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我读《资治通鉴》
-
作者:
孟宪实 来源:秘书工作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贞观之治 魏征 李世民 历史 李建成 阅读过程 文字 态度 斗争
-
描述:以《资治通鉴》中的一段为例,讲解怎样读出文字背后的深意,分析入理,耐人寻味。
-
读史·资治通鉴
-
作者:
黄济 来源:中国教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司马迁 上将 资治 读史 纪传体 司马光 中国史书
-
描述:中国史书两司马(司马迁和司马光):司马迁(前145—前86年)首创纪传体的《史记》,司马光(1019—1086年)又在纪传体的基础上将编年体形成为完整
-
读《资治通鉴》随笔
-
作者:
胡学彦 来源:古今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公主 随笔 皇后 《资治通鉴》 将军 岁时
-
描述:梁冀一门,前后七侯,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夫人、女食邑称君者七人,尚公主者三人,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冀专擅威柄,凶恣日积,宫卫近侍,并树所亲,禁省起居,纤微必知。其四方调发、岁时贡献,皆先输上第于冀,乘舆乃其次焉。吏民赍货求官、请罪者,道路相望。百官迁召,皆先到冀门笺檄谢恩,然后敢诣尚书……郎中汝南袁著年十九,诣阙上书曰:“夫四时之运,功成则退,[第一段]
-
朱熹和《资治通鉴纲目》
-
作者:
仓修良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熹 《资治通鉴纲目》 纲鉴热 纲目体
-
描述: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产生以后,不仅形成了一种新史体——纲目体,而且到明代又催生出纲鉴热,为史学走向社会、走向通俗化无形中走出了一条道路。然而长期以来,史学界对此却一直不加理会,本文拟就这些方面作些初步探索,以期引起人们的注意。
-
资治通鉴三则
-
作者:暂无 来源:现代教育论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仁义 邻国 子思 魏惠王 子曰 秦人 百姓 圣人 庶人
-
描述: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材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
-
《资治通鉴》的一则记载
-
作者:
邓忠强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农家 关中地区 贞元 主人 皇帝 唐德宗 司马光 政绩工程 农民
-
描述:唐贞元三年(公元787年),唐德宗李适打猎时忽然心血来潮,走到一户农民家里。农家主人叫赵光奇,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皇帝
-
《续资治通鉴》编纂新考
-
作者:
李金华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续资治通鉴 毕沅 纂修过程
-
描述:《续资治通鉴》一书,是清代乾隆时期在毕沅主持下,有众多幕宾参与修成。毕沅本人从始至终不仅亲自主持、而且实际纂修、修订与考核史料,是本书名符其实的作者,非依仗权力、财力雇人撰书、坐享其成。在其他参修的学者中,学术界往往强调邵晋涵的贡献,但依据史实考证,可知钱大昕的贡献远在邵晋涵之上。而章学诚曾言《续资治通鉴》二百卷,乃为概略说法,不必因此增添疑窦。冯集梧校订并重新刊刻之《续资治通鉴》,实为全稿,经梳理有关记载,枝蔓歧说均可廓清。
-
从《资治通鉴》中认识李靖
-
作者:
陈震宇 来源:科教文汇(中旬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文武才略 李靖 军事才能 性沈厚
-
描述:李靖(571—649),字药师,汉族,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出生于官宦之家,是唐初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军事理论家,同时还是广为流传的"风尘三侠"之一,有特殊的神秘色彩。本文将回归历史,从《资治通鉴》之中寻找真实的李靖。史书中的李靖,可能少了坊间故事中的缥缈潇洒,却能让我们看到一位真正的国之将才。
-
资治通鉴——淝水之战
-
作者:
明泽 邵墨绘 来源:七彩语文(小学中高年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都城 前秦 淝水之战 东晋时期 苻坚
-
描述:1.东晋时期,北方的前秦逐渐强大起来。前秦皇帝苻坚从都城长安出兵,率领步骑兵八十万,想一举消灭江南的东晋王朝。
-
《资治通鉴》中的“三国名人”
-
作者:
锐园 来源:畅销书摘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锐园 《资治通鉴》不仅是一本要通读的书,更是一本要读通的书。不同的时期读,会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人读,会有不同的认知。该书作者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引领读者细读《资治通鉴》,你会发现,原来历史与现实如此之近。 《隆中对》,说的对不对 孝献皇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 初,琅邪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颖川徐庶与崔州平谓为信然。 刘备三请诸葛亮这事地球人都知道。三顾成佳话,一对足千秋。诸葛亮未出茅庐时,发表了《隆中对》,对天下大势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