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司马光的宴聚规约
-
作者:
晏建怀 来源:临汾日报晚报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宰相富弼退休后闲居洛阳,好友文彦博时任洛阳留守。一次,富弼向文彦博提议,由二人牵头,组织一些年龄相仿、资历相当、性情相投、口碑良好的老领导,仿唐代白居易“香山九老会”形式,置酒相乐,定期聚餐。文彦博非常赞同富弼的提议,一拍即合。于是,他们组织当时居住于洛阳的部分已经退休或
-
司马光请客"抠门儿"
-
作者:暂无 来源:临汾日报晚报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苏东坡写过一首长诗,里面有这么四句: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这四句诗写的是打包:朋友聚餐,酒足饭饱,还剩下一些饭菜,扔了可惜,有个哥们儿拾掇拾掇装起来,带回家给小孩吃。宋朝饭局上也有人打包吗?当然有,司马光就是一个例子。司马光晚年在洛阳定居,请朋友们吃饭,酒不过三巡,菜不过
-
假如宋江和司马光斗富
-
作者:暂无 来源:临汾日报晚报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过两个很著名的人物,一个叫宋江,另一个叫司马光。司马光是个政治家,同时也是个史学家。他在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和宋哲宗四个皇帝手下做过官,堪称四朝元老。他还花了小半生时间编写一部规模庞大并且非常严谨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为传统史学做了伟大的奠基性工作,功勋卓著、光耀千
-
司马光:史上最佳新闻编辑
-
作者:
刘黎平 来源:临汾日报晚报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历史是过去的新闻,新闻是将来的历史,它们的共同点在于:记录。古代史官,拿着笔,抱着本子,在朝廷做记录,这也有点像记者的工作;记录堆积起来,成为“实录”,历史讲究的是“实”,新闻讲究的也是“实”。一个时代过去后,专门有人负责将这些实录等资料编纂起来,这种史官就是新闻编辑。这些编辑当中,最了不起的是司马
-
史学家司马光诞辰
-
作者:暂无 来源:临汾日报晚报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司马光是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司马营村)人,生于公元1019年11月17日,世称涑水先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从小勤奋好学,爱读史书,有一次,他和一群小伙伴捉迷藏,一个孩子不小心掉进水缸里。他急中生智搬起一块大石头,砸破水缸。水流出来后,那个孩子得救了。司马光的机智勇敢被后世传为佳
-
《资治通鉴》里为啥没李白?
-
作者:暂无 来源:临汾日报晚报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一)作为一部篇幅长达二百九十四卷的煌煌巨著,《资治通鉴》对历史的记载通常被人们认为是详尽的。事实却并非如此。举一个例子,《资治通鉴》对前代的历史记载,以叙述唐朝的内容最为丰富。两汉四百余年,资治通鉴》不过给了六十卷篇幅,唐朝不到三百年,却占据了八十一卷篇幅。但当一位读者尝试着在《资治通鉴》中寻找李
-
学者称 《资治通鉴》是“皇帝教科书”
-
作者:
佚名 来源:临汾日报晚报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资治通鉴》,一部历时19载编成的用人识人宝典,究竟具有怎样的现实启迪?近日,市民学堂”特邀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复旦大学姜鹏教授,引领读者重读《资治通鉴》。姜鹏9月6日还将登陆《百家讲坛》开讲《资治通鉴》。姜鹏表示,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对内容选择有严格的准入门槛,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