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资治通鉴》与人力资源管理——以司马光人才思想为透视点
-
作者:
庞淑艳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资治通鉴 中国古代人才思想 司马光
-
描述: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上。其实,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其思想精华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有些方面可以产生共鸣。北宋司马光所编写的《资治通鉴》中就包含了有关人才管理方面
-
两《唐书》与《资治通鉴》论「安史事件」
-
作者:
陈凯伦 来源:问学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马嵬 安史事件 唐史 唐书
-
描述:两《唐书》与《资治通鉴》论「安史事件」
-
汉武帝晚年政治取向与司马光的重构
-
作者:
辛德勇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汉武帝 重构 轮台诏 司马光 汉武故事
-
描述:日本学者市村瓒次郎在1930年代依据《资治通鉴》的记载提出,汉武帝晚年发布的"轮台诏",体现了其治国路线的转变,正是依赖这一转变,使得已经动荡的西汉王朝得以保全。其后,中国学者唐长孺述及相关问题,亦
-
司马光的人品和家风
-
作者:
王兆贵 来源:共产党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家风 洛阳 编修 地下室 巢居 写作 司马光 邵康节 宅第
-
描述:司马光生性不喜华靡,素以俭朴自守。在洛阳编修《资治通鉴》时,住在城郊西北一个小巷中,居所极为简陋,仅能挡风遮雨。夏天为避暑热,他请工匠挖地丈余,用砖砌成地下室,读书写作其间。大臣王拱辰当时亦居洛阳
-
司马光的人品和家风
-
作者:
王兆贵 来源:政工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家风 洛阳 编修 地下室 巢居 写作 司马光 邵康节 宅第
-
描述:司马光生性不喜华靡,素以俭朴自守。在洛阳编修《资治通鉴》时,住在城郊西北一个小巷中,居所极为简陋,仅能挡风遮雨。夏天为避暑热,他请工匠挖地丈余,用砖砌成地下室,读书写作其间。大臣王拱辰当时亦居洛阳
-
《资治通鉴》令毛泽东着迷
-
作者:
卢志丹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回忆 阅读 读破 王安石 毛泽东晚年 司马光 护士 十三年 搞政治
-
描述:毛泽东晚年曾对人讲,他将《资治通鉴》这部300多万字的史书读过"一十七遍"。这真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据毛泽东的护士孟锦云回忆,毛泽东的床头总是放着一部《资治通鉴》,这是一部被他读破了的书。有不少页都用透明胶贴住,这部书上不知留下了他多少次阅读的印迹。
-
《资治通鉴》:观照兴替之道的一面镜子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高一年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燕国 秦国 秦王 司马光 编年体史书 荆轲 民族关系 十三年 将军
-
描述:初识经典《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全书共294卷,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内容涵盖了上下十六
-
士为知己者死:读《资治通鉴》之一
-
作者:
韩毓海 来源:南风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中华书局 科举制度 阶级 士大夫 战国时代 社会主体 标志 公元前 陶希圣
-
描述:"士大夫"与士绝不相同,士大夫是科举制度的产物,士大夫阶级的出现,恰标志着"士"的消失与堕落。《资治通鉴》属于"硬书"之类,中华书局新版(2011版)便有20卷之巨,读完甚为不易,读罢能够读出头绪来
-
司马光的警枕
-
作者:
陈卓 来源: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配合人教社教材)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历史学家 政治家 北宋时期 主要成就 读书 司马光 光山县 记忆力 文学家
-
描述:了《资治通鉴》,全书关294卷,通贯古今.司马光从小读书刻苦勤奋,他觉得自己记忆力不行,于是就将课文多念多背,别人背两三遍,他要背五六遍.这样一来,时间就不够用了.放学后,他得挤出时间来读书,特别是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