
按年份分组
2017 (2)
2016 (1)
按来源分组
史学月刊 (1)
人文杂志 (1)
史学史研究 (1)
相关搜索词
《资治通鉴纲目》作者问题新探
作者: 顾少华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熹  《资治通鉴纲目》  赵师渊  王柏 
描述:赵师渊入朱门不早于淳熙八年,并未参与《资治通鉴纲目》初稿的编修,而是在朱熹晚年时,帮助其师“整顿”《纲目》,并至少承担了汉、唐部分的修订。“赵师渊作目”最初因王柏对史料的误读而起。元、明时期《纲目》成为史学义理取向的典范后,“赵师渊作目”作为一种可资利用的叙述策略,在阐释《纲目》书法的论说中得到凸显。明中期以后,信奉治史实证路径的文人群体宣扬《纲目》出自赵师渊之手,以此消解《纲目》在史学义理维度的典范意义。而无论是“赵师渊作目”或“赵师渊撰《纲目》”,其载体是关涉《纲目》阅读、阐发、评价、接受等性质的文本
知识社会史视野下的朱熹 《资治通鉴纲目》新探
作者: 顾少华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熹  《资治通鉴纲目》  知识社会史  《资治通鉴》 
描述:朱子《资治通鉴纲目》历来被学界视为传统史学义理转向过程中的圭臬之作,影响深远。现有的研究往往注重对其体例与思想的阐发,而忽略了其典范地位的建构性质。换言之,印刷、阅读等文本的传播、接受过程,不是单纯的知识消费,也是一种再生产和建构的过程。南宋时,《纲目》刊布后,其定位尚处于游移状态。一方面,《纲目》被纳入“通鉴学”体系,以羽翼《通鉴》而存在。这种形象的塑造,并没有触动时人观念中《通鉴》因中兴编年而尊享仅次于《春秋》的地位。另一方面,《纲目》又被认为回归《春秋》劝惩之法,几与《春秋》争辉。此类认知建构,已隐
朱熹“八书”与《资治通鉴纲目凡例》真伪新考
作者: 顾少华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熹  “八书”  《资治通鉴纲目凡例》  赵师渊 
描述:朱熹“八书”和《资治通鉴纲目凡例》的真伪问题是学界的一段公案。“八书”反映了庆元四年左右,赵师渊相助朱熹“整顿”《纲目》一事。这符合朱熹晚年将《纲目》纳入“整顿”新旧诸书的计划。更为重要的是,“八书”所显示的赵氏修订《纲目》的具体工作、朱熹对《纲目》条例的认知及行文措辞等细节,无一有违史实,足见“八书”出自朱熹之手,旁人断然无法伪造。“八书”为真是论定《凡例》真实的重要基础。通过“八书”可以确认《凡例》来源可信、可靠。同时,以朱熹其他文本中的相关表述审视《凡例》的主旨和细节,亦无违戾处。因此现存《凡例》系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