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司马光《书仪》的撰作及现代启示
-
作者:
潘斌 来源:唐都学刊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礼仪文明 司马光 《书仪》
-
描述:《书仪》是北宋司马光所撰的一部士庶通礼,该书是司马光对北宋礼乐不兴的社会现状所作之反思,意在满足北宋家族伦理建设之需要。司马光对前代的礼书颇为重视,特别是对于集唐代礼制之大成的《开元礼》多有评论
-
司马光儒门史学实践的内在冲突——兼论程颐、朱熹与司马光史观之差异
-
作者:
孙颖涛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宋代史学 程朱理学 司马光 儒门史学
-
描述:司马光既有明显的史家自觉,又将史学限定在儒学门庭之内,以求道作为治史的最高目标,并且高度认同史学的鉴戒价值,以史学实践自觉承担“经之常道落实在具体历史中帝王之一心”的任务。但其儒门史学蕴含的求道
-
白体接受视域下邵雍与司马光诗歌比较论析
-
作者:
庞明启 来源:湖北社会科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白体 邵雍 司马光 接受
-
描述:在宋诗对唐诗的继承中,白体诗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以语言的通俗、流畅,内容的闲适、快乐为宋人所接受。白居易晚年定居和集中创作闲适诗的洛阳,成为北宋白体接受的重镇。邵雍与司马光长期居洛,所作大量诗歌反映
-
敛藏·韬晦·思辨——司马光吏隐思想探析*
-
作者:
张丽 来源: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吏隐思想 “独乐园” 司马光
-
描述:司马光为北宋一代名臣,他丰富的吏隐思想可谓隐而不彰。在前期的政治生涯中,吏隐更多的是司马光内心一种隐藏不发露的情结,产生的原因既有政治波折带来的失意,政治理想和自身性格间的矛盾,也与封建社会后期政统
-
司马光卖马
-
作者:
宋桢 来源:影响孩子一生的经典阅读(小学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北宋时期 史学家 司马光
-
描述: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 一天,他吩咐管家,把自己曾经骑过的一匹高头大马牵到集市上卖掉。一位老者想买,但嫌价钱太贵。
-
司马光砸的第二只“缸”
-
作者:
亦明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洛阳 历史 中国 司马光
-
描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妇孺皆知,其实他长大后还砸了第二只缸,缸的名字叫社会,俗称“大染缸”。 公元1085年下半年,司马光在陈州短暂任职后回汴京,做了门下侍郎(相当于副宰相),不久即拜相。有位叫刘蒙
-
司马光和戎思想述评
-
作者:
李昌宪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和戎 司马光 边疆 民族关系
-
描述:从历史研究中,司马光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民族历史上战乱、分裂多于和平、统一。因此他一生致力于维护和平,反对战争,即主张和戎。自秦、汉以后,和戎思想即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治国思想的主流。司马光提出了华夷如一、华夷两安的思想,是其中优秀的代表。对于今天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
司马光疑孟研究
-
作者:
殷延禄 来源:山东青年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王安石 孟子 司马光
-
描述:宋代时期,在“孟子升格运动”中,伴随崇孟思潮的兴起,也出现了一股疑孟、非孟的思潮,这股思潮是孟子升格运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展现了宋儒对待孟子的不同态度,也是两宋孟学史及中国思想史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不容忽视。而司马光作为疑孟者思潮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对孟子提出质疑的角度和立场颇具有代表性。
-
庞籍与司马光的师生谊
-
作者:
赵冬梅 来源:书摘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处分 司马光 中央领导集体 师生
-
描述:不离不弃司马光离京 受庞籍牵连,开封知府吕公绰、推宫孙锡、判官王砺以及没有参与弹劾庞籍的御史吴秘,通通遭到了外放处分。司马光与此案无关,所以他并未受到牵连,但是,他却与庞籍有关。这个时候,距离庆历五年(1045)正月庞籍从陕西入京荣任枢密副使进入中央领导集体已经过去了八年多。
-
司马光荒政思想研究
-
作者:
李文涛 薛俊丽 来源:运城学院学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农业 荒政思想 司马光
-
描述:荒政思想是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了解学者思想的侧面。司马光的荒政思想主要包括:发展农业,稳定粮食价格;重视积蓄,积极备荒;积极救灾。其荒政思想内容虽然比较丰富,但受到履历及文化氛围的限制,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