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毛泽东爱读《资治通鉴》
-
作者:
赵英秀 来源:党史博采(纪实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史学家 兴衰 历史地图 毛泽东 吴晗 司马光 编年体 北宋 周世宗
-
描述:《资治通鉴》系北宋大学者司马光及其助手,参考正史、野史300余种,呕心沥血,研末钩沉,历时19个春秋而完成的一部编年体的煌煌巨著。全书上起东周威烈王,下迄五代后周世宗,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蕴含了15个朝代的兴衰荣
-
如果销毁《资治通鉴》
-
作者:
思晨 来源:青春男女生(妙语)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生命 销毁 司马迁 史记 撰写 皇帝 司马光 人格魅力 中国史学
-
描述:中国人称《史记》与《资治通鉴》为史学双壁,此话可谓确论。司马迁以独特的才华和人格魅力使生命与《史记》共同获得了不朽,他为完成《史记》而忍受的磨难使后人对他充满了敬仰。然而《资治通鉴》所遭遇的磨难人们却知之不多。为这部书,司马光率人撰写了一十九年,并在很长
-
《资治通鉴》简论
-
作者:
苏仲翔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四库全书总目》 《通鉴》 通鉴纪事本末 《资治通鉴》 连叙 司马光 《汉纪》 范祖禹 史学
-
描述:第一部通史。一千年之后,司马光出,直承《左传》,效法《汉纪》,把起自战国、下讫五代的千三百六十二年(公元前403——公元959)间事,按年记载。总为《通鉴》一书,自说:“因丘明(左传作者)编年之体,仿荀
-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
作者:
杨渭生 来源: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评价 实事求是 史学家 神宗 历史人物 政治思想 具体分析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
描述: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刚直清正的政治家、杰出的史学家.他和他所主编的《资治通鉴》,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巨大的影响.然而,对其评价(尤其是对司马光这位历史人物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现在该是
-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
作者:
闻超 来源:肉品卫生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宋神宗 根本原则 初步形成 政治思想 引人注目的 政治主张 《资治通鉴》 司马光 集中力 公元前
-
描述:北宋人司马光(1019-1086年),始于仕途,维系礼教,从20岁-45岁这一时期,他的政治思想初步形成。他名分重礼教,以此做为理事行事的要本原则。 司马光一生著作甚丰,最引人注目的是《资治通鉴
-
关于《资治通鉴》
-
作者:
河砚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经济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宋神宗 史论 古代史 《资治通鉴》 司马光 编年体史书 “臣光曰” 史料 取材广博 周世宗
-
描述:关于《资治通鉴》
-
关于《资治通鉴》
-
作者:
朱宗尧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重大贡献 司马迁 巨著 五代 战国 司马光 编年史 范祖禹 编年体
-
描述:司马光(1019—1086),是继司马迁之后又一个终身修史而确有重大贡献的人。他以毕生的精力,完成了一部堪称通贯古今的编年体的空前巨著——_《资治通鉴》(后世简称为《通鉴》)。除此,还编著了与《通鉴》相辅而行的九部史书专集,其中《通鉴目录》(即今之提要)和《通鉴考异》,则
-
范祖禹与《资治通鉴》
-
作者:
周原孙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史料记载 史学家 治平 熙宁 通史 历史真实 司马光 范祖禹 编年体
-
描述:《资治通鉴》(以下简称《通鉴》),是中国史学史上一部著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全书共354卷,囊括上起战国,下迄五代的1362年的历史。《通鉴》包罗宏富,卷帙浩繁。它是由司马光主编,刘(分攵)、刘恕、范
-
刘恕与《资治通鉴》
-
作者:
刘洪元 来源:赣图通讯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历史学家 五代史 十国 编修 通史 司马光 范祖禹 编年史 编年体
-
描述:司马光的名字与《资治通鉴》一起,彪炳于史册。然而,这部规模宏伟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并非司马光一个人编成的,它是一部集体编写的著作。其主要协修的有当时第一流的历史学家刘恕、刘攽和范祖禹。诚如司马康所说:“此书成,盖得人焉。”《通鉴》的初稿,也就是各朝历史的丛目和长编
-
范祖禹与《资治通鉴》
-
作者:
施懿超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五代史 独立完成 熙宁 编修 助手 历史真实 司马光 范祖禹 史学界
-
描述:助手的分工问题关于《通鉴》编修诸助手的分工问题,史载分歧,对于范祖禹所参与的部分,历来也莫衷一是。事实上,范祖禹独立完成了唐三百年丛目及唐长编六百卷,而且还协助司马光在唐长编及刘恕所作五代史长编基础上粗删、细删,而成定稿《唐纪》八十卷,《五代纪》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