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资治通鉴》带我玩穿越
-
作者:
崔晁睿 来源:课堂内外(小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爱里 我自己 科幻片 中才 《资治通鉴》 古装剧 历史书
-
描述:就在那一天,发生了神奇的事情……那天,我坐在书房里,抱着新买来的《资治通鉴》爱不释手。正当我如饥似渴地读着,突然一阵浓浓的睡意袭来……醒来的时候,已是下午时分。爸爸妈妈还没有回来,我可以趁机买点喜欢的零食。可我一出门便呆住了:小卖部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家酒肆、布料店还有当铺。街道两旁的街坊我也一个都认不出来,他们每个人都穿着古装剧里的服装,反倒是我身上的T恤和牛仔裤显得格格不入。路人看我的眼神就像是围观奇珍异兽一般,令我越发不自在,我赶紧躲回家。咦?我离开时明明合上的《资治通鉴》,不知被谁打开了。
-
司马光之忧
-
作者:
陈泰山 来源:共产党员(辽宁)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熙宁变法 道德楷模 堪称典范 星光璀璨 岁考 不抑兼并 《资治通鉴》 名臣 北宋王朝 答司马谏议书
-
描述:北宋一朝,名臣辈出,星光璀璨,司马光算是其中之一。他20岁考中进士,步入仕途,从政48年,官至宰相。司马光是儒学教化下的道德楷模,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堪称典范,受到当世及后人的景仰。有人说,司马光一生主要做了两件事,编著《资治通鉴》和反对王安石变法。
-
司马光的聚餐“八项规定”
-
作者:
晏建怀 来源:文史博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庶老 贤者 洛阳耆英会 文彦博 九老会 翰林侍读学士 请客吃饭 端明殿学士 《资治通鉴》 富弼
-
描述:北宋元丰五年(1082),宰相富弼退休后闲居洛阳,好友文彦博时任洛阳留守。一次,富弼向文彦博提议,由二人牵头,组织一些年龄相仿、资历相当、性情相投、口碑良好的“国老”(卿大夫退休)和“庶老”(一般官吏退休),仿唐代白居易“香山九老会”形式,置酒相乐,定期聚餐。他们按年龄为序,轮流做东,时人称之为“洛阳耆英会”。聚会确定了“老而贤者”12人。这12人中,官位最显为富弼和文彦博,均出任过宰相。
-
社稷之臣司马光
-
作者:
柳哲 来源:江淮法治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过人之处 谏议大夫 幼年时期 《资治通鉴》 大无畏精神 大宋 永兴军 倪端 哲宗 御史中丞
-
描述:司马光一生诚实,从不说谎,他说自己一生无过人之处,只是平生所作所为,皆无愧于心。司马光的沉着智慧,足智多谋,从幼年时期的砸缸故事就已初见倪端。他刻苦治学,编撰的《资治通鉴》流芳千古;他刚正不阿,直言敢谏的大无畏精神与光明磊落的高贵品格,注定他成为君王的主心骨,肩负“社稷之臣”的重任。司马光(1019—1086),字
-
临冢遥忆司马光
-
作者:
马力 来源:海内与海外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熙宁变法 晋南 坟寺 漏下 司马池 《资治通鉴》 司马温 元祐更化 司马旦 太史公
-
描述:我从芮城经由夏县去往阳城的那一天,逢着半晴半晦的天色。时节尚在初夏,晋南一带的热天竟极湿闷。一场大雨快要从天上漏下来,满心又尽是灰暗的情调。刚到埋着司马光的这片墓园,雨就从身后跟来了。坟茔的光景本就愁人,让雨这么一浇,愁便更深了。骤雨送过的凉意,叫我舒出一口气。这样的天气里游墓,倒
-
司马光训子:尚节俭 勿奢靡
-
作者:
鱼宏亮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北宋初期 封丘门 李沆 谨身节用 家范 历代政治家 《资治通鉴》 群牧判官 直道而行
-
描述: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一生勤奋,著作等身。其中有两部书影响深远。一部是《资治通鉴》,为历代政治家、军事家所必读。另一部就是《温公家范》,简称《家范》。司马光自己曾说,《家范》比《资治通鉴》更重要,因为“欲治国者,必先齐其家”。《家范》总结了历代家庭教育的经验,以总论“治家”的意义开篇,从祖、父、子、兄弟、叔侄等各个方面,为家
-
司马光给唐朝皇帝开治国药方
-
作者:
李晓巧 来源:文史博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徭赋 三年 军阀割据 贞元 一百五 体察民情 《资治通鉴》 市令司 名臣 唐朝皇帝
-
描述:唐朝经过安史之乱后,国家多难,到了唐德宗时期,外患频频,军阀割据,时不时还发生灾害饥荒,百姓过日子相当艰难。京畿一带经过了四年歉收之后,贞元三年(787)迎来了生机,“是岁最为丰稔”,一斗米的价格是一百五十钱,一斗粟价格是八十钱,粮食比往年便宜了
-
司马光——勤谏良策治黄河
-
作者:暂无 来源:河北水利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监 北流 治河 熙宁 中国历史 二股河 水利事业 《资治通鉴》 涑水 哲宗
-
描述:司马光(1019~1086年),陕州夏县人(今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费时19年,为其付出了大理心血。司马光也曾对水利事业作出过贡献,宋神宗年间他曾参与治河工作,提出了许多重要意见。熙宁元年(1068年)6月,北流黄河
-
“苏东坡之问”与司马光的困局
-
作者:
刘后滨 来源:文史天地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用人权 崔祐甫 任法 用人部门 《资治通鉴》 私试 人事变动 糊名 常衮 东坡居士
-
描述:苏轼(号东坡居士)以自拟策试考题的形式,提出了选官制度中如何做到人与法并重的问题,题为《私试策问·人与法并用》。概括说,就是选官用人过程中如何化解人情干扰与规则约束二者的矛盾,既要保证用人部门长官具有自主选官权,又要防止标准不统一和规则不严密而导致的恣擅与徇私。这个问题由来已久,然而苏轼概括得最为到位,故可称之为“苏东坡之问”。在苏轼的理解中,唐朝及以前的选官制度,既无礼部“糊名易书之法”,亦未有吏部“长守不
-
司马光:《家范》比《资治通鉴》更重要
-
作者:
刘绪义 来源:中国人大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女子无才便是德 《宋史》 个中原因 家范 风教 《资治通鉴》 妇人孺子 家礼 大宋 不知道
-
描述:司马光一生著述颇丰,收入《四库全书》的就有16种457卷。但多数人不知道,影响力大的除《资治通鉴》外,还有《家范》。世人大多知道《资治通鉴》,可知道《家范》的人就不多了。个中原因或许与人们热衷于政治而忽视了家庭这样一个大的社会背景是一致的。然而,司马光却认为,《家范》比《资治通鉴》更重要。《家范》是一部什么书?司马光为什么看重自己的《家范》胜过《资治通鉴》呢?顾名思义,“范”,就是轨范、风教。作为北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