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资治通鉴》为何值得一读再读
-
作者:
刘江 来源:现代领导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学 得一 《通鉴》 政治文明 治国理政 《资治通鉴》 历史经验 史学领域
-
描述:《资治通鉴》可谓代表中国古代史学的最高成就,是认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经典读物。不过,《通鉴》又不同于一般的史籍,是一部以“资治”为目的,讲述治国理政之道,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的政治史典籍,其影响远远超出传统意义上的史学领域。
-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上)
-
作者:
张国刚 来源:紫光阁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顾颉刚 《通鉴》 读通鉴论 经世 《资治通鉴》 司马温 家国 千人 部大 修心
-
描述:曾国藩说:"窃以为先哲经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温公《资治通鉴》。"毛泽东说:中国有两部大书,一部是《史记》,一部是《资治通鉴》。修心之要有三:仁、明、武,治国之要有三:用人、信赏、必罚。司马光说这就是《资治通鉴》的精髓。我们读《资治通鉴》,就知道一个领导,像刘邦这样的才是高人,像项羽这样的不是高人,力拨山兮气盖世,喑恶叱咤,千人皆废,这不是本事,这是匹夫之勇。
-
《资治通鉴》简论
-
作者:
苏仲翔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四库全书总目》 《通鉴》 通鉴纪事本末 《资治通鉴》 连叙 司马光 《汉纪》 范祖禹 史学
-
描述:中国史家,习称前后两司马。司马迁网罗文献,继承家学,是非当世得失之林,批判地总结古史,写成《史记》一书,自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为历代正史创立了“纪传表志”的体例,成为中国第一部通史。一千年之后,司马光出,直承《左传》,效法《汉纪》,把起自战国、下讫五代的千三百六十二年(公元前403——公元959)间事,按年记载。总为《通鉴》一书,自说:“因丘明(左传作者)编年之体,仿荀悦(汉纪作者)简要之文”。编年而兼通史,消纳《十七史》于一编,比之司马迁又开拓了史学的新局面。所以两司马在史学方
-
毛泽东谈《资治通鉴》
-
作者:
李树柯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通鉴》 中国古代 学而知之 《左传》 毛泽东 王安石 《资治通鉴》 司马光 提出反对意见
-
描述:毛泽东生前,有一段时间,读《资治通鉴》真是入了迷,他一读就是半天,累了,翻个身,又是好几个小时,这样持续了好长时间。一天,毛泽东指着桌子上放着的那部《资治通鉴》笑着对身边工作人员孟锦云说:“你知道这部书我读了多少遍?17遍。每读一遍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噢。恐怕现在是最后一遍了,不是不想读,而是没有时间了。”话里充满了惋惜和遗憾,他却没有丝毫的消沉与感伤。
-
《资治通鉴》胡注补释一则
-
作者:
姚宏杰 来源:文献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御医 《通鉴》 门下省 天监 补释 《资治通鉴》 肃宗 梁武帝
-
描述:《资治通鉴》卷147梁武帝天监七年(508):三月,戊子,魏皇子昌卒,侍御师王显失于疗治,时人皆以为承高肇之意也。胡注云:医师侍御左右,因以名官。后魏之制,太医令属太常,掌医药;而门下省别有尚药局侍御师,盖今之御医也。此
-
毛泽东评点《资治通鉴》
-
作者:暂无 来源:湖南党史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通鉴》 司马迁 政见不同 经验教训 毛泽东 王安石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动摇不定的人
-
描述:毛泽东评点《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我国北宋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毛泽东十分喜爱这部书。他的藏书中既有《通鉴》的线装本,也有标点平装本。出差视察随身携带《通鉴》,休息睡觉时床头放着《通鉴》,这是一部被他读"破"了的书,其...
-
《资治通鉴》标点献疑
-
作者:
邱进之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通鉴》 咸阳市 《汉书·刑法志》 《资治通鉴》 断句标点 南海 古籍整理 鸟兽散 具五刑
-
描述:《资治通鉴》标点献疑邱进之"标点资治通鉴小组"点校本《资治通鉴》(中华书局出版)是建国以来古籍整理的一大成果,造福当代,泽及后世,其功甚伟;惜乎其中旬读,还存在若干值得商榷之处。本文拟拈举数则,就正于方家。1.秦纪三·二世皇帝二年:"李斯闻之,因上书...
-
读破《资治通鉴》的毛泽东
-
作者:暂无 来源:广西地方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通鉴》 政见不同 中国古代 批判分析 毛泽东 读破 王安石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千秋功罪
-
描述:读破《资治通鉴》的毛泽东毛泽东的床头总放着一部《资治通鉴》,这是一部被他读破了的书。有不少页都用透明胶贴住,这部书上不知留下了他多少阅读的印迹。他一读就是半天,累了,翻个身,又是好几个小时.有一天,毛泽东吃过午饭,坐在大厅里的沙发上,神态很悠闲.看来...
-
《续资治通鉴长编》并非谦称
-
作者:
李裕民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通鉴》 史学家 《续资治通鉴》 李焘 《资治通鉴》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续资治通鉴长编》 司马光 辨伪求真 史料价值
-
描述:《续资治通鉴长编》并非谦称李裕民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是继司马光《资治通鉴》而作的北宋九朝编年史,为什么不称《续资治通鉴》而加“长编”二字呢?南宋著名史学家李心传说:“其书仿司马氏《通鉴》踵为之,然文简(李焘谥号)谦不敢名《续通鉴》,故但谓之《续长...
-
读《资治通鉴疑年录》
-
作者:暂无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通鉴》 干支纪日 汉书·五行志 学术发展 学术精神 考据学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元纪》 侯外庐
-
描述:读《资治通鉴疑年录》王子今《资治通鉴》是我国编年史中时代跨度最大的一部巨著,久已被公认为不朽之作。《资治通鉴》问世之后,历代学者或注、或补、或续、或校,世代相继,形成了一门“通鉴学”。近一千年来,研究者除了肯定、赞扬、学习、继承《资治通鉴》这部书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