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司马光请客“抠门儿”
-
作者:暂无 来源:仙桃日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李开周苏东坡写过一首长诗,里面有这么四句:“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这四句诗写的是打包:朋友聚餐,酒足饭饱,还剩下一些饭菜,扔了可惜,有个哥们儿拾掇拾掇装起来,带回家给小孩吃。宋朝饭局上也有人打包吗?当然有,司马光就是一个例子。司马光晚年在洛阳定居,请朋友们吃饭,酒不过三巡
-
司马光讲学的启示
-
作者:
张光茫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由于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朝廷罢官。随后,司马光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每天给前来求学的年轻人讲学授课,即使是酷暑严寒都不曾中断。司马光的祖坟在故乡北面的山上,坟前有座余庆寺。一天,司马光前去祭扫祖坟,祭祀完后在余庆寺休息,有几个乡邻前来拜访,说献点薄礼,随后就端出用瓦盆陶罐盛的
-
司马光家书的启示
-
作者:
葛毓臣 来源:济南日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他进士出身,屡官天章阁侍制并侍讲、御史中丞、尚书左仆射。后追封为温国公,谥文正。著述宏丰,有《稽古录》、《涑水纪闻》、《司马文正公集》,并主编《资治通鉴》,该书294卷,300万字,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司马光的生活作风节俭朴素,
-
司马光讲学的启示
-
作者:
张光茫 来源:中老年时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由于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朝廷罢官。罢官后,司马光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但是,虽在家乡,司马光却没有闲着,他每天都坚持给前来求学的年轻人讲学授课,即使是酷暑严寒都不曾中断。司马光的祖坟在故乡北面的山上,坟前有座余庆寺。一天,司马光前去祭扫祖坟,祭祀完后在余庆
-
司马光与友人斗文
-
作者:暂无 来源:山东科技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佚名 宋代有个大文人,名叫黄庭坚,他七岁的时候就会写诗,后来名气越来越大,史学家司马光听说以后,很想请他来做助手,于是,就邀请黄庭坚做客,实际上是要考考他。 司马光和黄庭坚聊一会儿,就念了两句诗:“荷花露面才相识,梧桐落叶又离别。”然后让黄庭坚猜一猜,诗里说的是什么。黄笑笑说:“我来写给您看吧。
-
司马光的人品和家风
-
作者:暂无 来源:铜仁日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司马光生性不喜华靡,素以俭朴自守。在洛阳编修《资治通鉴》时,住在城郊西北一个小巷中,居所极为简陋,仅能挡风遮雨。夏天为避暑热,他请工匠挖地丈余,用砖砌成地下室,读书写作其间。大臣王拱辰当时亦居洛阳,所建宅第凌天高耸,最上一层称朝天阁,洛阳人戏称:王家钻天,司马入地。”邵康节则打趣说:一人巢居,一人穴
-
司马光砸缸以后
-
作者:
康平 来源:大河健康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司马光砸缸,表现的是聪明、担当。砸缸以后,一天司马光和姐姐一起剥青核桃吃,却剥不开,姐姐离开,用人提着热水过来,用热水泡青核桃,一剥就开。用人离开,姐姐回来,问谁剥开的,司马光说“我剥开的”。父亲司马池在一旁目睹全过程,就教育司马光,要说真话,不要说假话。司马光铭记在心。这两个故事记载于史,是真的。
-
司马光 多管闲事?
-
作者:
吴钩 来源:北京晚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翻译一下,司马光的意思是说:一、如果元宵节在宣德门广场举行女相扑表演,是一直以来的旧例,那么请皇上将这一惯例废除掉。二、请皇帝诏令有司,出台禁令,禁止民间在街市上表演女相扑节目。三、如果并无旧例,那么请朝廷调查这一次是什么人安排了宣德门广场的女相扑表演,必须对他们“重行谴责”,以使巧佞之臣今后不敢再
-
司马光教子节俭
-
作者:暂无 来源:潜江日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司马光系北宋大臣、史学家,他的一生不仅自己生活十分俭朴,更把俭朴作为教子成才的重要内容。他十分注意教育孩子力戒奢侈,谨身节用。他常说:“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却“不敢服垢弊以矫俗于名”。他教育儿子说,食丰而生奢,阔盛而生侈。为了使儿子认识崇尚俭朴的重要,他以家书的体裁写了一篇论俭约的文章。在文
-
司马光簪花琼林苑
-
作者:
壬子 来源:汴梁晚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开封西湖边上有个琼林苑,琼林苑里设有琼林宴。琼林宴原称闻喜宴,是皇帝赐予新科进士的宴会。宋太祖始建殿试制度,即在礼部试后,再由皇帝主持最高一级的殿试,以决定录取的名单和名次。殿试后,皇帝亲自宣布登科进士名次,并赐宴。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闻喜宴因固定设在琼林苑内而改称琼林宴。后世赐宴地虽非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