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司马光砸的就是我
-
作者:
束韵哲 来源:天天爱学习(一年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小学生
-
描述:要问我是谁,我是一口缸。到底怎么了,都是因为司马光。对,因为他,举起石头砸了缸!
-
司马光警枕励志
-
作者:
孙元伟漫画工作室 来源:故事作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小学生
-
描述:【原文】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译文】立志最大的困难,不在于战胜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
-
司马光家书的启示
-
作者:
葛毓臣 来源:党员干部之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启示 俭约 侈靡 主要内容 美德 孔子 司马光 士志于道 北宋史学 生活作风
-
描述: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生活作风节俭朴素,"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却"不敢服垢弊以矫俗于名"。为了教戒儿子,使其认识崇尚俭约的重要,他以家书的形式写了一篇论俭节的文章,其主要内容是:不满当时侈靡陋习。他说,孔子曾说过"以约失之者鲜矣","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以俭约为美德,今人俭约反遭讥笑,实在要不得。他又说,近几年来,风俗颓败,讲排场,摆阔气,当差的士卒穿的衣服和士人差不多,下地的农夫竟穿着丝鞋。为了酬宾会友,"常数月营
-
走向圣坛的司马光
-
作者:
陈启文 来源:芙蓉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熙宁变法 司马池 庞籍 邵伯温 《资治通鉴》 元祐更化 《通志》 仁宗皇帝 群牧司判官 从这里开始
-
描述:穿行于一大片古老的建筑中,恍然已经穿越时空,走进了宋朝的一条老街。这是一条清晰的街道,一个确凿无疑的地址——光山县城正大街中段。若要寻觅司马光那远逝的身影,一切只能从这里开始,这是他的诞生地。在他诞生之前,光山县就叫光山县,如今还叫光山县,像这种历经千载而坐不改名的县份,在国中还不多见。中国人最不喜欢改弦更张
-
司马光不装土豪
-
作者:
李开周 来源:青年博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里面 晚年 宋朝 长诗 司马光 例子 朋友 饱食 打包带
-
描述:苏东坡写过一首长诗,里面有这么四句: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这四句诗写的是打包:朋友聚餐,酒足饭饱,还剩下一些饭菜,扔了可惜,有个哥们儿拾掇拾掇装起来,带回家给小孩吃:宋朝饭局上也有人打包吗?当然有,司马光就是一个例
-
赵普·司马光好学
-
作者:
吴应海 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A.赵普(节选)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B.司马光好学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
B.司马光好学
-
作者:暂无 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描述: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
司马光的人品和家风
-
作者:
王兆贵 来源:大阅读(高中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司马光的人品和家风
-
司马光的警枕
-
作者:
陈卓 来源: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配合人教社教材)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历史学家 政治家 北宋时期 主要成就 读书 司马光 光山县 记忆力 文学家
-
描述:司马光(1019年—1086年)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他出生于河南光山县,自幼聪明好学,机智过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流传至今.他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是主持编写了《资治通鉴》,全书关294卷,通贯古今.司马光从小读书刻苦勤奋,他觉得自己记忆力不行,于是就将课文多念多背,别人背两三遍,他要背五六遍.这样一来,时间就不够用了.放学后,他得挤出时间来读书,特别是晚上,他经常读得很晚.第二天还要早早起床,进行晨读.由于晚上睡得晚,他经常睡过头,耽误了早晨读书.他想让母亲来喊醒自
-
司马光的人品和家风
-
作者:暂无 来源:公关世界(上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司马光的人品和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