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资治通鉴》为何只字不提李白
-
作者:暂无 来源:老年学习生活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资治通鉴》为何只字不提李白
-
《资治通鉴》里的齐家之道
-
作者:
姜鹏 来源:阅读时代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资治通鉴》里的齐家之道
-
《资治通鉴》选读 任人勿疑
-
作者:
张国刚 来源:月读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资治通鉴》选读 任人勿疑
-
十句话管窥《资治通鉴》
-
作者:暂无 来源:意林文汇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人物评价 周威烈王 用清 后周世宗 人王 《资治通鉴》 鸣盛 不得志 民族关系 者必
-
描述:《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耗时19年主编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从周威烈王写到五代后周世宗,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论其地位,可用清人王鸣盛的一句话来概括:“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这么长的一部书,如果你没有那么多时间读全文的话,可以先看看
-
《资治通鉴·东汉纪》史源探讨
-
作者:
赵天舒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后汉书》 史源 《后汉纪》 《资治通鉴》
-
描述:本文通过对《资治通鉴·东汉纪》中顺帝一朝进行史源考察,分别分析《资治通鉴》对《后汉书》中的史实、诏书、奏疏的处理,以进一步认识《资治通鉴》的优点,更好地利用《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选读邓芝使吴
-
作者:
张国刚 选注 来源:月读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资治通鉴》选读邓芝使吴
-
《续资治通鉴长编》校正二则
-
作者:
田志光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审刑院 乾德 陶榖 枢密直学士 兵部侍郎 知印 吕余庆 薛居正 参知政事 王钦若
-
描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乾德二年四月乙丑:“以枢密直学士、兵部侍郎薛居正、吕余庆并本官参知政事,不宣制,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①此处薛、吕二人的官职混淆,“枢密直学士、兵部侍郎”为薛居正官衔,而非吕余庆所任之阶。《皇朝编年纲目备要》卷一“置参知政事”条对二人的官衔是这样记载的:“上欲为普置副,而难其名称。召问陶榖下宰相一等何官,毂引唐参知政事为对。薛居正时为枢密直学士,吕余庆为兵部侍郎,乃命二人并以本官兼之。”~②而据《宋史·吕
-
《续资治通鉴长编》勘误一则
-
作者:
张晨光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通议大夫 中书侍郎 正议大夫 曾布 光禄大夫 知枢密院事 金紫光禄 蔡卞 左仆射 太中大夫
-
描述:《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五一○元符二年(1099)五月乙丑条载:左正议大夫、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章悖为金紫光禄大夫,大中大夫、知枢密院事曾布为光禄大夫,右正议大夫、守中书侍郎许将为右光禄大夫,太中大夫、守尚书左丞蔡卞为右正议大夫,守尚书右丞黄履为通议大夫,皆以诸路进筑要害城寨毕工故也。(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2145—12146页)
-
快快和妈妈读《资治通鉴》
-
作者:
郑春霞 来源:家庭教育(中小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统治者 《史记》 史学家 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 妈妈 司马光 中国史学
-
描述:《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及他的助手历时十九年编纂而成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一千多年的史实。这部书里面,有许多经验教训可以供统治者鉴借。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就是说能够用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当朝的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两人也被称为“史学两司马”。
-
苏武牧羊《资治通鉴·汉纪》
-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月读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苏武既徙北海上a,禀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b,卧起操持,节旄尽落c。武在汉,与李陵俱为侍中d;陵降匈奴,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足下兄弟二人,前皆坐事自杀;来时,太夫人已不幸;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馀年,存亡不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