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司马光为什么给范雎“差评”
-
作者:
殷啸虎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司马迁 战国时期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史学大师
-
描述:战国时期的舌辩之士中。真正能建立“不世之功”且善终的,大概只有范雎一人了。司马迁在《史记》中,不仅肯定范雎是贤者,而且说他“垂功于天下”。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却将范雎称为“倾危之士”。两位史学大师对范雎的评价,为什么截然不同呢?
-
司马光笔下的慕容熙
-
作者:
李炳连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十六国 东晋 《资治通鉴》 封建皇帝 司马光
-
描述: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中,写到东晋十六国时的后燕国主慕容熙,通过几件事把慕容熙这个封建皇帝的形象跃然纸上。
-
司马光没错,错的是我们
-
作者:暂无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司马光没错,错的是我们
-
司马光没错,错的是我们
-
作者:
姜鹏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治观念 《三国志》 中国传统文化 深层涵义 汉代儒学 天人三策 稽古 三家分晋 《资治通鉴》 君臣关系
-
描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资治通鉴》是一部重要著作,极具代表性。它篇幅巨大,从战国三家分晋开始,到宋代建立之前的陈桥兵变,有1300多年历史,共294卷篇幅。对于这样一部经典著作,如果只关注它的表面文字,不探究文字背后的深层涵义,哪怕读得滚瓜烂熟,也不见得会了解这部书。
-
司马光的“道德洁癖”也许并非好事
-
作者:暂无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司马光的“道德洁癖”也许并非好事
-
司马光的“道德洁癖”也许并非好事
-
作者:
赵冬梅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庆历新政 对症下药 道德 朝代更替 洁癖 化解矛盾 制度建设 司马光
-
描述:司马光所处的时代,矛盾重重,改革声浪高涨。如何化解矛盾,让本朝走出"朝代更替",是那个时代的精英念兹在兹、不敢稍有遗忘的大关怀。1043~1044年,在宋仁宗大力推动下,范仲淹、富弼主导了一系列以制度建设为核心的改革,史称"庆历新政"。这是一次最为"对症下药"的改革,它触动的是上层的利益。按通常说法,"庆历新政"以改革派被赶出朝廷而宣告失败。但细读历史,你会发现,结局
-
领袖们为何喜欢《资治通鉴》
-
作者:
姜鹏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回忆毛主席 容肇祖 《二十四史》 原典 前辈学者 刘恕 《资治通鉴》 道德说教 践行者 范祖禹
-
描述:《资治通鉴》的作者都不是虚伪的道德说教者,而是真正的道德践行者。唯其是践行者,他们讲述的为人处世的道理,才真正能引起人们的深思。毛泽东关心《资治通鉴》的整理毛主席很喜欢读《资治通鉴》。很多回忆毛主席的文字都谈到他反复、仔细地阅读这部著作,不少地方还提到,这部书他老人家一共读过17遍。我们今天能读到的最好的、最权威的《资治
-
《资治通鉴》令毛泽东着迷
-
作者:
卢志丹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回忆 阅读 读破 王安石 毛泽东晚年 司马光 护士 十三年 搞政治
-
描述:毛泽东晚年曾对人讲,他将《资治通鉴》这部300多万字的史书读过"一十七遍"。这真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据毛泽东的护士孟锦云回忆,毛泽东的床头总是放着一部《资治通鉴》,这是一部被他读破了的书。有不少页都用透明胶贴住,这部书上不知留下了他多少次阅读的印迹。
-
秦始皇为什么要杀吕不韦:读《资治通鉴》
-
作者:
韩毓海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治制度 秦始皇 王安石 《资治通鉴》 吕不韦 司马光
-
描述:秦始皇正是通过解决吕不韦集团的问题,塑造了中国基本的政治制度,这种抉择的裂度和思考的深度,并不是司马光这样一味与王安石对着干的书生所能体会万一的。《荀子》的疆国篇中,曾经借孙卿子与范雎的谈话这样总结说:秦自秦孝公以来,能坚定不移地贯彻商鞅路线,"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然而,此番千秋大业能够在一个叫嬴政的人手里最终完成,靠的却是另一个关键人物:吕不韦。
-
《资治通鉴》中的“三国名人”
-
作者:
锐园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孙权 三国演义 诸葛亮 曹操 皇帝 刘备集团 历史与现实 隆中对 周瑜
-
描述:《资治通鉴》不仅是一本要通读的书,更是一本要读通的书。不同的时期读,会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人读,会有不同的认知。该书作者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引领读者细读《资治通鉴》,你会发现,原来历史与现实如此之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