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帝王学纵横谈:治国宝典《资治通鉴》(1)
作者:叶钟灵  日期:2012-01-01 来源 :电子产品世界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资治通鉴 司马迁 五代史 编史 史记 纪传体 通史 司马光 二十四史 经济繁荣 
描述:自司马迁作《史记》以后,他独创的纪传体通史,成为"史家之绝唱",编史之范例,以后的《二十四史》大体都是走的这一条道路,多少年未有人再敢写另一部通史。但自《史记》至《五代史》计共1500卷,卷帙浩繁,读一遍即很费时间和精力,且不易掌握线索和要领。到了宋朝,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皇帝重视吸取前朝历史教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作者:萦尘  日期:2012-01-01 来源 :小学生优秀作文(中年级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史记》 历史学家 政治家 中国 《资治通鉴》 文学家 
描述:中国的历史著作,有两本书不可不读:二本是以前我们介绍过的,司马迂编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一本是现在我们要介绍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由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敛、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
《资治通鉴释文》所反映的宋代“浊音清化”
作者:邓强  日期:2012-01-01 来源 :古汉语研究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宋代 浊音清化 通鉴释文 
描述:《资治通鉴释文》是宋代史炤所作的一部音释著作。该书有大量反映"浊音清化"的音注。前贤对此已有研究,认为该书所反映的"浊音清化"已经完成。本文对《资治通鉴释文》反映"浊音清化"的音注全面考察,认为只有奉母清化程度较高,已变为清声母,大多数全浊声母还处在"浊音清化"的发展过程中,全浊声母尚未完全清化。
黑水城《资治通鉴纲目》残叶考述
作者:胡玉冰 唐方  日期:2012-01-01 来源 :西夏研究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宋元版 《资治通鉴纲目》 黑水城 
描述:本文以俄、中、英藏黑水城《资治通鉴纲目》残叶为中心,对其版本、刊刻年代及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俄、中、英藏《纲目》版式皆为半叶10行16字,小字双行22字,四周双边,中乌丝栏,细黑口,有鱼尾。且俄、英两地所藏残片部分可拼合,故三地所藏残片似为同一版本。宋元版《纲目》除八行本、十行本两个主要系统外,另有十一行本、十二行本传世,黑水城本与詹光祖月崖书堂刻本同属十行本系统。二者虽非同皈,怛版式基本吻合,应同出一源或互为底本。又,黑水城本有误字且个别字未用正字,因此黑水域本《纲目》可能是在南宋至元末间刊刻于书坊的
远去了鼓角铮鸣:《资治通鉴》阅读随笔
作者:黄代本  日期:2012-01-01 来源 :赤水魂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1、要多个心眼2012年元月1日,在街上走了一圈,买了一个火盖,五斤板栗,在陈代理先生那儿坐了一会,天极冷,街上的行人都抱手抱脚的,有些中年妇女,像披着铺盖上街。一个胡子花白的老人从大市场出来,形象极为猥琐,身上挂了大包小包的东西,将东西放在树脚后,这个老人打电话叫人来接,电话那头说要半个小时才到,老人就在陈代理摊子边坐了下来。老人和陈代理先生是熟人,说话极为随便,说到地方上的许多名流和世家(这里不便点名)。
读《资治通鉴》
作者:叶大年  日期:1998-01-01 来源 :群言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资治通鉴 宋神宗 司马迁 汉武帝 史记 史学家 以史为鉴 中国历史 司马光 武则天 
描述: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姓司马的大史学家,汉武帝时的司马迁,著有《史记》,宋神宗时的司马光,著有《资治通鉴》,前后两位司马先生时隔一千三百多年。《史记》和《资治通鉴》我都很喜欢读,因为自己有一套20册的《资治通鉴》,所以常常读。虽不能说是"爱不释手",但总可以说是反复读了,尤其是汉、唐部分。有人说,《资治通鉴》是供当官的读的。不错,司马光就是受宋神宗指示专门为当官的写的,要以史为鉴嘛。反过来说,读《资治通鉴》者是想当官,那就失之偏颇了。平民百姓也喜欢读它,但并非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作者:杨渭生  日期:1982-01-01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作者:杜强  日期:1996-01-01 来源 :知识窗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作者:范兆琪  日期:1986-01-01 来源 :史学月刊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资治通鉴 历史学家 古代史 纪传体 司马光 编年体 史料 我国古代 北宋 历史悠久 
描述:我国历史悠久,古代史籍浩如烟海,北宋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历史巨著。司马光(公元1019——1086年),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北宋仁宗时中进士,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谏院。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开始编纂《资治通鉴》(原名《通志》)。神宗时,擢翰林学士。因反对王安石变法,曾被贬宫陕西。熙宁四年(1071年)起长期住在洛阳,全力编纂《资治
《资治通鉴》简介
作者:李永镐  日期:1960-01-01 来源 :读书杂志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资治通鉴 编纂 宋代 主观意图 司马光 断代史 客观要求 编年体 历史家 迫切需要 
描述:《资治通鉴》是宋代著名的历史家司马光(公元一○一九——一○八六年)主编的。虽然司马光的著述很多,但他一生的主要精力,却集注在《资治通鉴》一书中。《资治通鉴》的编纂,除了司马光的主观意图外,同时也是时代的需要。因为自从《史记》以后,多半是断代史著作,从西汉到北宋的千余年中,计有一千五百多卷纪传体的“正史”,卷帙活繁,遍读实有困难,因之广大的人们迫切需要有一部简明的编年体通史。《通鉴》的编纂,就是顺应了这种客观要求的。另外,给封建帝王讲书的制度,发展到了宋代,在内容上已经由讲经而扩充
上页 1 2 3 ... 51 52 53 ... 296 297 298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