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大旅游资源的推介力度,近年 来,各地相继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旅游节、文 化节等活动。其中有不少“节”看起来似乎 很热闹,但实际效果却是雷声大、雨点小。 笔者认为,从市场促销的角度看,这些旅游 节明显存在着许多不足。$$ 一曰手段成目的。办旅游节做什么?搞 旅游的人都知道,它是旅游宣传促销的一 种手段,目的是为了提高当地景区景点的 知名度,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但事 实上,一些地方却往往舍本逐末,只满足于 搞一个热热闹闹的开幕式,只要开幕式 一结束,旅游节也就大致结束了。应该 说,节前的宣传促销是很重要的,关系到 旅游节的成败。可是许多地方的旅游节 大都忽视了这个关键环节,忽然间就开 幕了,悄悄然就结束了。而旅游节究竟给 谁办、给谁看,不得而知。$$ 二曰主次错了位。旅游节既然是一 种促销宣传,开幕式上有两种人必须请 到,一是媒体记者,他们可以将目睹的活 动盛况以及独特景观,在第一时间内通 过媒体广而告之;二是旅行商,他们能为 景区设计包装路线,引来游客,是不可替 代的“财神爷”。二者对于景区,犹如销售 商之于生产厂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可是许多旅游节在开幕式上请来的客人 几乎都是各级官员,他们大都和旅游节 不相干,却成了风光无限的主角。即使有 少数记者和旅行商被请过来,也只是处 于从属的地位,敲敲边鼓,赶赶场,没有 人把他们当回事。$$ 三曰整合欠动作。办旅游节也需要 整合。比如,夏县在旅游 资源推介形式上相继举 办了禹都文化节暨经贸 洽谈会、《司马光砸缸》 邮票首发式、河东红色 之旅——夏县一日游等 活动,把全县境内的景 点整合起来宣传推介,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 果。而有些地方一年内搞了几个旅游节 来宣传处在一条线上的景点,就有浪费 钱财和人力之嫌了。这些景点应该联合 起来办一个有声势、有规模、有特色、高 质量的旅游节,这样才能叫响品牌,办出 效益。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小学生心理 压力较大,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 我意识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 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会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那 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怎样采取积 极措施,减轻学生心理负担,缓释压力 呢?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发展性心理辅导 是一条有效途径。$$ 一、教师积极引导,塑造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特征,包括自 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体 验、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等形式。它 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 用,是人的发展中自觉能动性的表现, 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动因。通过自我意 识辅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 识,启发学生自觉,使他们有一个符 合实际的自我意识。首先,教师要注 意对学生行为的反应。如教师对优等 生过分关注,对“差生”漠视不管或 过分帮助等行为和伴随的情绪反应所 传送的信息,会使成绩差的学生认为 教师觉察出他们学习能力差,从而助 长他们认为自己“无能”,产生自卑、 压抑、消极的自我意识。其次,在教 学中要尽量少一些竞赛考试。竞赛情境 下的失败对学生的自我知觉是有一种 相当大的破坏力,原因在于竞赛情境加 强了社会比较。这种条件下的失败表明 了个人能力低,于是增强了学生把失败 归因于能力缺乏的倾向。不必要的考试 和竞赛,强化了学生的错误归因和消 极的学习行为。再次,教师在布置语 文学习任务时,指导语要激发学生成 就需要,强调努力学习的重要性,而 不应大强调任务难度和所需技能。最 后,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语文学习成 败原因。在任何情况下,教师都应告 诉学生,努力是造成学习成败的最重 要的原因,要使学生确立这样一种信 念:只要努力就可能成功,不努力就 可能失败。还应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 自我归因,即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 力,以提高学生的成就感、自豪感和 信心,而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偶 然失误等因素,而不是缺乏能力,使 他们丧失学习信心,产生逃避行为。$$ 二、学会自我调节,促进情绪成熟$$ 情绪健康是心身健康的主要组成 部分,所有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论述 中,情绪特征被置于显著位置。$$ 情绪可以通过学习而自我调节,可 寓情绪辅导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在小学 语文教学中,借助于课堂讨论,或自我 反省来调整引起不良情绪的认知过程 或不合理的观念,使学生在以后遇到类 似的情境或刺激时,不再或少出现不良 情绪。如我在教学五年级《跳水》一课 时,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象人物心理: “孩子为什么一定要夺回帽子?”在听 了学生的想象后我进一步启发:“你认 为孩子的做法好吗?如果你是那个孩 子,你会怎么想?”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在学生回答后我进行小结:“同学们能 设身处地,实事求是地去面对和接受现 实的考验,想法比课文中的孩子恰当。 这说明你们情绪稳定,具有良好的自控 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这对今 后健康成长是十分有利的。”这样教学 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丰富了学生的想 象力,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不 失时机地进行了心理辅导,取得了较好 的效果。$$ 三、学习交往技能,调适人际关系$$ 处理人际关系是一种能力,一种技 术,它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来培养提 高。比如真诚赞赏对方,善于倾听, 宽以待人,增加主动性,勇于承认并 改正错误。求大同、存小异等等,都 是人际交往中有用的技术。需要指出 的是人际关系辅导并不仅仅是为减少 人际关系的矛盾、障碍,更重要的是 为了充分发挥人际交往的积极功能,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在小学语 文教学中,可发掘教材中一些积极因 素,教学生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如 我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时,结合课 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教育, 让他们懂得集体观念有助于改善人际 关系的道理,教青他们要勇于承认错 误,宽以待人。$$ 四、针对实际情况,澄清价值体系$$ 一个适应社会,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应该清楚自己的价值观,并了解自己价 值体系的建立过程和基础,且不断内 省。价值澄清辅导就是要帮助学生了解 价值体系的建立过程并学会澄清自己 的价值体系。学习《一定要争气》这篇 课文时,学生练习用“需要”一词造 句。一位学生说:“人的一生中,最 需要的是金钱,因为有了钱就要什么 有什么了。”根据学生平时的思想、行 为、表现,我决定当堂进行讨论,便 提问:“在人的一生中,最需要的是 金钱吗?有了金钱是不是就会有一 切?”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我进行小 结:“人的一生中需要的东西很多很 多,金钱只能买到一般的物质的东西, 有许多东西金钱是买不到的。”尽管学 生对这个问题还不能彻底理解,但他 们已初步懂得了金钱绝不是人一生中 最重要的。这样,在阅读中既初步矫 正了学生的错误认识,又引出了一连 串的关于“需要”的句子。既进行了 语言的训练,又进行了价值澄清辅导。$$ 五、讲究思维方法,灵活解决问题$$ 生活在今日的儿童拥有更多的选 择机会,尤其在以发展重于矫治为取 向的发展性心理辅导中,提高学生对 作决定、作选择的自觉性共养成自主、 自我负责的态度相当重要。通过作决 定与解决问题辅导,培养学生作决定 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外在支 持”与“学生本身责任感”两者之间 的平衡,在教学《司马光砸缸》这篇 课文时,每个学生都向往司马光的聪 明,但在司马光身上只能看到“聪明” 的现象,而无法学到“聪明”的本质。 司马光的聪明在于他考虑过自己无力 使水缸里的人离开水,但他从矛盾的 另一面入手,考虑水缸里的水是否离 开人,因而想到了砸缸救人的办法。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悟出司马光之所以 聪明的道理。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渗透发展性心理辅导,使学生的学习 态度、学习方法、能力及自信心,与 教师、同学的交往等方面都有了明显 改善,从而减轻心理负担,促进学生 更全面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