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资治通鉴》:《宫市》
-
作者:
蓉生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6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坊曲 文书 货物 真伪 红紫 长安城 宫市 官吏 十三年
-
描述:先是,宫中市外间物,令官吏主之,随给其直。比岁以宦者为使,谓之宫市,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其后不复行文书,置白望数百人于两市及要闹坊曲,阅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则敛手付与,真伪不复可辩,无敢问所从来及论价之高下者。率用直百钱物买人直数千物,多以红紫染故衣、败缯,尺寸裂而给之,
-
毛泽东与《资治通鉴》
-
作者:暂无 来源:青年文摘·红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毛泽东与《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和胡注
-
作者:
聂崇岐 来源:新建设 年份:195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资治通鉴”和胡注
-
《资治通鉴》简介
-
作者:
李永镐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6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编纂 宋代 主观意图 司马光 断代史 客观要求 编年体 历史家 迫切需要
-
描述:《资治通鉴》是宋代著名的历史家司马光(公元一○一九——一○八六年)主编的。虽然司马光的著述很多,但他一生的主要精力,却集注在《资治通鉴》一书中。《资治通鉴》的编纂,除了司马光的主观意图外,同时也是时代的需要。因为自从《史记》以后,多半是断代史著作,从西汉到北宋的千余年中,计有一千五百多卷纪传体的“正史”,卷帙活繁,遍读实有困难,因之广大的人们迫切需要有一部简明的编年体通史。《通鉴》的编纂,就是顺应了这种客观要求的。另外,给封建帝王讲书的制度,发展到了宋代,在内容上已经由讲经而扩充
-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
作者:
范兆琪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历史学家 古代史 纪传体 司马光 编年体 史料 我国古代 北宋 历史悠久
-
描述:我国历史悠久,古代史籍浩如烟海,北宋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历史巨著。司马光(公元1019——1086年),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北宋仁宗时中进士,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谏院。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开始编纂《资治通鉴》(原名《通志》)。神宗时,擢翰林学士。因反对王安石变法,曾被贬宫陕西。熙宁四年(1071年)起长期住在洛阳,全力编纂《资治
-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
作者:
杜强 来源:知识窗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
作者:
杨渭生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
读《资治通鉴》
-
作者:
叶大年 来源:群言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宋神宗 司马迁 汉武帝 史记 史学家 以史为鉴 中国历史 司马光 武则天
-
描述: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姓司马的大史学家,汉武帝时的司马迁,著有《史记》,宋神宗时的司马光,著有《资治通鉴》,前后两位司马先生时隔一千三百多年。《史记》和《资治通鉴》我都很喜欢读,因为自己有一套20册的《资治通鉴》,所以常常读。虽不能说是"爱不释手",但总可以说是反复读了,尤其是汉、唐部分。有人说,《资治通鉴》是供当官的读的。不错,司马光就是受宋神宗指示专门为当官的写的,要以史为鉴嘛。反过来说,读《资治通鉴》者是想当官,那就失之偏颇了。平民百姓也喜欢读它,但并非
-
远去了鼓角铮鸣:《资治通鉴》阅读随笔
-
作者:
黄代本 来源:赤水魂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1、要多个心眼2012年元月1日,在街上走了一圈,买了一个火盖,五斤板栗,在陈代理先生那儿坐了一会,天极冷,街上的行人都抱手抱脚的,有些中年妇女,像披着铺盖上街。一个胡子花白的老人从大市场出来,形象
-
黑水城《资治通鉴纲目》残叶考述
-
作者:
胡玉冰 唐方 来源:西夏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宋元版 《资治通鉴纲目》 黑水城
-
描述:本文以俄、中、英藏黑水城《资治通鉴纲目》残叶为中心,对其版本、刊刻年代及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俄、中、英藏《纲目》版式皆为半叶10行16字,小字双行22字,四周双边,中乌丝栏,细黑口,有鱼尾。且俄、英两地所藏残片部分可拼合,故三地所藏残片似为同一版本。宋元版《纲目》除八行本、十行本两个主要系统外,另有十一行本、十二行本传世,黑水城本与詹光祖月崖书堂刻本同属十行本系统。二者虽非同皈,怛版式基本吻合,应同出一源或互为底本。又,黑水城本有误字且个别字未用正字,因此黑水域本《纲目》可能是在南宋至元末间刊刻于书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