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司马光简朴自守
-
作者:暂无 来源:太原日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王兆贵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
-
治理司马光墓“水患”
-
作者:
王飞航 来源:太原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据新华社太原8月13日专电(记者王飞航)在山西夏县城北15公里的鸣条冈,坐落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司马光墓。夏县文物部门13日通报,为避免雨水侵蚀造成的墓地水土流失和古建筑地基下沉,目前国家文物局投资200多万元已开始对其进行修缮。“整个墓区没有排水系统只能就地渗水,还有的房屋砖瓦破败有漏雨现象。这
-
司马光的人品和家风
-
作者:暂无 来源:太原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王兆贵司马光生性不喜华靡,素以俭朴自守。在洛阳编修《资治通鉴》时,住在城郊西北一个小巷中,居所极为简陋,仅能挡风遮雨。夏天为避暑热,他请工匠挖地丈余深,用砖砌成地下室,读书写作其间。大臣王拱辰当时亦居洛阳,所建宅第凌天高耸,最上一层称朝天阁,洛阳人戏称:“王家钻天,司马入地。”邵康节则打趣说:“一人
-
司马光“庸人政治”说之得失
-
作者:暂无 来源:太原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韩毓海司马光生活的时代去五代之乱不远,唐末藩镇割据所造成的巨大灾难对他刺激尤深,所以《资治通鉴》从春秋“尊王抑诸侯”的议论开篇,这当然是很不错的。遭逢天下大乱之后,对于“稳定比动乱好、统一比分裂好”这番简单的道理,司马光是懂得的。但是,他却由此进一步得出一个结论,这就是国家选拔人才,如果找不到“圣人
-
做人当如司马光
-
作者:暂无 来源:太原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乔永胜说起司马光,大家脑海里会浮现出那个镇定自若、智救溺水同伴而砸缸的小孩儿。与司马光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还有一部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按照古代知识分子“立德,立功,立言”的最高要求来说,司马光的一生可以说臻于化境。翻检历史的故纸堆,还发现司马光是位把做官、做人与做事完美统一的典范。司马光,字君
-
夏县司马光墓
-
作者:暂无 来源:太原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夏禹开都地久长,钟灵毓秀树国梁。砸缸初显心聪慧,著史方知性志强。碑断多亏花护佑,人高自使土生光。通观兴衰两千载,明道归真治域疆!司马光著《资治通鉴》,“资”是帮助的意思,“治”是治理的意思,“通”是从古到今,“鉴”是指镜子,含有警戒和教训的意思。意为:以历史为借鉴来治理国家。
-
司马光对后代的节俭教育
-
作者:暂无 来源:太原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佚名“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的主要功绩在于积有限之社会资财,以兴家业,繁吾中华。故此,我国历史上众多有识之士在生活上都十分注意自身的俭朴,也十分重视对后代的节俭教育。这种身教言传之精神,成为后人正身教子的楷模。在司马光的一生中,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据有关史料记载,司马光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十分
-
司马光
-
作者:暂无 来源:太原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1019-1086),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运城)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294卷,通贯古今,上起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公
-
司马光三晋史家第一人
-
作者:
王志刚 来源:太原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资治通鉴》一书,史事翔实、体例精善、叙事生动、议论深刻、文风质朴,是一部集大成的巨著,主编司马光所耗费的心血是难以估量的。史学家将司马光与司马迁并称为史界“两司马”,是完全有理由的。司马光(1019-1086年)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