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司马光砸的就是我
-
作者:
束韵哲 来源:作文100分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镇定 脖子 著名 水淹 肚子 身体 大缸 司马光 透雨 脚底
-
描述:我的肚子很大,我的身体很沉,我是史上最著名的大缸——司马光砸的就是我。嘘,瞧他们过来了!刚下过一场透雨,我肚里的水淹到了脖子,胀得难受哇!这几个孩子在我周围捉迷藏,我臃肿的身躯正好给他们作掩护。他们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拓展阅读——由司马光砸缸想到的——逆向思维
-
作者:暂无 来源:初中生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凤尾 拓展阅读 事物 旋转发电机 经理 运用 司马光 正确答案 逆向思维 思维模式
-
描述:有人落水,人们常规的思维模式是"救人离水",而司马光面对紧急险情,运用了逆向思维,果断地用石头把缸砸破,"让水离人",救了小伙伴的性命。某时装店的经理不小心将一条高档呢子裙烧了一个洞,其身价一落千丈
-
司马光与宋神宗的三次对话
-
作者:
吕传彬 来源:文史博览(文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宋神宗 政治家 吕惠卿 中国历史 北宋历史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编年体 对话
-
描述:回顾北宋历史,大臣司马光与王安石同仕一朝但政见不和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司马光(1019-1086,山西夏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可以说是
-
《司马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评析
-
作者:
王美卿 来源: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插图 重点突破 学生 生字 课文 水缸 教学设计 司马光 板书 评析
-
描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评析 一、 字词导引,重点突破 1. 拼读生字。读准字音看清字形,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 (映示插图)图中有几个小孩?(学生点数,师同步在图中孩童身上叠映号码) 3. 图文对照,再读课文。主要讲谁,几号小朋友,他姓什么?(讲6号小朋友,姓“司”) 4. “司”是一个姓。
-
由“司马光砸缸”引发的讨论
-
作者:
毛年和 刘慎勇 来源:新课程学习(上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同学 举起 课文内容 小手 问题 故事 司马光 学生学习 回答 拓展
-
描述:《司马光砸缸》这篇课文写的是司马光砸缸救小伙伴的故事。我精心讲完这篇课文以后,离下课还有几分钟,我又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拓展,我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读了《司马光砸缸》这篇课文有什么体会和感想啊?你
-
司马光墓的历史发展脉络探析
-
作者:
段恩泽 来源:文物世界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家族 宋哲宗 宋元 贞观十七年 北魏孝文帝 神道碑 历史沿革 司马光 夏县 祠堂
-
描述:夏县古称安邑,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1019 ~ 1086年)的故里.北魏神鏖元年(428年),在安邑南20公里处设南安邑.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县城迁址北安邑县城
-
司马光、王夫之与梁启超的反正统论思想
-
作者:
周春江 窦禄军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史学发展 梁启超 中国传统 王夫之 演进过程 司马光 正统论 知识分子思想
-
描述:议论,绝大部分的史家都在不同程度上认可正统论的观念,只有为数不多的史家对其合理性提出了质疑。在否定正统论的传统史家中,司马光、王夫之和梁启超是三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从他们的史学思想当中可以窥探出反正统论思想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进程中的演变历程,以及正统论思想在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思想中的牢固性。
-
司马光与刘安世
-
作者:
王东峰 来源:现代班组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学生 宰相 宋人 谏官 中国古代历史 官场 司马光 刘安 下级官员 北宋
-
描述:司马光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妇孺皆知的大名人,刘安世呢,对大多数人来说比较陌生,他是司马光的学生,北宋有名的谏官,宋人王铚赞誉他是"谏官中的楷模,士大夫的良药"。刘安世考中进士后,并没有急着去做官,而是
-
《司马光》案例
-
作者:
陈子道 来源:新课程学习(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偏旁部首 培养学生 教学要求 生字 大屏幕 课文 思维能力 朗读 司马光 训练学
-
描述: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部首;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果断的品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
司马光的为官智慧
-
作者:
楼明贤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智慧 政治家 史学家 《训俭示康》 司马光 传统美德 分界线 奢侈浪费
-
描述:古文《训俭示康》是北宋政治家和史学家司马光先生写给他儿子司马康的一封家书。俭,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也是基本官德。古人“廉俭”并称,俭易廉,奢易贪。俭和奢是廉和贪的起始点和分界线。司马光秉承清白家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