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司马迁和司马光思想之异同
-
作者:
百宁 来源: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史学思想 司马迁 民族观 司马光
-
描述:司马迁和司马光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们的政治思想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中占有重大比重。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同为史学著作,二者相比较在民族观、选贤任能等方面有许多想通的思想。本文拟从两部著作的相关部分对司马迁和司马光的政治思想方面作对比进行探究。
-
《资治通鉴》编修中的文献研究
-
作者:
王酉梅 来源:河南图书馆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司马迁 编修 《资治通鉴》 文献
-
描述: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一部具有重大价值的史著,它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要求,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从历史文献的搜集、管理、研究和利用方面对这部史著的编撰过程进行了研究和探析。
-
司马光为什么给范雎“差评”
-
作者:
殷啸虎 来源: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司马迁 战国时期 《资治通鉴》 司马光
-
描述:战国时期的舌辩之士中,真正能建立“不世之功”且善终的,大概只有范雎一人了。司马迁在《史记》中,不仅肯定范雎是贤者,而且说他“垂功于天下”。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却将范雎称为“倾危之士”。两位史学
-
司马迁和司马光关于商鞅论述的比较研究--从史学取舍角度浅析商鞅变法
-
作者:
薛梦缘 来源:黑龙江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史学取舍 比较 司马迁 商鞅变法 司马光
-
描述:对于商鞅变法,《史记·商君列传》和《资治通鉴·卷二》都做了很清晰的记叙,但由于种种原因,两位史学家对商鞅变法全部过程的记录有各自的取舍之处。本文试图通过对比司马迁和司马光在史书中对商鞅早年经历、商鞅变法内容与评价的描述来浅析商鞅变法。
-
不是司马迁,亦非司马光
-
作者:
黄金许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司马迁 《散文选刊》 2009年 司马光 《成长的烦恼》
-
描述:《散文选刊》(上半月)2009年第2期刊登了《成长的烦恼》一文。其中引用了一些古语、时谚。笔者发现一处张冠李戴的差错。文中说:
-
司马光给范雎“差评”
-
作者:
殷啸虎 来源:党员生活(湖北)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司马迁 战国时期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史学大师
-
描述:战国时期的舌辩之士中,真正能建立“不世之功”且善终的,大概只有范雎一人了。司马迁在《史记》中,不仅肯定范雎是贤者,而且说他“垂功于天下”。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却将范雎称为“倾危之士”。两位史学大师对范雎的评价,为什么截然不同呢?
-
司马光为什么给范雎“差评”
-
作者:
殷啸虎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司马迁 战国时期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史学大师
-
描述:战国时期的舌辩之士中。真正能建立“不世之功”且善终的,大概只有范雎一人了。司马迁在《史记》中,不仅肯定范雎是贤者,而且说他“垂功于天下”。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却将范雎称为“倾危之士”。两位史学大师对范雎的评价,为什么截然不同呢?
-
读史·资治通鉴
-
作者:
黄济 来源:中国教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司马迁 上将 资治 读史 纪传体 司马光 中国史书
-
描述:中国史书两司马(司马迁和司马光):司马迁(前145—前86年)首创纪传体的《史记》,司马光(1019—1086年)又在纪传体的基础上将编年体形成为完整
-
如果销毁《资治通鉴》
-
作者:
思晨 来源:青春男女生(妙语)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生命 销毁 司马迁 史记 撰写 皇帝 司马光 人格魅力 中国史学
-
描述:中国人称《史记》与《资治通鉴》为史学双壁,此话可谓确论。司马迁以独特的才华和人格魅力使生命与《史记》共同获得了不朽,他为完成《史记》而忍受的磨难使后人对他充满了敬仰。然而《资治通鉴》所遭遇的磨难人们却知之不多。为这部书,司马光率人撰写了一十九年,并在很长
-
关于《资治通鉴》
-
作者:
朱宗尧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重大贡献 司马迁 巨著 五代 战国 司马光 编年史 范祖禹 编年体
-
描述:司马光(1019—1086),是继司马迁之后又一个终身修史而确有重大贡献的人。他以毕生的精力,完成了一部堪称通贯古今的编年体的空前巨著——_《资治通鉴》(后世简称为《通鉴》)。除此,还编著了与《通鉴》相辅而行的九部史书专集,其中《通鉴目录》(即今之提要)和《通鉴考异》,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