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上)
-
作者:
张国刚 来源:紫光阁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顾颉刚 《通鉴》 读通鉴论 经世 《资治通鉴》 司马温 家国 千人 部大 修心
-
描述:曾国藩说:"窃以为先哲经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温公《资治通鉴》。"毛泽东说:中国有两部大书,一部是《史记》,一部是《资治通鉴》。修心之要有三:仁、明、武,治国之要有三:用人、信赏、必罚。司马光说这就是《资治通鉴》的精髓。我们读《资治通鉴》,就知道一个领导,像刘邦这样的才是高人,像项羽这样的不是高人,力拨山兮气盖世,喑恶叱咤,千人皆废,这不是本事,这是匹夫之勇。
-
从《资治通鉴》到IT治理
-
作者:
记者手记 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资治通鉴》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汉文帝初做皇帝时,周勃任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一次,文帝问周勃,全国一年要判多少案子?周勃不知。文帝又问,全国一年有多少粮食收入?周勃还是不知,十分惭愧。文帝转问陈平,陈平答道:这些问题得问专管其事的人。问断案,就找廷尉,问钱粮,就找治粟内史。文帝追问,如何各司其职,你负责什么呢?陈平道:“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
毛泽东读十七遍《资治通鉴》有感
-
作者:
屏西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标点符号 红楼梦 毛泽东 古书 书法艺术 心灵交流 读书 主席 线装书
-
描述:毛泽东的贴身警卫王明富曾经说过,主席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也是读书的一生、刻苦求知的一生。他是轰轰烈烈天下事,日日夜夜一床书。手触之处皆有书。《资治通鉴》读了十七遍,《红楼梦》读了五遍。主席床上的书虽然乱,但千万不要给他整,他自己的哪篇文章做了什么记号,可能什么时候想到又去读了。"非常之人方有非常之事,成非常之功",毛泽东就是如此。一部《资治通鉴》读了十七遍,而且是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着实让人惊叹不已。毛泽东喜欢读书,而且喜欢读古书,读线装书,读没有标点符号的书。他能自如地在书籍中与古人促膝谈心,一部《资治
-
《资治通鉴》令毛泽东着迷
-
作者:
卢志丹 来源:特别文摘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资治通鉴》令毛泽东着迷
-
简述《资治通鉴》的礼治思想
-
作者:
郭照启 来源: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现实启示 礼治思想 鲁迅 特点
-
描述:司马光出身封建官僚家庭自幼接受礼的熏陶,强调治国的核心是“立政以礼”。他的礼治思想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其政治、史学和哲学思想的最根本出发点。然而鲁迅却说正是由于看了《资治通鉴》才感觉中国就是一个吃人的国家,写下了暴露封建礼教迫害的《狂人日记》。我们可以从特点、实施方向还有逐渐变成“吃人”的礼教几个方面来详细的了解司马光的礼治思想。
-
《资治通鉴》胡三省注考辨
-
作者:
魏俊杰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华书局 胡三省 考辨 《资治通鉴》 国名 濮阳县 晋武帝
-
描述:《资治通鉴》卷一○○,晋穆帝升平二年,“冬十月,泰山太守诸葛攸攻燕东郡,人武阳(胡注:后汉东郡治东武阳。武帝咸康二年,封子允,以‘东’不可为国名,而东郡有濮阳县,改日濮阳国。允改封淮南,还日东郡。赵王伦篡位,废太孙臧为濮阳王,东郡遂名濮阳)。”(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170页)胡注误,晋武帝改东郡为濮阳国的时间不在咸康二年,应为咸宁三年。
-
《资治通鉴》中选官用人的智慧
-
作者:
刘后滨 来源:科技智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智慧 用人问题 用人之道 治国理政 竹 《资治通鉴》 选官
-
描述:通观《资冶通峪》可以发现,一日马光对选竹用人问题给予了突出关注,并以“臣光曰”形式的议论,对中国古代的选官用人原圳进行了高度的总结。这些原则是他站在治国理政高度上对用人之道的总结,是对历史的总结。
-
《续资治通鉴长编》校正一则
-
作者:
田志光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宋史》 《续资治通鉴长编》 军事重镇 中华书局点校本 杜衍 学士 南宋 校正
-
描述:南宋李焘所撰《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4年)卷一二二《杜衍传》载:"宝元元年十二月甲戌,知并州、枢密直学士杜衍加龙图阁直学士,以太原要重,藉衍镇抚故也。"(第2887页)此处李焘将杜衍所加的"龙图阁学士"误为"龙图阁直学士",北宋枢密直学士为正三品,而龙图阁直学士为从三品,据《宋史》卷一六八《职官志八·建隆以后合班之制》所载龙图阁直学士的班位也在枢密直学士之下。此时西夏元昊加剧了对宋边境的侵扰,太原为宋朝西北军事重镇,为提高知州杜衍的威望,是在其原来的"枢密直学士"一职上加重其帖职的
-
《资治通鉴》的赏罚观撷要
-
作者:
李爱花 来源:领导科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公平公正 汉武帝 无功 赏罚观 领导者 王朝更替 昭平 政策 惩罚
-
描述:《资治通鉴》阐述了君王与人臣的品德善恶、军国大事与政策得失,总结了王朝更替的原因和教训,被称为"此天地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该书十分重视赏罚,认为"政之大本,在于刑赏,刑赏不明,政何以成"! 贵公.理国要道,在于公平公正.行赏不遗忘疏远的人,处罚不宽恕亲近的人,封爵不允许无功者取得,刑责不因为是权贵而免除,这就是赏罚的公正.《资治通鉴》中记载的赏罚公正的史实很多,有一个人尤其值得一提,那就是汉武帝.汉武帝的妹妹隆虑公主的儿子昭平君,是汉武帝的女婿.隆虑公主患了重病,她担心经常闯祸的儿子可能
-
《资治通鉴》中的品牌智慧
-
作者:
荣振环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农业产业化)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品牌 智慧 顾客 《资治通鉴》
-
描述:我们经常讲商场如战场,品牌战最终是一场认知战.它的最终战地并非市场.而是顾客的心智。换言之,当顾客心里有你,认可你,相信你,甚至非你不可.你赢了.顾客继而会选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