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借鉴《资治通鉴》编好地方志
作者:张嘉恩  日期:1986-01-01 来源 :玉溪方志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借鉴《资治通鉴》编好地方志
《资治通鉴》胡注纠谬一则
作者:冯贤亮  日期:2000-01-01 来源 :历史地理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资治通鉴》胡注纠谬一则
读《资治通鉴译注》(战争卷)
作者:蓝天海  日期:1988-01-01 来源 :史学史研究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资治通鉴 南齐书 旧唐书 史书体例 七国之乱 主要表现 司马光 战争 我国古代 史家 
描述:我国古代史家素重文笔,曾巩在《南齐书目录序》中说,史书应做到“其明必足以周万事之理,其道必足以适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难知之意,其文必足以发难显之情。”把史书的“文”,与“明”、“道”、“智”相并列,意即文笔与观点、内容、编纂等等,都是有着同样重要的。刘知几说史有三长。他所说的“才”,与文笔也有很大的关系。章学诚在《史德》篇中,也说“非才无以善其文”,明确指出了文笔生动与否乃是表现史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史书的文笔,主要表现在写入能否使读者如见其面,写事能否使读者如临其境。特别是对于历史上那种波澜壮阔的战争场
《资治通鉴》及其有关的几部书
作者:柴德  日期:1979-01-01 来源 :史学史资料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资治通鉴》及其有关的几部书
毛泽东读“破”《资治通鉴》
作者:暂无 日期:1994-01-01 来源 :实践(思想理论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人说 前床 通鉴 《资治通鉴》 小孟 
描述:毛泽东生前床头总放着一部《资治通鉴》,这是一部被他读"破"了的书,有不少页都用透明胶贴补过。一次,毛泽东与工作人员小孟谈起了这部书。他说:"《通鉴》是一部值得再读的好书。有人说,搞政治离不开历史知识;还有人说,离不开权术,离不开阴谋;甚至还有人说,搞政治就是捣鬼。我想送给这些人一句话,不过不是我说的,那是鲁迅先生说的:‘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
台湾出版《资治通鉴》白话本
作者:艾奇  日期:1986-01-01 来源 :中国出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资治通鉴 中华民族 出版社 发行人 杂文作家 青年人 司马光 编年史 台湾出版 白话 
描述:据报道,台湾远流出版社发行人王荣文认为,台湾的青年人多数对文史书籍十分感兴趣,意在借此了解中国的过去与未来。他举例说,最近远流出版社出版的柏杨所评著的白话《资治通鉴》就十分受欢迎。柏杨是台湾著名杂文作家,其风格以反映中华民族性著称。在远流的投资下,他以月刊的形式,以司马光编年史的《资治通鉴》为蓝本,以白话评著该书。王荣文指出,此书特色在于柏杨不是死板地解释
评“白话译本《资治通鉴》”
作者:高振铎  日期:1986-01-01 来源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古地名 柏杨 苏秦 译文 译本 《资治通鉴》 威烈 白话 古籍今译 王二 
描述:我偶然购得台湾柏杨先生的“白话译本《资治通鉴》”(①战国时代)(全三十六册)的第一册(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4年11月第1版),怀着兴奋的心情,对照《通鉴》(因译本末附原文)认真细读,目的是为我们正在搞古籍今译取得借鉴.
《资治通鉴》传入日本及其影响
作者:李春光  日期:1988-01-01 来源 :社会科学研究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资治通鉴 隋唐时期 日本学者 政治思想 司马光 编年体 北宋王朝 文化典籍 正统论 史书 
描述:《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用编年体撰写的通史。它是北宋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费时十九年而完成的长篇巨著。这部史书有许多特点和优点,为我国历代史家所称道,不仅在我国史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也对日本史学的发展及其政治思想以巨大的影响。《资治通鉴》完成于1085年,这部书传到日本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北宋以前的隋唐时期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黄金时期。中国大量的文化典籍畅通无
论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
作者:施丁  日期:1986-01-01 来源 :历史研究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资治通鉴 主编 胡三省 治平 熙宁 魏晋南北朝 司马光 范祖禹 王安石变法 史学 
描述:今年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历史家司马光(字君实,1019-1086)逝世九百周年.纪念司马光,不能不谈他主编《资治通鉴》(下称《通鉴》)之事.他出色地完成主编《通鉴》的任务,有多方面的主观与客观的因素,历来学者有所探讨.本文仅谈他为资治,识人才,善调度,寓政论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资治通鉴》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
作者:丁万明  日期:2002-01-01 来源 :领导之友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历史地位 中国 社会影响 《资治通鉴》 传统政治文化 
描述:《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及其助手历时19年编写而成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宋神宗因此书“博而得其要,简而周于事”,“有资于治道”,特命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记载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以来至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资治通鉴》被历代统治者看作进行政治统治的教科书,因而也是我们了解传统政治文化得失的一面镜子。
上页 1 2 3 ... 33 34 35 ... 296 297 298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