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司马光的小人心态
-
作者:
李兴濂 来源:各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小人 王叔文 心态 “宫市” 司马光 唐德宗 贪官污吏 柳宗元
-
描述:公元805年,唐德宗去世,顺宗新立,王叔文与王侄、柳宗元等掌管朝政,推行了摆免“宫市”,解散以侍鹰弄犬为术乱政扰民的“五坊小儿”,解除强藩职务,惩治贪官污吏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这一批思想敏锐
-
司马光写《通鉴》的故事
-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小作家选刊(小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历史著作 宋神宗 经验教训 洛阳 五代 专心 水缸 故事 司马光
-
描述:司马光是北宋最有名望的大臣,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他的名声,从他幼小的时候就已经传开了。他7岁那年,开始专心读书,不论是大伏暑天,或者数九寒冬,总是捧着书不放,有时候连吃饭喝水都忘了。他不但读书
-
勤学惜时的司马光
-
作者:
韵致 来源: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配合人教社教材)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时间 枕头 惜时 圆木 勤学 背诵 东西 读书 司马光 记忆力
-
描述:小时候,司马光在私塾里上学,他总认为自己不够聪明.因为老师讲完书上的东西,其他同学读了一会儿就能背诵,而他常常需要比别人多花两三倍的时间才能背诵.为了训练自己的记忆力,司马光经常一个人留在学堂里,认真朗读和背诵老师讲解的东西,直到读得滚瓜烂熟,合上书本,能背得一字不差,才肯罢休.
-
勤学惜时的司马光
-
作者:
韵致 来源: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配合人教社教材)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时间 枕头 惜时 勤学 圆木 老师 背诵 东西 司马光 记忆力
-
描述:小时候,司马光在私塾里上学,他总认为自己不够聪明.因为老师讲完书上的东西,其他同学读了一会儿就能背诵,而他常常需要比别人多花两三倍的时间才能背诵.为了训练自己的记忆力,司马光经常一个人留在学堂里,认真朗读和背诵老师讲解的东西,直到读得滚瓜烂熟,合上书本,能背得一字不差,才肯罢休.
-
司马光砸缸
-
作者:
王小明 李昕 来源:儿童音乐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名字 见义勇为 水缸 司马光 聪明 朋友 机智 儿童 音乐 石头
-
描述:司马光砸缸
-
司马光与梅尧臣交游考述
-
作者:
刘丽丽 来源:飞天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宋神宗 翰林学士 梅尧臣 欧阳修 王安石 司马光 交游考述 山西省 御史中丞
-
描述: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省)人。家居涑水乡,人称涑水先生,晚年自号迂叟。卒谥文正,追封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仁宗宝元元年(1038)进士,嘉祐六年(1061)迁起居
-
由“司马光砸缸”看逆推法
-
作者:
赵钦荣 来源: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七年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生植物 政治家 史学家 池塘 逆推法 比赛 司马光 解析 逆向思维 乒乓球
-
描述: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童年时期"砸缸救人"的故事,早已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他的独到之处就是非常善于变通当"从水缸里把人拉出来"(使人离开水)不能办到时,便立即想出"从水缸下部放
-
司马光因谗言得福
-
作者:
张爱国 来源:龙门阵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宋神宗 历史学家 北宋时期 熙宁 著名 皇帝 变法派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
描述:司马光(公元1019-1086年),北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散文家,在政治上反对王安石变法。熙宁三年(1070年)的一个早晨,司马光起床简单洗漱后,吩咐仆役备轿。他准备在早朝上做最后一次争取,希望皇
-
司马光,你干吗砸缸
-
作者:暂无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初中生 学生 容器 课堂 不重要 老师 问题 故事 司马光 黑板
-
描述:我在课堂上讲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然后让学生讨论。结果学生的问题差点让我郁闷死。第一个学生:"老师,什么是缸?"我晕!现在的初中生不知道什么是缸?我只好在黑板上画了个缸的形状,告诉他:"缸是一种常见的家用容器。"第二个学生:"哪儿买的缸?多少钱一个?"这个问题不重要,下一个!
-
准确站位 打造智慧光山
-
作者:
向正升 来源:人大建设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大代表 智慧 准确 光山县 人大常委会 站位 文化资源 司马光 净居寺 县政府
-
描述:光山古称"弦",春秋战国属楚;秦代辖于九江郡;王莽时废国立县,境内设光城、茹由、东安3县;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更光城为光山,始为光山县。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勤劳的光山人民在这块土地上演绎着智慧,创造着奇迹。定位"智慧之乡"控掘智慧之源千古光山,凝中原之神韵,承荆楚之雄风,自古文昌教盛,智慧多姿,素有"智慧之乡"之美誉。近年,光山县人大常委会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