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司马光爱打包
-
作者:暂无 来源:老年博览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司马光爱打包
-
司马光给范雎“差评”
-
作者:
殷啸虎 来源:党员生活(湖北)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司马迁 战国时期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史学大师
-
描述:战国时期的舌辩之士中,真正能建立“不世之功”且善终的,大概只有范雎一人了。司马迁在《史记》中,不仅肯定范雎是贤者,而且说他“垂功于天下”。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却将范雎称为“倾危之士”。两位史学大师对范雎的评价,为什么截然不同呢?
-
不小气的司马光爱打包
-
作者:
林鹏旭 来源: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吃饭 感情 司马光 朋友 打包
-
描述:司马光晚年在洛阳定居,他请朋友们吃饭,酒不过三巡,菜不过五味,要是不尽兴,酒可以再来一壶,菜坚决不再上。他给这种抠门儿饭局取了个名字,叫“真率会”,意思是朋友相见应真实、坦率、有什么就是什么,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要是别人请司马光吃饭,司马光一样主张少点菜,够吃就行。
-
司马光节俭思想探赜
-
作者:
褚海萍 李琦 来源:运城学院学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开源节流 思想 司马光 节俭
-
描述:司马光的节俭思想主要包括三个基本观点:从个人发展来讲,崇俭戒奢是修身养性的起始点;从国家的长远考虑,开源节流是社会长治久安的基本途径;从社会风气的培育来看,统治阶级的率先垂范是节俭蔚然成风的关键因素。
-
《司马光著〈资治通鉴〉》
-
作者:
孙志钧 王海滨 来源:美术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司马光著〈资治通鉴〉》
-
“忠清粹德”司马光
-
作者:
山翁 来源:夕阳红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忠清粹德”司马光
-
司马光与王安石理财治国思想比较
-
作者:
刘守刚 贾杰 来源:税务研究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理财治国 王安石 财税手段 司马光
-
描述:古代中国在国家治理活动中,一直有效地使用财税手段在国家与民众、富裕阶层与贫民阶层以及不同职业(或身份)集团间进行资源的配置,以实现某种程度的政治与社会力量平衡。基于长期的治理经验与北宋特殊的国情,司马光和王安石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理财治国思想:藏富于民,国家不与民争利,农工商均衡发展;富国强兵,摧抑兼并,对私商“重租税困辱之”。这两种思想,既是司马光和王安石对历史的总结,也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比较研究这两种思想,对今天治国理财的实践与开发传统思想资源有着积极的意义。
-
司马光为什么给范雎“差评”
-
作者:
殷啸虎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司马迁 战国时期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史学大师
-
描述:战国时期的舌辩之士中。真正能建立“不世之功”且善终的,大概只有范雎一人了。司马迁在《史记》中,不仅肯定范雎是贤者,而且说他“垂功于天下”。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却将范雎称为“倾危之士”。两位史学大师对范雎的评价,为什么截然不同呢?
-
司马光为什么给范雎“差评”
-
作者:
殷啸虎 来源:思维与智慧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战国时期的舌辩之士中,真正能建立“不世之功”且善终的,大概只有范雎一人了。司马迁在《史记》中,不仅肯定范雎是贤者,而且说他“垂功于天下”。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却将范雎称为“倾危之士”。两位史学大师对范雎的评价,为什么截然不同呢?范雎出道之前的经历,称得上坎坷。他虽能言善辩,怎奈家境贫困,只能在魏国大夫须
-
从司马光“家范”中看其齐家观
-
作者:
毕宝魁 来源:老同志之友(上半月)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从司马光“家范”中看其齐家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