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资治通鉴》关于隋场帝葬埋的几次记载
-
作者:
易水寒 来源:公民与法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资治通鉴》关于隋场帝葬埋的几次记载
-
稀见善本《资治通鉴大全》考辨
-
作者:
朱凡 来源:图书馆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大全 明刻本 沈阳师范大学 路进
-
描述: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现藏明刻本《资治通鉴大全》382卷,该书为[明]路进校辑并出版,为史学专科丛书。此书以时为纲记事为目,记载了中国古代上迄伏羲氏下至明崇祯元年以前近七千年的历史。目前在国内外未见有完整著录或存藏,被视为辽宁省珍贵古籍,具有重要的版本价值及历史文献价值。
-
《资治通鉴》:观照兴替之道的一面镜子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高一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镜子 《资治通鉴》 民族关系
-
描述:《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全书共294卷,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内容涵盖了上下十六朝共计1362年各朝各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民族关系。
-
《资治通鉴》中提示的大事与紧急事件的处理方法
-
作者:
陶玉荣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多处理 《资治通鉴》 紧急事件
-
描述:《资治通鉴》作为一部为后人提供“治道”的重要典籍,其中提示了许多处理大事与危急事件的方法,了解这些方法,对于今天的工作还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资治通鉴》显示,古人在处理大事与危急事件中形成了一些关键词,比较重要的如:“势”、“时”、“机”、“几”、“形”、“权”、“变”、“情”等。
-
秦始皇为什么要杀吕不韦:读《资治通鉴》
-
作者:
韩毓海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治制度 秦始皇 王安石 《资治通鉴》 吕不韦 司马光
-
描述:秦始皇正是通过解决吕不韦集团的问题,塑造了中国基本的政治制度,这种抉择的裂度和思考的深度,并不是司马光这样一味与王安石对着干的书生所能体会万一的。《荀子》的疆国篇中,曾经借孙卿子与范雎的谈话这样总结说:秦自秦孝公以来,能坚定不移地贯彻商鞅路线,"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然而,此番千秋大业能够在一个叫嬴政的人手里最终完成,靠的却是另一个关键人物:吕不韦。
-
《资治通鉴》与中国管理者的管理难题
-
作者:
段俊平 来源: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西方管理 山西票号 管理难题 全部记录 刚性管理 管理故事 人文始祖 鲁克 《资治通鉴》 尧舜禹
-
描述:谈到管理,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国外诸如泰勒及德鲁克等一些西方管理的大师和先驱,有谁能对中国的古代管理学娓娓道来呢?其实,作为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古国,从五千年前有了部落群体时,人类的管理学就诞生了,上至人文始祖伏羲,下到孔子推崇的尧舜禹,无不是管理大师。这些优秀的管理故事被北宋史学家和政治家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几乎全部记录了下来,成为了一部中国历
-
“庸人”政治的起源:读《资治通鉴》之四
-
作者:
韩毓海 来源:南风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藩镇割据 唐末 智足 选拔人才 特权阶层 《资治通鉴》 尊王 乳狗 诗词歌赋 选拔机制
-
描述:司马光站在乡绅的立场上,他是希望国家与乡绅分权,即地方由乡绅按照乡规民约来治理,而国家官员们只要用诗词歌赋养养心,不要多事就好了。司马光生活的时代去五代之乱不远,唐末藩镇割据所造成的巨大灾难对他刺激尤深,所以《资治通鉴》从春秋"尊王抑诸侯"的议论开篇,这当然是很不错的。遭逢天下大乱之后,对于"稳定比动乱好、统一比分裂好"这番简单的道理,司马光是懂得的。但是,他却由此进一步得出一个结论,这就是国家选拔人才,如果找不到"圣人"、"君子",那么与其用能人,不如
-
《资治通鉴》:观照兴替之道的一面镜子
-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高一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初识经典《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全书共294卷,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内容涵盖了上下十六朝共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各朝各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民族关系。全书卷帙浩繁、洋洋大观,是我国第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一直备受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的追捧,对其作过批注、点评的名士鸿儒也不胜枚举。《资治通鉴》在
-
《續資治通鑑長編》標點勘誤一則
-
作者:
賈連港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續資治通鑑長編》卷四五真宗咸平二年(999)七月丙午條云:丙午,置翰林侍讀學士,以兵部侍郎楊徽之、户部侍郎夏侯嶠、工部郎中吕文仲爲之。置翰林侍講學士,以國子祭酒邢昺爲之。初,太宗命文仲爲翰林侍讀,寓直禁中,以備顧問,然名秩未崇。上奉承先志,特建此職,擇老儒舊德以充其選,班秩次翰林學士,禄賜如之。設直廬於秘閣,侍讀更直,侍講長上,日給尚食珍膳,夜則迭宿,令監館閣書籍。中使劉崇超日具當宿官名,於內東門進入。自是多召對詢訪,或至中夕焉。
-
《资治通鉴》:观照兴替之道的一面镜子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高一年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燕国 秦国 秦王 司马光 编年体史书 荆轲 民族关系 十三年 将军
-
描述:初识经典《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全书共294卷,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内容涵盖了上下十六朝共计1362年各朝各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民族关系。全书卷帙浩繁、洋洋大观,是我国第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