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0图]司马光的故事
-
作者:
王景林 来源:太原:希望出版社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生平事迹 司马光
-
描述:司马光的故事
-
[0图]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
作者:
王德保 来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司马光
-
描述:本书包括:司马光所处时代与《资治通鉴》,司马光的史学观与《资治通鉴》,司马光的文学成就与《资治通鉴》等六章内容。
-
《资治通鉴》纪年的缺欠
-
作者:
崔文印 来源:书品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纪年 年号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古代史籍
-
描述:《资治通鉴》纪年的缺欠
-
司马光书丹的《王尚恭墓志》
-
作者:
唐冬冬 来源:中国文物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排列顺序 《宋史》 士大夫 梦溪笔谈 书丹 司马光 耆英 志文 广西融水 墓志
-
描述:故朝议大夫 致仕王公墓志铭》,其志文由宋代名臣范 仲淹之子范纯仁撰文,著名史学家司马光 书丹,李稹镌刻
-
全文:故朝议大夫 致仕王公墓志铭》,其志文由宋代名臣范 仲淹之子范纯仁撰文,著名史学家司马光 书丹,李稹镌刻。《王尚恭墓志》是一方宋 代名志,具有较高的史料和书法艺术价 值。$$ 《王尚恭墓志》的史料价值
-
苏东坡的灵活变通
-
作者:
周仁旺 来源:广东公安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苏东坡 翰林学士 《前赤壁赋》 欧阳修 东坡赤壁 《论语》 灵活变通 司马光 苏轼 以虚代实
-
描述:从史学的角度来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也 许算不上是一个很严谨的学者;但从文学的角度 来看,苏轼却是一个天才。他天才表现的最过人之 处,是他能化腐朽为神奇,变古今为我用。这里说 几个有关他的小故事。$$ 嘉祐二年(1057年),贡举考试在京师举行, 主持人是礼部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欧阳修,一 考生
-
全文:师讲 学授徒,门生 众多,后又受 命为崇政殿说 书,做起了小 皇帝哲宗的老 师,名望极高。 但这位夫子凡 事比照古例以 孔子言行为 准,实在又有 点迂。元祐元 年(1086年)9月,主政者 司马光病故
-
划时代的史学丰碑——《资治通鉴》
-
作者:
汪受宽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商品经济发展 《通鉴》 经验教训 丰碑 《资治通鉴》 司马光 编年体史书 王安石变法 史学 划时代
-
描述:宋朝商品经济发展,印 刷术广泛使用,统治者又重 视文化,提倡文学,注重以史 资政,这无疑推动了宋代史 学的繁荣。中国古代的史学 历经千余年发展,至此终于 达到它的高峰,《资治通鉴》 (以下简称《通鉴》)就是宋代 史学划时代的丰碑。$$ 《通鉴》作者司马光(1019-1086 年),字君实,宋陕州夏县
-
全文:》)就是宋代 史学划时代的丰碑。$$ 《通鉴》作者司马光(1019-1086 年),字君实,宋陕州夏县(今山西夏 县)涑水乡人。他历仕仁宗、英宗、神 宗、哲宗四朝。神宗用王安石变法,司 马光因政见不同
-
太原“三晋文哲壁”错误百出
-
作者:
杨荣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错误百出 有识之士 文字说明 生产文化 历史文化名人 文哲 罗贯中 对人 司马光 文史工作
-
描述:本报太原9月14日电(记者杨 荣)本来是要弘扬三晋历史文化名人 的辉煌成就,却因文字说明和篆刻错 误百出而被有识之士说是制造了一堆 “文化垃圾”。太原有关部门建造鼓楼 广场“三晋文哲壁”时的沉痛教训,引 起广大市民的深沉思考。$$ 建设鼓楼广场是太原市有关部门 今年为市民办的一件大好事。为增加 广场
-
全文:,引 起广大市民的深沉思考。$$ 建设鼓楼广场是太原市有关部门 今年为市民办的一件大好事。为增加 广场的文化氛围,广场南端建造了“三 晋文哲壁”,壁上雕刻了司马光、元好 问、罗贯中等9位山西
-
司马光的德才观
-
作者:
晓文 来源:吉林日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德才关系 德与才 北宋历史 透彻的分析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区别与联系 德才兼备 选人用人 德才观
-
描述:智伯瑶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曾是十分显赫的风云人物。在晋国国君大权旁落于六家大夫手中之后,经过连年混战,最后只剩下智、赵、韩、魏四家,而以智伯瑶率领的智家势力最为强大。就在智伯瑶野心勃勃地逼迫韩(康子)、魏(桓子),即将制服赵(襄子)之际,形势发生戏剧性的变化,赵、韩、魏联手,打败了智伯瑶。从此,智家
-
全文:的历史,评价智伯瑶的得失似乎已无多大的意义。倒是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在历史巨著《资治通鉴》中,用生动的史料,叙述了这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之后,由对智伯瑶的评价而引出的关于德与才问题的论述,很值得后人三思
-
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
-
作者:
宋衍申 来源:吉林日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宋仁宗 舆论监督 谏院 唐宋古文 不为 题名 谏官 记》 司马光 专利
-
描述:《谏院题名记》是距今938年前,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任知谏院(谏院首长)写的一篇超短文,全文仅166字,录之如下: $$古者无谏官①。自公卿大夫②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汉③兴以来,始置官。夫以
-
全文:下去。 $$司马光是唐宋古文大家,此文亦是唐宋古文上乘之作。所以,清朝吴调侯、吴楚材叔侄将其收入《古文观止》一书中。 $$为何说此文是上乘之作? $$1.一篇百字文,把谏官历史、谏官职责、谏官应有的工作态度,囊括无遗
-
拜谒司马光祠
-
作者:
刘永录 卫良虎 卫永山 来源:山西日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通鉴》 别有天地 宋哲宗 禅院 改良主义者 神道碑 《资治通鉴》 拜谒 讲解员 司马光
-
描述:在大运公路的南端,横亘着一道上百里长的黄土岭,人们 称它为峨嵋岭。该岭中部夏县段的一片开阔地上,坐落着一座 规模宏丽、古朴肃穆的茔祠──司马温公祠。深秋时节,我们 慕名来到这里。只见祠前峰岭逶迤,奔突成势;祠后涑水环绕, 奔流生趣;祠中古冢高垒,石刻遍布;祠堂红砖碧瓦,雕梁画 栋。浓浓的古香白色和诗
-
全文:,奔突成势;祠后涑水环绕, 奔流生趣;祠中古冢高垒,石刻遍布;祠堂红砖碧瓦,雕梁画 栋。浓浓的古香白色和诗情画意深深地吸引着人们“登堂入 院”,去探寻这位宋代名相、史学泰斗的历史足迹。$$ 司马光幼时砸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