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司马光敬书若神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石油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司马光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不仅藏书,还敬书若神。他独乐园中的读书堂中,藏有文史类书籍1万多册。他每天早晨常常阅读的书,虽然读了几十年,看上去都新得像是从没用手摸过一样。司马光读书之前,先要把几案擦干净,在桌子上铺上一块布,然后端坐着看。他坐累了,想起来活动活动的时候,就把书放在事先准备好的一块方
-
忠清粹德司马光
-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农民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司马光画像司马光著《资治通鉴》塑像司马光墓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
-
司马光不可能砸缸?
-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信息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近日,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赵冬梅做客山东卫视《我是先生》,为观众上了一堂简短的历史课。节目中,谈及“司马光砸缸”是否是历史事实,赵冬梅与收藏专家马未都观点不同,引发热议。在当天的节目中,马未都抛出一个问题:司马光砸缸是不是历史真实?如果是历史真实,那么,司马光是用什么砸的缸,是石头吗,为什么不是锄头?
-
读司马光之《训俭示康》
-
作者:暂无 来源:大江晚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读苏东坡,而想到王安石,便翻了翻临川先生《答司马谏议书》,记起了与之同年西归的政敌司马光,也便将君实先生的《训俭示康》重新又读了一遍。国人皆知的“王安石变法”终以王安石的失败而告终,66岁的王安石死在江宁的半山园。司马光一声轻叹,除了建议“朝廷宜优加厚礼”之外,仍然斥变法派一律为“谗佞”,一个也不饶
-
明山宾卖牛与司马光卖马
-
作者:
王东峰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读苏东坡,而想到王安石,便翻了翻临川先生《答司马谏议书》,记起了与之同年西归的政敌司马光,也便将君实先生的《训俭示康》重新又读了一遍。国人皆知的“王安石变法”终以王安石的失败而告终,66岁的王安石死在江宁的半山园。司马光一声轻叹,除了建议“朝廷宜优加厚礼”之外,仍然斥变法派一律为“谗佞”,一个也不饶
-
从“司马光砸缸”谈QC创新
-
作者:
陈兵来 来源:东方烟草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水中救人,无非让人离开水或让水离开人两种方法。通常人们想到的是前者,而“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创新采用逆向思维会更有效。QC小组在进行攻关时,常常会遇到诸多问题,而QC小组成员要想创新攻关,首先必须努力克服以下障碍:一是能力的障碍。缺乏发现问题的能力,发现不了问题,或是发现了问题但却找不出
-
且看司马光的俭素为美
-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日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司马光的《训俭示康》,我上中学时就从课文中学过了。它是司马光写给儿子司马康的一篇家训。当初老师是以“俭可传家”的古训教我们的。如今重读,我有了新的感悟,从中读出了司马光在北宋奢靡成风的世俗面前不媚俗、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道德操守。司马光作为史学家,成就辉煌,名震遐迩;作为政治家,官至宰辅,权倾一朝
-
司马光、欧阳修竟然都是近视眼
-
作者:暂无 来源:南京晨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资料图片学习任务重、电子产品玩得多、外出锻炼少,很多中小学生都早早地戴上了眼镜,似乎眼镜和近视眼成了现在的产物,有人不禁要问,在古代也有近视眼吗?在6月29日举办的南京科协大讲堂上,主讲专家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主任夏承志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司马光、欧阳修和纪晓岚都近视“虽然古人没有电视,没有电脑,
-
司马光、欧阳修和纪晓岚都是近视眼?
-
作者:
杨璞 来源:金陵晚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金陵晚报记者苏丽萍学习任务重、电子产品玩得多、外出锻炼少,很多中小学生都早早地戴上了眼镜,那么在古代也有近视眼么?在6月29日举办的南京科协大讲堂上,主讲专家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主任夏承志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司马光、欧阳修和纪晓岚都是近视眼“虽然古人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手机,但是古代有近视眼的
-
饭局结束 司马光“打包”回府
-
作者:暂无 来源:河北科技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苏东坡写过一首长诗,里面有这么四句:“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这四句诗写的是打包:朋友聚餐,酒足饭饱,还剩下一些饭菜,扔了可惜,有个哥们儿拾掇拾掇装起来,带回家给小孩吃。宋朝饭局上也有人打包吗?当然有,司马光就是一个例子。司马光晚年在洛阳定居,请朋友们吃饭,酒不过三巡,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