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临冢遥忆司马光
作者:    来源:文艺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我从芮城经由夏县去往阳城的那一天,逢着半晴半晦的天色。时节尚在初夏,晋南一带的热天竟极湿闷。一场大雨快要从天上漏下来,满心又尽是灰暗的情调。刚到埋着司马光的这片墓园,雨就从身后跟来了。坟茔的光景本就愁人,让雨这么一浇,愁便更深了。骤雨送过的凉意,叫我舒出一口气。这样的天气里游墓,倒也别有意味。我在暗
砸光的司马光、醉酒的欧阳修是如何为考生名额分配吵到天翻地覆的?
作者: 马格北  来源:先驱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一北宋年间,两位我们熟知的大臣,吵了天翻地覆的一架。一位是砸光的司马光,一位是醉酒的欧阳修。他们吵架的话题,是关于高考名额分配的问题。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司马光是北方人,来自山西。欧阳修是南方人,来自江西。二自从唐代恢复科举这个高考制度之后,一直是北方考生占据绝对优势。而来自京城的本地考生,更是占了大
司马光是否砸过缸?
作者: 马朝兰  来源:闽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第一次去乡村中学支教,心里有些紧张,实在不知道该给那些孩子们说点什么。说太高深的,他们听不懂,算白来一趟。说太肤浅的,又不能达到教育和启蒙的目的。于是,我想来想去,决定给他们讲一个关于机智勇敢的故事――《司马光砸缸》。自我介绍完毕之后,我便开始了我的课堂内容:“司马光九岁那年,和一群朋友在院子里玩耍
《资治通鉴》
作者: 何方 马洪涛  来源:重庆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书名:资治通鉴作者:(宋)司马光编著在这部巨著中,作者运用敏锐深刻的观察力和匠心独具的艺术手法,不仅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而且成功地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这是一部集体编写的历史巨著,主编是司马光,协修是刘恕、刘攽和范祖禹,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担任检阅文字的工作。司马光原欲
历史科学与小说艺术的美妙结合
作者: 马振方  来源:中国艺术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历史科学  姚雪垠  辩证唯物史观  《曾国藩》  漫评  彭玉麟  司马光  小说艺术  作品  历史小说 
描述:首届姚雪垠历史小说奖已于日前颁奖落幕。 这里谈谈对其中几部作品的阅读感受。$$ 唐浩明的《曾国藩》,是继《李自成》之后又 一部历史小说杰作。其成就所在首先是它极强的 似史性。只要你对其中人物的历史状况有所了 解──近乎真实的了解,你就会觉得,它写的曾国 藩俨然就是你心中的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曾
全文:

首届姚雪垠历史小说奖已于日前颁奖落幕。 这里谈谈对其中几部作品的阅读感受。$$ 唐浩明的《曾国藩》,是继《李自成》之后又 一部历史小说杰作。其成就所在首先是它极强的 似史性。只要你对其中人物的历史状况有所了 解──近乎真实的了解,你就会觉得,它写的曾国 藩俨然就是你心中的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曾 国荃也甚似你心中的左宗棠、彭玉麟和曾国荃。尽 管那是作者用想象创造的小说人物,与实际历史 人物不可能没有距离,但读者还是觉得如此真实, 亲切,而感觉不到明显的距离,且有泰纳对巴尔扎 克的人物那种感觉:“比真的面貌还要有神气,有 活力,有生气。”这是当代历史小说创作的一大成 功。当然,这种感觉上的“是”或“似”,首先属于 人物的精神,但又不只是精神。因为历史小说是以 形写神的拟实小说,是通过人的言行(即所谓 “形”)张显“神”的,言行不像,人物就不可能神 气十足。有人对历史小说的似史性不屑一顾,我却 把它看得很重。我们为什么要写历史小说?不就是 要创造历史人物的某种精神美感(在美学意义上 丑也是美)吗?不就是要用历史人物的某种事迹 与精神激励、警示、陶冶今人和后人吗?所写的人 物不像那位古人,不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那位古人 的精神风貌,就无法达到严肃历史小说的创作目 的。又考,今之历史小说形态远非古代小说的故事 形态。故事形态的历史小说可将粗略的历史事件 略做改造,使其具象化、故事化即能告成,人物基 本保持史书的原貌(如《东周列国志》等);今之 历史小说基本属于生活形态,史料只是提供人物 的大致轮廓和故事架构,具体生活内容多赖作者 的大量生发和虚构,用这样的小说形态达到与历 史人物的高度相似绝非易事,需要对人物精神与 事迹的深透了解和很高的艺术创造功夫,曾国藩 形象的极强似史性显示的正是作者这两个方面的 深厚功力。在笔者阅读的近年长篇历史小说中,具 有这种功力的作品不是很多,而是甚少,堪称历史 小说的凤毛麟角。$$ 曾国藩集“大儒”、“中兴第一名臣”与“曾剃 头”、“刽子手”于一身,合诚信与虚伪于一体,是 个最难评判与把握的表现对象。作品既有力地写 出他作为一代鸿儒的丰富学识、为君国忘身的担 当精神及其多种思想、品格、作风的美点,又毫不 含糊地展示其自食投降不杀的承诺并用极残酷手 段杀害大批太平军战俘,以及“宁愿错杀一百个秀 才,也不放过一个”他所谓的“衣冠败类”等的血 腥暴行。作者睁大眼睛看历史,看曾国藩,顺应史 料的烛照和导引,美其美而丑其丑,创造一个既合 于历史又超越历史的蕴意丰厚的艺术典型。这是 辩证唯物史观在历史小说创作中的一次胜利。$$ 《梦断关河》作者凌力是清史学者,也是新 时期历史小说的重要作家。她曾以《少年天子》 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在其前后还向读者捧出 多部各有特色的历史小说。但与这一家族的众多 作品一样,都以史有所载的真实历史人物为主人 公。而《梦断关河》别开生面,蹊径独辟,主人公 是虚拟的梨园世家两代人,反映的却是成为中国 古代与近代历史转折点的中英鸦片战争。这不同 于以往同类题材作品,只将镜头对着庙堂君臣、 封疆大吏和主要战斗场面,而是从平民百姓的遭 际和视觉透视鸦片的危害,战争的灾难,英烈的 奋斗、牺牲,官场的腐朽、窳败,国家的羼弱和危 机。但这在结构上难度很大,作者选取梨园世家 为作品的主线是深具匠心的。七八个成员七零八 落,构成多条连结鸦片战争重要环节的纽带和关 系网,既将一幅幅真实的历史画面摄入镜头,造 成浓重的时代氛围,又着重显出这场战争加给战 区中国百姓的深重苦 难和受难人民的抗争 精神。这就是这部历史 小说精巧的艺术结构, 也是凌力为历史小说创作提供的一种新鲜经验。$$ 颜廷瑞的《汴京风骚》,写北宋神宗至哲宗 年间围绕王安石变法的政治斗争,主人公是王安 石、苏轼和司马光。作品的主要成就是将在变法 中处于不同对立面的三个主人公都写成相当正 面的人物形象。这就脱出单从某一种政治立场看 待与评判人物的简单化模式,而从各人的实际出 发,多角度、多侧面写出其人精神和人格的力量。 他们同殿为臣,又是文友,王安石与司马光本来 就交谊“素厚”,虽对变法各持己见,却又相互真 诚地关心,都是光明正大的立朝君子,迥异于借 变法之故相互倾轧的结党营私之辈。作品在变法 前前后后的风波中充分写出当时文坛三杰人格 力量的光辉,至今犹能启迪后人。其中司马光前 面反对变法的力度似嫌不足,好像只是反对变法 之弊,这就与他再度执政后全面罢除新法的“革 故”形象不甚统一。$$ 《汴京风骚》在艺术上的另一特色是对戏剧 分场写法的应用。其各卷每一篇之前都以黑体字 提纲挚领,标明时间和地点,如同剧本每场前的 提示文字。这不只是形式,而是让作品较少过渡 的叙述,每篇都集中展开具体场景的铺陈描写, 不仅适应三个人物天各一方情况下的分头表现, 也使全书很像在读者面前呈现数十幕剧,大大强 化了作品的形象性程度。作品的三个主人公形象 都颇丰满,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这种戏剧化的方 法和结构。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结尾,写到颇有 余味的“元佑奸党碑”处本当煞住,加写半篇数 十年后的北宋覆亡,给人以蛇足之感。

是人无才不行,有才不是人更不行
作者: 马世永  来源:咸宁日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劳动者  生产力  与时俱进  辞海  性格  《资治通鉴》  司马光  人才价值  品德  人格力量 
描述:人才,通常指德才兼备的人。《资治通鉴》 的主编司马光论德才:“德者,人之帅也,才 者,德之资也”。在人才价值的构成中,德处于 首位,作为人,首要是做人,老老实实做人,清 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人,这样的人,才有 着巨大的人格力量。$$ 是人无才不行。才,从广义上讲,指掌握 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有一定
全文:

人才,通常指德才兼备的人。《资治通鉴》 的主编司马光论德才:“德者,人之帅也,才 者,德之资也”。在人才价值的构成中,德处于 首位,作为人,首要是做人,老老实实做人,清 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人,这样的人,才有 着巨大的人格力量。$$ 是人无才不行。才,从广义上讲,指掌握 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有一定才华的人。没有 才只能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而不能成为先 进的生产力。辞海中解释人是“能制造工具并 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人不能只 停留在高级动物上,而要充实自己的才能,使 思想、理论、文化、心理、技能得到提高,从而 做到与时俱进,成为对社会有作为的人。$$ 有才不是人更不行。这种人被人们称为 “缺德”的人。一个品德好的人,有才华对社会 的贡献就大,一个品德不好的人,才华越显 著,对社会的破坏性就越大。人们最害怕的就 是那些品行不正的人。$$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各有所长 也各有所短,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并不是没 有缺点,求全责备,也很难选出德才兼备的 人。但是我们所说的缺点,只是性格上的差 异,方法上的不足,如有的过于自信、骄傲,有 的过于主观、武断,这与品德上的差异是有区 别的。$$ 还是那句话:人才,人才,既要是人又要 有才,人才不能分离。是人无才不行,有才不 是人更不行。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想象力的尝试
作者: 马永刚  来源:青海科技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大象  乌鸦喝水  启发引导  语文教学  发展学生  培养想象力  阶段培养  教学中  《司马光》  水位升高 
描述: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 力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在此谈谈自己在平时工作 中总结出来的几点拙见。$$ 比如我在讲“乌鸦喝水”一文时,想办法往加 了水的瓶子里装石子,使瓶子里的水位升高,让 学生直观了解乌鸦是如何喝上水的。讲完课后, 就启发学生:“乌鸦是聪明的,我相信同学们比乌 鸦更聪明,会想
全文: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 力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在此谈谈自己在平时工作 中总结出来的几点拙见。$$ 比如我在讲“乌鸦喝水”一文时,想办法往加 了水的瓶子里装石子,使瓶子里的水位升高,让 学生直观了解乌鸦是如何喝上水的。讲完课后, 就启发学生:“乌鸦是聪明的,我相信同学们比乌 鸦更聪明,会想出比乌鸦更好的办法,假如你是 这只乌鸦的话,会想出什么办法喝瓶中的水呢?” 给学生创设想象的情景后,可让学生分组讨论, 遇到困难教师可启发引导。这时,有的学生说: “老师,假如我是这只乌鸦,就飞到麦地里,找根 麦秆,咬断麦秆的两端,做成吸管,然后把瓶子里 的水吸出来喝。搬石子一来会弄脏水,二来太麻 烦。”还有学生说:“我是这只乌鸦,就拿一根喝饮 料的吸管来喝。”至于能否找到麦秆吸管,教师不 必要求。只要他们能大胆地去想,就是好事。$$ 在教“称象”一文时,我对学生讲:课文中曹 冲是这样想的,先把大象赶到船上,在水面与船 舷相接的地方,刻个记号,然后把大象赶下来,往 船上装石头,水面升到记号处再把船上的石头卸 下来,称出石头的重量就等于大象的重要。总结 课文之后,我这样启发学生:“假如你是曹冲,有 比他更好的办法吗?”这样就能促使学生积极主 动地去动脑筋思考,教师可进行启发,引导。学生 思考后回答:“假如我是曹冲,把大象赶下船之 后,把石头替换成人,叫身旁的那些大臣们走上 船,船下沉到刻有记号的地方,再叫这些大臣们 走下船,分别称出他们的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 的重量,免得把石头搬上去又搬下来,多麻烦。”$$ 另外在教《司马光》一文时,经过我启发后, 学生的想象力更是得到了充分发挥。有的说:“假 如我是司马光,会把小伙伴们召集起来,一起把 缸掀翻,倒出水救出小孩。”还有的说:“我找根长 棒子,和小伙伴们一起爬到假山上,把棒子伸进 缸里,和小伙伴们一起把落水儿童拉上来。”$$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当中,培养学生想象 力的方法很多,只要善于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 主观能动性,就能拓展他们的想象力。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