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續資治通鑑長編》“望參”補
-
作者:
任石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五〇〇元符元年七月辛亥條(頁11901)云:御史臺言:"元豐官制朝參班序,有日參、六參、望參、朔參,已著爲令。元祐五年改朔參官兼赴六參,有失先朝分别等差之意,請止依元豐儀令。"從之。此段文字涉及北宋後期對朝參制度的幾次調整,包括元豐時期的朝參改革,元祐垂簾時期的局部調整,以及元符年間向元豐舊制的回歸。其中,對"元祐五
-
朱熹春秋学思想与其《资治通鉴纲目》新论
-
作者:
庄丹 来源: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熹 资治通鉴纲目 春秋 纲目体
-
描述:朱熹《资治通鉴纲目》的缘起、编纂、修订是伴随着其《春秋》学思想的不断成熟而进行的。《资治通鉴纲目》初稿完成于淳熙二年,其成书是朱熹《春秋》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从朱熹的《春秋》学思想出发,可以进一步认识朱熹在史书体例、通俗史体、义理史学上的创新贡献,真正理解《资治通鉴纲目》与春秋大义的内在联系,还《资治通鉴纲目》及纲目体应有的历史地位与历史价值
-
《资治通鉴》胡注俗地名词汇特征研究
-
作者:
周勤 来源: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俗地名 胡三省注 《资治通鉴》 词汇
-
描述:《资治通鉴》胡注俗地名的词汇特征体现在专名和通名两部分。专名部分主要有:俗地名多用通俗浅显的词,从而更具口语化和生活化,故与正地名相比表现为俗语与雅言的差异;一些俗地名中含有方言成份,随着这些俗地名升格为官方正地名,专名部分的方言成份被带入正地名,并在正俗合一的官方地名里沉积。通名部分主要有:正俗地名在通名上存在差异,俗地名除表现出随今随俗的特征外,其所用通名与实质对象相比存在“失真”的现象等。
-
《资治通鉴》里为什么没有李白杜甫
-
作者:
姜鹏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杜甫 李白 《资治通鉴》 历史记载 叙述
-
描述:作为一部篇幅长达二百九十四卷的煌煌巨著,《资治通鉴》对历史的记载通常被人们认为是详尽的。事实却并非如此。举一个例子,《资治通鉴》对前代的历史记载,以叙述唐朝的内容最为丰富。
-
《资治通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
作者:
贾雪飞 来源:中国领导科学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用兵 出奇 历史进程 《资治通鉴》 人文学院 历史系 以正治国 清华大学
-
描述: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张国刚选取《资治通鉴》中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二十个关键点,著成《〈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一书。被问到能否用一句话概括《资治通鉴》里的智慧时,张国刚说,《资治通鉴》内容十分丰富,归纳起来看,有两点特别重要,一个是守正,一个是出奇。守正就是要讲德治;出奇就是讲权变。关于德治,司马光在《资治通鉴》第一卷叙述三家分晋、智伯灭亡的故事之时,对于德与才有一篇长
-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入选2016年度“中国好书”
-
作者:暂无 来源:月读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华书局 科教频道 兴衰 资治 中国 综合频道 世界读书日 主题出版
-
描述: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晚,2016年度“中国好书”颁奖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科教频道播出,30种好书榜上有名。其中,年度荣誉图书两种,主题出版类6种,人文社科类8种,文学艺术类7种,少儿类4种,科普生活类3种。其中由中华书局出版的《〈资洽通鉴〉与家国兴衰》入选2016年度人文社科类“中国好书”。
-
《资治通鉴》杂谈
-
作者:
刘洋 来源:华北电业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推荐书目 识人 天地之道 青史留名 三家分晋 太远 《资治通鉴》 滔滔江水 处世之道 王朝更迭
-
描述:推荐书目:《资治通鉴》第一册作者:司马光出版时间:2009年内容简介:本书记载了由三家分晋至曹魏末年近700年的历史,记录了百余年的王朝更迭,生动地刻画了帝王将相们的为政治国、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在历史漩涡中的生死悲欢。
-
知识社会史视野下的朱熹 《资治通鉴纲目》新探
-
作者:
顾少华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熹 《资治通鉴纲目》 知识社会史 《资治通鉴》
-
描述:朱子《资治通鉴纲目》历来被学界视为传统史学义理转向过程中的圭臬之作,影响深远。现有的研究往往注重对其体例与思想的阐发,而忽略了其典范地位的建构性质。换言之,印刷、阅读等文本的传播、接受过程,不是单纯的知识消费,也是一种再生产和建构的过程。南宋时,《纲目》刊布后,其定位尚处于游移状态。一方面,《纲目》被纳入“通鉴学”体系,以羽翼《通鉴》而存在。这种形象的塑造,并没有触动时人观念中《通鉴》因中兴编年而尊享仅次于《春秋》的地位。另一方面,《纲目》又被认为回归《春秋》劝惩之法,几与《春秋》争辉。此类认知建构,已隐
-
专访红学家胡文彬“《红楼梦》是文艺版的《资治通鉴》”
-
作者:
陈娟 李静涛 来源:环球人物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学家 胡文彬 专访 《红楼梦》 《资治通鉴》 少数民族语言 维吾尔语 文艺
-
描述:红学家胡文彬的客厅,四壁都是书柜,与墙面同高宽,里外三层。在一面书柜的右下角,有整整齐齐几排书,书脊上印着各种文字,是世界各地不同译本的《红楼梦》,英文版、法文版,甚至还有蒙古语、维吾尔语等少数民族语言的版本。
-
浅析北宋早期的两次皇位继承风波——读《续资治通鉴长编》所感
-
作者:
冯盛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宋太祖 宋真宗 宋太宗 皇位继承风波 王继恩
-
描述:在北宋早期,曾发生过两次皇位继承风波,一次是众所周知的"烛影斧声"宋太宗继统疑案,另一次则发生在宋真宗即位时期.首先,本文考证宋太宗即位时留下的千古谜团.在考证大量文献资料后,大胆得出宋太祖死于宋太宗的谋杀,宋太宗非法即位的结论.其次,本文以真宗继统风波为切入点,分析朝廷中各种政治势力在立储问题上展开的角力,以及宋初确立的皇位继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