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资治通鉴》中的齐家之道
-
作者:
姜鹏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颜真卿像从《颜氏家训·勉学篇》说起在切入正题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两篇中国古代非常有名的家训。第一篇是《颜氏家训》,作者是南北朝著名学者颜之推。今天我讲的是其中的《勉学篇》。儒家文化为什么重视家庭?孝最基本的含义是什么?我认为,我们要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理解传统的孝伦理。中国人是非常重传承的,希望家族通过子
-
明赵府本《资治通鉴纲目》
-
作者:暂无 来源:泰州晚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明嘉靖赵府居敬堂刊《资治通鉴纲目》刊头题字:姜开网姚晟藩府本是明代刻本的一个特殊类别,兼具官刻和家刻两种性质。藩府财力雄厚,藏书丰富,所刻书籍底本上乘,校勘有凭,镌刻精良,纸墨俱佳,历来为版本学家所称善。嘉靖一朝为明代刻书高峰,精刻白棉本向来受到藏书家珍视。昔邓邦述以“百靖斋”自诩,吴梅自题书斋为“
-
10 句话读懂《资治通鉴》(六)
-
作者:暂无 来源:生活晚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之怨也,吾既无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译文】:贤能的人,如果财产太多,就会磨损他们的志气,愚蠢的人,如果财产太多,就会增加他们的过错。况且富有的人,往往会成为众人怨恨的目标,我既然没有教化子孙的才能,也不愿增加他们的过错而落下怨恨。(待续)
-
《资治通鉴》为何值得一读再读?
-
作者:暂无 来源:马鞍山日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刘江《资治通鉴》可谓代表中国古代史学的最高成就,是认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经典读物。不过,《通鉴》又不同于一般的史籍,是一部以“资治”为目的,讲述治国理政之道,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的政治史典籍,其影响远远超出传统意义上的史学领域。司马光生前曾多次为皇帝讲读《通鉴》;从北宋到清朝,《通鉴》一直是帝王经筵上
-
《资治通鉴》里为何没有李白
-
作者:暂无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人们都知道《资治通鉴》这部长达二百九十四卷、约三百万字的煌煌巨著,不过,通读后就会发现,许多我们熟知的名人并没有记载,比如李白、屈原等,杜甫的名字也仅被提到了一次,但那还是他的名句“出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原来,《资治通鉴》所记述的历史时段上起春秋战国之际,下至宋代建立以前,纵横一千四百余
-
要求演员看《资治通鉴》
-
作者:暂无 来源:牛城晚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老艺术家苏民8月28日凌晨在家中安详过世,享年90岁。与他合作过《蔡文姬》《李白》等多部话剧的唐烨导演回忆道:“苏民老师是一个很亲切,对晚辈很爱护,有着老一辈艺人那种认真劲儿的老师,但是又不会让你有距离感,他对我们就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苏民老师工作上很严谨,在他当导演的时候,会因为
-
十句话读懂《资治通鉴》(五)
-
作者:暂无 来源:生活晚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诎,是之谓大丈夫。【译文】君子处世堂堂正正,行天下之正道,得志便带领百姓,同行正道;不得志便洁身自好,独行正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才能算得上是大丈夫。(李芸荐)(待续)
-
《资治通鉴》中的“齐家”之道
-
作者:暂无 来源:解放日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何筱妹摄《德政之要》姜鹏著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传统经典《资治通鉴》,不仅是史学巨著,也是鲜活的政治读本。作为深刻解读《资治通鉴》的通俗读物《德政之要》,像一座跨越古今的桥梁,让当代人在轻松阅读中,了解历史的兴衰成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近日,《德政之要》作者姜鹏做客第二期上观读书会,与读者分享了他关于
-
《资治通鉴》为何值得一读再读
-
作者:暂无 来源:吉林工人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资治通鉴》代表着中国古代史学的最高成就,是认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经典读物。不过,《通鉴》又不同于一般的史籍,是一部讲述治国理政之道,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的政治史典籍,其影响远远超出传统意义上的史学领域。司马光生前曾多次为皇帝讲读《通鉴》;从北宋到清朝,《通鉴》一直是帝王经筵上经常使用的历史教材。时至
-
丁万明登上百家讲坛 评说《资治通鉴》
-
作者:暂无 来源:张家口晚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记者冀泽民通讯员石丽琴郝金莲核心提示5月16日,中央电视台著名文化栏目《百家讲坛》迎来了一位新的主讲人―――河北省委党校的中青年学者丁万明,他的《评说》系列节目之第一部20集开始连续播出。丁万明通过对一位位历史人物是非成败的评说,不仅让久远的浩瀚历史鲜活地呈现在受众面前,而且使那些逝去千年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