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古代王朝的“官职冗滥”现象
-
作者:
王子今 来源:学习时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食货志 宋仁宗 旧唐书 国家财政收入 司马光 王朝 新唐书 不正当竞争 官职 行政官员
-
描述:行政官员人数的膨胀,导致行政机构的臃肿。对于这种现象,中国传统政治术语称作“官职冗滥”。不必要的多余的行政官员,通常称为“冗官”、“冗吏”。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法律文书《秦律十八种》中的《金布律》和《效律》,都说到秦代已经有了“冗吏”称谓。汉代的《史晨碑》也有“冗吏”字样。可见在中国专制主义政体初步形
-
全文:》)。司马光在《辞免裁减国用札子》中曾经指出“官职冗滥”是财政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苏辙《上皇帝书》又写道:“事之害财者三:一曰冗吏,二曰冗兵,三曰冗费。”所谓“冗吏”,被列为损害国家财政的最严重的弊端。苏轼
-
“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
作者:
瞿林东 来源:学习时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史记》 司马迁 《报任安书》 通古今之变 《贞观政要》 成败 《资治通鉴》 中国史学史 司马光 《册府元龟》
-
描述: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讲到他撰写《太史 公书》(即后人所称《史记》)的宗旨时,这样写道:“网罗 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 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报任安书》,见《汉书·司马迁传》)这里说的“究天人 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
-
全文:历史经验,皆事关治国安邦之理。所谓“贞观之治”, 留在历史上的不仅仅是盛世气象,还有那之所以成为 盛世的思想遗产。关于此,我们不妨一读唐代史家吴 兢所著的《贞观政要》。司马光同司马迁并称“两司 马”,是
-
徙木立信:商鞅变法的序幕
-
作者:
王子今 来源:学习时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贵族出身 中国传统政治 国富兵强 商鞅变法 青年毛泽东 家给人足 司马光 奖励耕战 木立 中国改革史
-
描述:回顾中国改革史,战国时期在秦 国主持成功的变法运动的商鞅会首先 出现在我们面前。$$ 商鞅姓公孙,卫国贵族出身,又称卫鞅或公孙 鞅,曾在魏国从政,不能受到重用。商鞅听说秦孝公 有图强之志,下令求贤,于是来到秦国,说服秦孝公 变法。商鞅变法的主体内容是调整社会结构,使之适 应战国列强争雄的形势,又奖励
-
全文:。”司马光在《资治通 鉴》中也以“臣光曰”的形式发表评论说,“夫‘信’者, 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 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若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 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