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学中如何运用课本插图
【类型】报纸
【篇名】谈教学中如何运用课本插图
【作者】 段文芍
【关键词】 观察空间 整体感知 培养学生 课文内容 课本插图 看图学文 语言表达 想象能力 学生观 《司马光》
【报纸名称】青海科技报
【出版日期】2000-07-01
【正文】
“插图多”是九年义务教材的特色之一,在小学语 文课本里配有大量的插图,插图给学生提供了有限的、 直观的观察空间,同样也给学生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 间,为我们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提供 了有利条件。因此,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现 将笔者的一些做法总结如下:
一、凭借插图,读看结合,加强理解
课文中的插图都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安排的,课 本中插图和课文结合得十分紧密,插图形象地表现了课 文内容,文字生动地反映了图中的事物。因此,在教学 中注意指导学生认识插图上的各种事物的形象,并把这 些形象联系起来思考,进而认识插图上各种事物的本质 属性或变化。课文要读,插图要看,是运用插图的基本 要求,如在教学《秋天》时,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上秋 天美丽的天空,辽阔的稻田,成熟的稻子以及落叶,富 有生趣的小鱼、蚂蚁和南飞的燕子,了解秋天的特点, 感受到秋天的美;再结合课文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通 过联想帮助学生深化理解课文内容。
二、凭借插图,训练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看”是吸收,“说”是表达,只有看得清楚,才 能说得准确,因而,要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凭 借插图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如在教学《司马光》一 课时,文中插图上画的是司马光两手举石使劲砸缸的情 景,究竟是“司马光拿起一块石头向水缸扔去”呢?还 是“司马光举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大水缸” 呢?,我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插图中司马光的动作和神 态,而后再让学生进行句子比较,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 “举起”“使劲砸”这些词,这样才能把司马光那种遇 事不慌的神态揭示出来。
三、凭借插图,图文并茂,以图助教
看图学文的特点是图和文结合得十分紧密,而看图 是手段,学文才是目的,以图助教也就成了小学语文教 学的一个特点,如在教学《美丽的公鸡》一课时,我的 具体作法如下:1.让学生整体感知,从看图入手,图文 对照,指导学文。教学时,先展示六幅插图,让学生观 察思考:这几幅图主要画的是什么事?要求学生初步感 知图意,接着让学生图文对照,看看课文是怎样把图中 的意思说清楚的。在学生看懂图意的基础上,让学生说 说每幅图的意思。2.图文结合,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在 这一过程中,教师讲读的重点和学生理解的难点是如何 处理好图与文的关系。教师应让学生找准每幅图相对应 的段落,然后图文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3.巩 固练习。经过上面的方法后再利用插图,要求学生能用 最简洁的语句概括地说出每幅插图的意思,加深对课文 的理解,如此通过整体感知进入部分理解,通过观察比 较再回到整体。懂得公鸡由骄傲到惭愧、由得意洋洋到 伤心、由比美到打鸣的转变过程,认识到它确实是一只 美丽的公鸡,做到了看图如见文,读文即图现的良好效 果,达到了由图悟文的目的。
四、凭借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在教学时,首先要教给学生观察插图的方法。观察 插图要根据画面的特点,从上到下,从远至近,从整体 到部分,从主画面到次画面。其次,在指导看图的同 时,不仅要指导学生对 图中有的、具体的画面 进行观察描述,还要对 画面内含的意思及画外 有联系内容进行联想、 描述,以此来培养学生 的观察、想象能力。
课本插图是教师教 学的好帮手,教师应研 究插图的用意、作用, 有效地利用它。同时还 要根据学生年龄与知识 程度循序渐进,逐步更 好地提高插图在教学中 的作用。
- 1、优化教学过程 拓宽创新之路 作者:王英 2002.12
- 2、《宋史·司马光传》述评 作者:张庆 2014.01
- 3、《司马光》新篇 作者:游若昕 2013.01
- 4、深入研究教材 培养思维能力 作者:崔传武 2007.01
- 5、《司马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作者:马丽梅 2015.01
- 6、不要把素质教育庸俗化 作者:谢崇高 2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