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我读《资治通鉴》
-
作者:
肖雅蓝 来源:全国优秀作文选(初中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我读《资治通鉴》
-
我读《资治通鉴》
-
作者:
肖雅蓝 来源:全国优秀作文选(初中)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刘邦 治道 壮士 丝绸之路 历史眼光 时间带 司马光 成就 忠臣
-
描述:当历史的烟云被时间带走,风尘中依稀有缕缕壮士的哀叹、孀妇的遗憾、忠臣的决心……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是了,司马光微微挥袖,提笔写道…… 兔死狗烹 夜凉如水,月光如华,值此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眼皮依然跳动着。往事如云烟,挥之不去地回荡在他脑海里。幼时,他忍胯下之辱。彼时,心中的壮志开始燃烧,立誓要有所成就,小不忍则乱大谋。他投奔刘邦,协助他打下如画江山。他是乱世之中的英雄,只有腥风血雨的战场,才是他一展宏图之地!奈何江山稳固,帝王多疑善变,他再也坐不住安宁。
-
《资治通鉴·汉纪》
-
作者:
将相协力 来源:月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陈平患诸吕,力不能制,恐祸及己。尝燕居深念①,陆贾往,直入坐,而陈丞相不见。陆生曰:“何念之深也!”陈平曰:“生揣我何念?”陆生曰:“足下极富贵,无欲矣;然有忧念,不过患诸吕、少主耳。”陈平曰:“然!为之奈何?”陆生曰:“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将相和调,则士豫附②;天下虽有变,权不分。为社稷计,在两君掌握耳。臣常欲谓太尉绛侯③,绛侯与我戏,易吾言④。君何不交欢太尉,深相结?”陈平用其计。
-
陈寅恪先生与《资治通鉴》
-
作者:
孙庆艳 来源:鸡西大学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陈寅恪 《资治通鉴》 长编考异之法
-
描述:陈寅恪先生为20世纪中国杰出的国学大师,其学识为世人所敬仰。陈先生推崇《资治通鉴》,表现在取材上用《资治通鉴》条目,治学方法上用长编考异之法。
-
陈寅恪先生与《资治通鉴》
-
作者:
孙庆艳 来源: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陈寅恪 《资治通鉴》 长编考异之法
-
描述:陈寅恪先生为20世纪中国杰出的国学大师,其学识为世人所敬仰。陈先生推崇《资治通鉴》,表现在取材上用《资治通鉴》条目,治学方法上用长编考异之法。
-
《資治通鑑》注本胡三省蹈襲史炤問題再審:以先秦、漢魏紀部分爲中心
-
作者:
胡恒 来源:历史文献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胡注 史炤 比勘 釋文 《資治通鑑》
-
描述:史炤的《資治通鑑釋文》是現存最早的《通鑑》注本,它與《通鑑》胡注的關係在清代成爲《通鑑》研究的一大公案。本文對《通鑑》先秦、漢魏紀部分的史炤釋文、胡三省音注詳加比勘,將二者相同之處加以歸類、統計、分析,指出胡注曾廣泛參考史炤《釋文》,只有少部分蹈襲自史炤,且集中在《通鑑》前十餘卷,遠没有王鳴盛等人所説的那樣嚴重。《釋文》的草創之功,與胡注作爲"通鑑之功臣",兩不相妨。
-
如此四庫:館臣擅改文獻舉隅:以《續宋編年中興資治通鑑》爲個案
-
作者:
王瑞來 来源:历史文献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臆改 館臣 校勘 《續宋編年資治通鑑》 四庫本
-
描述:將宋人劉時舉所撰《續宋編年資治通鑑》的諸版本與《四庫全書》本詳細比勘,其中存在館臣臆改和寫手誤抄兩種情況,計有數十處。文章通過對《四庫全書》本錯誤的逐條分析,對四庫館臣的學術水準和《四庫全書》本的可信度提出質疑,並警示使用《四庫全書》電子版必須慎重。
-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下)
-
作者:
张国刚 来源:紫光阁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 唐明皇 下愚 各取所长 《资治通鉴》 田子方 家国 徐茂公 修心
-
描述:唐太宗谈及成功之道时说:“朕所以能及此者,止由五事耳……”这五件事全是谈用人的问题《资治通鉴》把领导分为五个等级:“创业之君”、“守成之君”、“陵夷之君”、“中兴之君”、“乱亡之君”。其实,是从两个方面说的,一个方面是指才能,一个方面是指能不能管住自己——修心克己。
-
毛泽东读“破”了的一部《资治通鉴》
-
作者:
郭金荣 来源:读书文摘(青年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毛泽东读“破”了的一部《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上)
-
作者:
张国刚 来源:紫光阁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顾颉刚 《通鉴》 读通鉴论 经世 《资治通鉴》 司马温 家国 千人 部大 修心
-
描述:曾国藩说:"窃以为先哲经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温公《资治通鉴》。"毛泽东说:中国有两部大书,一部是《史记》,一部是《资治通鉴》。修心之要有三:仁、明、武,治国之要有三:用人、信赏、必罚。司马光说这就是《资治通鉴》的精髓。我们读《资治通鉴》,就知道一个领导,像刘邦这样的才是高人,像项羽这样的不是高人,力拨山兮气盖世,喑恶叱咤,千人皆废,这不是本事,这是匹夫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