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浅析《资治通鉴》之反奢倡俭思想
-
作者:
李科 贾凤姿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反奢倡俭 《资治通鉴》 司马光
-
描述:自古至今,反奢倡俭可谓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亦是统治者重要的政治经验。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也重点阐述了此种治国理念。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反奢倡俭思想,并说明了其价值作用。
-
《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学苑创造(B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精彩选读】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祖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学习起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
-
《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
作者:暂无 来源:学苑创造B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司马光主编,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这部巨著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编者希望此书能通过描述影响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史事、政策等来警示后人,宋神宗认为此书能“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为其定名为《资治通鉴》。其中的名篇有《赤壁之战》《祖逖闻鸡起舞》《孙权劝学》等,名句有“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材也,取其所长,用其所短”“才者,德之资也
-
《资治通鉴》中提示的大事及危机事件处置方略
-
作者:
逯萍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处置 危机
-
描述:《资治通鉴》中提示的处理大事方略有:不重谋而重"决断";不多听而疑;不重小节;"形"、"势"、"情"的配合;重"权变";重"几";重"时";决大事则示与众同;除恶务尽。《资治通鉴》中提示的处理危机方略有:重"势";兵战中虚实互用;临事重权变;广施方略,以观其变;在战争中,某种程度上主将决定成败;智、势互用;"先发"与"后发"的抉择;有备无患;不重古法而重"能断";重"机"与"变";勇气;利用人情;虑大不计小;善激;急难时主将应静以安众;善察情势以下决心。
-
浅谈《资治通鉴》中唐朝女性的军事战略
-
作者:
崔靖娟 来源:引文版(社会科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战略 唐朝 军事 女性
-
描述:《资治通鉴》中记载了很多女性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关于唐朝的有李商胡的母亲霍氏、窦建德的妻子曹氏、平阳公主、李谨行的妻子刘氏、常乐公主、赵国太夫人、克用妻刘氏等。从这些记载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唐朝女性的军事战略眼光,还看出了妇女在历史长河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
《资治通鉴释文》所见宋代四川方音声调特点
-
作者:
邓强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宋代 四川方音 声调 通鉴释文
-
描述:《资治通鉴释文》是宋代四川眉山人史炤所作的音义专书。该书音切中有一些属于中古不同声调之间的混注,亦不合于宋代通语,属于特例,它们反映出宋代四川方音平去相混、上去相混、平上相混的方音特点。这些异调相混的现象主要是上古方言中汉字声调的歧异读音在宋代四川方言中的遗存。
-
試論史學著述中的時序問題 主要以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爲例
-
作者:
趙冬梅 来源:中国文化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章疏 中書 資治通鑑 陳執中 殿中侍御史 向敏中 田况 太史公 嘉祐 御史中丞
-
描述:一“時序”問題的提出時序,即事件發生的時間順序,它客觀存在。在三維世界中,時間不可逆轉,客觀時序無法重現。史家在著述中呈現過去時梳理排比而成的事件順序,本文稱之爲“叙述時序”。叙述時序是主觀對客觀的認識,以合乎客觀爲最高追求。在歷史叙述中,時序是否合乎客觀真實,會直接影響到對事件走向和人物品格的判定。司馬遷很早就注意到,只有正確的“時序”才能導向真實的歷史叙述。《史記》卷六九《蘇秦列傳》“太史公曰”:“蘇
-
中央党校图书馆举行陈木香《资治通鉴书法卷》捐赠仪式暨座谈会
-
作者:暂无 来源:党政干部参考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图书馆领导 捐赠仪式 书法家 资治 中央党校图书馆 木香 座谈会 赠书仪式
-
描述:2015年1月16日上午,我国当代书法家陈木香先生《资治通鉴书法卷》赠书仪式暨座谈会在中央党校图书馆举行。图书馆领导与陈先生进行了亲切的座谈和交流,并现场授予陈先生捐赠纪念证;陈先生现场赠送
-
《资治通鉴》讲座 秦皇汉帝:霸道王道之兴衰(七)
-
作者:
张国刚 来源:月读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汉武帝治国理念与父祖辈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积极进取,而不是萧规曹随、黄老因循。这种进取精神,在处理匈奴问题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先秦以来,匈奴就是中原华夏政权的北边威胁。战国时期燕国有长城防御匈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为了对付匈奴,秦始皇修长城,蒙恬戍边塞,也都是为了抵御匈奴人的铁骑南下。刘邦即位初年,曾经试图用武力对抗匈奴,结果被匈奴人围困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附近),险些被擒。
-
音韵学在音义文献校勘中的作用——以《资治通鉴释文》为例
-
作者:
邓强 来源:古籍研究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今学者 《广韵》 韵字 他校 反切上字 反切下字 理校 音注 陈垣 秦纪
-
描述:中国的校勘学从建立起一直发展到今天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校勘学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它的校勘原则、方法、范围等等都相当明确、成熟和完善。校勘学的方法一直是倍受古今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论题。上世纪著名学者陈垣在《校勘学释例》一书中将校勘方法归纳为四种:本校、对校、他校和理校。前三种校勘方法是校勘实践中最为常用的方法。对于理校,学者们则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