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沪上著名史学家程应镠 先生(1916──1994)诞生八十五周 年,重新审视他对历史人物研究的成 果和方法,既是对前辈学者的一种怀 念,也是对当前研究的一种启示。$$ 抗日战争爆发不久,当他还在大 学求学时,就萌发了为范仲淹写一本 传记的念头。命运的阴差阳错,直到 1980年,他才有机会实现早年的夙 愿。1984年,他把自己长期考虑的想 法,写成《谈历史人物的研究》,发表 在《历史研究》上。而他在1986年和 1991年出版的专著《范仲淹新传》和 《司马光新传》,则是对文章中所论述 思想的成功实践,另外他还写过《论 林逋》等人物研究的论文。$$ 他对历史人物研究的见解,在那 篇论文中已有全面阐述。要说在研究 方法与表现手段上有什么与众不同 之处,他似乎更强调和着力于历史人 物个体与群体关系的发掘与勾勒,即 不仅仅一般地关心于研究个体本身, 而是更专注于开掘研究个体的各种 各样人际关系所特有的具体性。他认 为: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任何一个 人必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研究历 史人物,必须充分了解他与其他人的 关系,才能认识这个人本质的东西。 在历史人物传记的叙事方法上,他往 往不是对传主进行浓墨重彩的正面 描写,而是在传主与同时代人的关系 网络中展现所研究的个体。因而他的 两部《新传》的叙述风格并不采取为 传主作众星拱月式造像的习见手法, 而是淡淡的群体浮雕式,每一幅浮雕 中都有不同取景中的传主形象。他认 为,借助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来研究和 刻画传主,可以对历史人物传记的旧 模式来点突破,而这种方法也是完全 符合“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 和”这一社会学著名原理的。这种研 究方法和叙述风格,能使历史人物的 个体研究获得更为广阔真实的社会 背景和时代氛围,因有历史人物与其 同时代人关系的浮雕作为背景衬托, 反而更能使传主形象克服扁平性,增 强立体感。$$ 他认为,像范仲淹、司马光这样 的时代巨人,前者倘若离开了庆历新 政中的人际关系.后者倘若离开了熙 宁新政与元祐更化中的人际关系,是 既反应不了时代,也烘托不出传主 的。在《范仲淹新传》中,他着重研究 了范仲淹与同时代人的关系。例如在 对待西夏问题上,范仲淹主张防御, 韩琦主张进攻,朝廷一开始接受韩琦 意见,尽管事实不久就证明防御比进 攻更有效,但仲淹却毫无芥蒂,与韩 琦不但交厚,而且言深。新政失败,对 比他年轻的韩琦更是殷切期待能“早 归政柄”,对范韩这种关系的勾画,就 真实再现了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 的博大襟怀和人格魅力。《司马光新 传》写传主在元祐更化中废除新法不 遗余力,当得知政敌王安石去世,却 亲笔致信另一宰相吕公著,称赞安石 文章节义过人处很多,要朝廷特别优 加厚礼,这种三人关系浅淡的白描, 不是比长篇大论的正面评价更能说 明司马光的为人吗?他在《论林逋》中 另辟蹊径,撇开对其梅妻鹤子的隐居 生活的全面论述,着力勾稽林和靖与 其交游唱和的薛映、李及、范仲淹、王 随等人的关系,说明在贪荣风气盛极 一时之际,这样不趋荣利乐居山林的 隐士,“自然会受到朝廷的鼓励和士 林的敬仰”,这就把林逋这一隐士之 所以在宋代大得盛名的时代印记,揭 示得十分深刻。$$ 程应镠先生的两部《新传》问世 以后,有评论者以为每一部传记颇近 于一册《宋史》(意指宋史的某一时 段),肯定他通过一个历史人物表现 出了一个时代。但他在一次答客问中 指出,他并不主张历史传记背上过重 的负荷,把传主所处时代的所有政治 历史都囊括其中,而研究的个体反而 沉埋在过于纷纭琐碎的人际关系中。 因而他以为,在处理个体与群体关系 上,也有一个调适度的问题;怎样把 握这种调适度,每个研究者乃至读者 显然不会只有一种尺度;至于哪种尺 度最合宜哪种历史人物,倒是值得每 个研究者再三斟酌的。
6月的邮币卡市场,呈现出先抑后扬的基本特征。在国家邮政局正式启动销毁1992—2001年库存纪特邮票的重大利好刺激下,人气由散到聚,成交由淡趋旺,热点逐渐浮现,投资信心转强。 $$邮票板块:前期回家准备歇夏的邮商和投资者陆续重返市场,热炒品种、03年缩量版块、04年新票、低档打折型张以及其他题材较好的品种纷纷出现强劲上扬的走势。素有“三架马车”雅称的《世界杯足球赛》小全张、《甲申猴》大版张和《亚洲邮展》加字小版张率先发力跳跃上涨到30元、85元、22元,较销毁传闻流出之前的14.5元、45元、11.5元,分别爆涨了106.9%、88.9%、91.3%。《甲申猴》小版张和赠送版也各自攀升到36元的相同价位。然而由于上冲过急,大盘整体从6月26日上午开始进行了一天半的短暂回调和修正,并于6月27午后再度发起反攻。至截稿,上述5个品种已分别探底回升至27.6元、78元、20元、34.5元、34元。 $$领涨品种的大幅飙升,激发了其他邮品全线上扬。小版系列的《青铜器》、《毛泽东》、《崆峒山》小版分别攀升至46元、42元、41元报收;题材较好的《岳飞》、《百合花》、《陨石雨》等几个小版全部返回30元之上;今年新发的《司马光》小版等均有较大幅度上涨。各个品种打折花票更是创出近年新高。 $$新品破版、老品销毁等种种迹象,无不预示着管理层扶持邮市复苏的坚定决心。尽管市场人气暂时不如4月中旬高峰期间旺,但是柜台货源却已明显减少。随着价值回归进程的逐步推进、参与群体的陆续增多,邮市中期走强似乎已经势在必然。 $$钱币板块:近期币市尽管依旧维持弱势格局,成交不是很多,但也出现一些局部热点,给人以暗流涌动之感。可圈可点之处主要有:一是次新品种《红十字会》银币受到买家关注。该银币两度由270元一线放量扬升到330元附近。《神舟五号》、《贵妃醉酒》、《天女散花》、《猴王出世》彩色金银币也分别上涨至3100元、14600元、3450元、4450元。二是自6月23日开始,上海多家币社突然重新挂牌收购《台湾光复》、《建军节》、《三星堆》等本色金币。由于一些本金或者接近黄金价格,或者接近发行价格,在低位徘徊已久,已显得跌无可跌。市场主力精选这些中低价优秀题材本色金币挂牌收购,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出他们志在长远的投资回报预期。三是受国际银价上涨的影响,04年彩色《熊猫》银币出现大量逢低买盘,市价小幅扬升到81元上下。这些躁动既给近期币市带来一缕暖意,也为投资者带来些许期待。 $$磁卡版块: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两家公司将回收磁卡全部销毁的重大利好兑现以后,大幅上涨的磁卡热门品种在月初一律出现20%左右的回调,成交一度比较清淡。但在邮市走强的影响下,集藏爱好者逐步开始逢低吸纳,卡市交投有所好转,价格小幅走高。其中,《广西》、《应急通信》、《人民邮电》的买盘稍多,分别回升至250元、80元、105元;《茶文化》、《九冬会》、《七枚生肖》等底部普遍抬高。鉴于磁卡版块既无续发压力,又无库存之忧,而且盘子比较轻盈,加之磁卡设计精美,便于携带等鲜明特点,其后市依然存在一些新的机遇。
在有识之士的千呼万唤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问题终于被摆到了桌面,这是民族良知的发现与回归。$$我们这个被称为礼仪之邦的文明古国,千百年来一直重视人格与道德的培养。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狼来了、乌鸦喝水等故事,至今仍是思想启蒙、心灵熏陶与道德塑造的教材。如今,社会发展了,文明程度提高了,诱惑也随之多了起来,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培养提出了挑战。一个有责任感的民族,是不会用牺牲一代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培养来换取所谓的发展繁荣的。有鉴于此,面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浩繁的系统工程,除了保持良知不泯外,我们还必须保持一以贯之的责任感和爱心。$$良好道德的形成,事关父母、学校和社会。父母是人生的导师,学校是人生的摇篮,社会是人生的熔炉。作为父母,不能只是一味娇纵或是一味严管,不能只重视学业与身体,而忽视人格和心灵;作为学校,不能只顾升学率,而放松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品德修炼;作为社会,特别是我们舆论宣传部门以及教育、青少部门,不能对未成年人思想建设与道德培养于不顾。$$面对近年发生的一桩桩令人瞩目惊心的未成年人案件,目睹表现在他(她)们身上的与年龄极不相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耳畔又一次想起鲁迅先生那啼血之呼:救救孩子!随着国家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章出台,让全社会携起手来,采取过硬措施,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朗洁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