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治理司马光墓“水患”
-
作者:
王飞航 来源:太原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据新华社太原8月13日专电(记者王飞航)在山西夏县城北15公里的鸣条冈,坐落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司马光墓。夏县文物部门13日通报,为避免雨水侵蚀造成的墓地水土流失和古建筑地基下沉,目前国家文物局投资200多万元已开始对其进行修缮。“整个墓区没有排水系统只能就地渗水,还有的房屋砖瓦破败有漏雨现象。这
-
正直诚实的司马光
-
作者:暂无 来源:中老年时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司马光5岁时,见有青胡桃便想吃,请姐姐帮他剥皮。姐姐不知剥皮之法,剥了一阵没剥开,有事便放下走了。一女仆看见,走过来拿起青胡桃往开水中烫了一下,就很容易地将皮剥开了。姐姐回来见青胡桃皮已剥开,很诧异,便问是谁剥开的。年幼的司马光大约是出于虚荣之故,随口答说是自己剥开的。司马光的父亲得知实情后大怒,责
-
司马光和他的时代
-
作者:
汪元蒙 来源:汴梁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赵冬梅为听众讲述司马光和他的时代。核心提示北宋时期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个软弱的时代,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时期。然而,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可能隐藏着一个充满希望的出口。北京大学博士生、副教授赵冬梅老师研究认为,作为经济上发达、思想上开放的时代,北宋有可能是中国古代历史中最有可能走出“朝代更替”的
-
“穴处者”司马光
-
作者:
晏建怀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晏建怀宋神宗时期的宣徽使王拱辰,花巨资在西京洛阳建了一座别墅,单中堂就建了三层,其亭台楼阁之多,奇花异草之盛,一时成为洛阳之冠。当时,与王拱辰同朝为官的司马光,也在洛阳居住。不过,王拱辰的宅子位于富人区,器宇轩昂,而司马光的宅子位于陋巷,低矮破败,仅能遮风避雨。司马光正在编著《资治通鉴》,夏天酷暑难
-
司马光砸的第二只“缸”
-
作者:暂无 来源:黄河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司马光。(资料图)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妇孺皆知,其实他长大后还砸了第二只缸,缸的名字叫社会,俗称“大染缸”。公元1085年下半年,司马光在陈州短暂任职后回汴京,做了门下侍郎(相当于副宰相),不久即拜相。有位叫刘蒙的老朋友也从河北追到京城,向司马光求助万钱,说是父母无钱安葬,弟妹嫂侄需要抚恤。对此,他婉拒
-
一生俭朴的司马光
-
作者:暂无 来源:宿迁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司马光,字君实,北宋陕州夏县(今山西闻喜)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毕生精力主编《资治通鉴》,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作出了巨大贡献。从小司马光遇事就沉着冷静,一副小大人模样。一次,小伙伴在玩耍中不小心掉进了一口大缸中,他急中生智,将缸砸破,救出了小伙伴。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司马
-
“穴处者”司马光
-
作者:
晏建怀 来源:中国剪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宋神宗时期的宣徽使王拱辰,花巨资在西京洛阳建了一座别墅,一时成为洛阳之冠。当时,与王拱辰同朝为官的司马光,也在洛阳居住。不过,司马光的宅子位于陋巷,低矮破败,仅能遮风避雨。司马光正在编著《资治通鉴》,夏天酷暑难当,便在房子下面挖了一个地下室,穴居其间,埋头著作,寒碜而又另类,被人讥为“穴处者”。宋朝
-
司马光的人品和家风
-
作者:暂无 来源:白城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司马光生性不喜华靡,素以俭朴自守。在洛阳编修《资治通鉴》时,住在城郊西北一个小巷中,居所极为简陋,仅能挡风遮雨。夏天为避暑热,他请工匠挖地丈余,用砖砌成地下室,读书写作其间。大臣王拱辰当时亦居洛阳,所建宅第凌天高耸,最上一层称朝天阁,洛阳人戏称:“王家钻天,司马入地。”司马光不收任何人送给他的礼,就
-
司马光砸缸?偏了!
-
作者:暂无 来源:柳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司马光砸缸救小伙伴,却把石头扔偏了,把旁边的标识说明牌给砸烂了。当然,这事情肯定不是司马光干的。昨日记者在江滨公园赵家井旁边拍到这一画面,安放在河边的《司马光砸缸》雕塑前石板雕刻成的标识说明牌,不知为何分裂成了三块。一些路过的市民说,如此厚的石板都烂成这样,估计是被砸烂的。希望大家都好好爱惜公物,而
-
司马光请客"抠门儿"
-
作者:暂无 来源:临汾日报晚报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苏东坡写过一首长诗,里面有这么四句: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这四句诗写的是打包:朋友聚餐,酒足饭饱,还剩下一些饭菜,扔了可惜,有个哥们儿拾掇拾掇装起来,带回家给小孩吃。宋朝饭局上也有人打包吗?当然有,司马光就是一个例子。司马光晚年在洛阳定居,请朋友们吃饭,酒不过三巡,菜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