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司马光卖马
-
作者:
宋桢 来源:影响孩子一生的经典阅读(小学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北宋时期 史学家 司马光
-
描述: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 一天,他吩咐管家,把自己曾经骑过的一匹高头大马牵到集市上卖掉。一位老者想买,但嫌价钱太贵。
-
司马光砸的第二只“缸”
-
作者:
亦明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洛阳 历史 中国 司马光
-
描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妇孺皆知,其实他长大后还砸了第二只缸,缸的名字叫社会,俗称“大染缸”。 公元1085年下半年,司马光在陈州短暂任职后回汴京,做了门下侍郎(相当于副宰相),不久即拜相。有位叫刘蒙
-
司马光和戎思想述评
-
作者:
李昌宪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和戎 司马光 边疆 民族关系
-
描述:从历史研究中,司马光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民族历史上战乱、分裂多于和平、统一。因此他一生致力于维护和平,反对战争,即主张和戎。自秦、汉以后,和戎思想即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治国思想的主流。司马光提出了华夷如一、华夷两安的思想,是其中优秀的代表。对于今天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
司马光疑孟研究
-
作者:
殷延禄 来源:山东青年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王安石 孟子 司马光
-
描述:宋代时期,在“孟子升格运动”中,伴随崇孟思潮的兴起,也出现了一股疑孟、非孟的思潮,这股思潮是孟子升格运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展现了宋儒对待孟子的不同态度,也是两宋孟学史及中国思想史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不容忽视。而司马光作为疑孟者思潮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对孟子提出质疑的角度和立场颇具有代表性。
-
庞籍与司马光的师生谊
-
作者:
赵冬梅 来源:书摘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处分 司马光 中央领导集体 师生
-
描述:不离不弃司马光离京 受庞籍牵连,开封知府吕公绰、推宫孙锡、判官王砺以及没有参与弹劾庞籍的御史吴秘,通通遭到了外放处分。司马光与此案无关,所以他并未受到牵连,但是,他却与庞籍有关。这个时候,距离庆历五年(1045)正月庞籍从陕西入京荣任枢密副使进入中央领导集体已经过去了八年多。
-
司马光荒政思想研究
-
作者:
李文涛 薛俊丽 来源:运城学院学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农业 荒政思想 司马光
-
描述:荒政思想是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了解学者思想的侧面。司马光的荒政思想主要包括:发展农业,稳定粮食价格;重视积蓄,积极备荒;积极救灾。其荒政思想内容虽然比较丰富,但受到履历及文化氛围的限制,其
-
司马迁和司马光思想之异同
-
作者:
百宁 来源: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史学思想 司马迁 民族观 司马光
-
描述:司马迁和司马光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们的政治思想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中占有重大比重。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同为史学著作,二者相比较在民族观、选贤任能等方面有许多想通的思想。本文拟从两部著作的相关部分对司马迁和司马光的政治思想方面作对比进行探究。
-
孔融、司马光 “神童”之后的人生
-
作者:
赫连镜繇 孟凡萌 来源:博物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孔融 历史 中国 司马光
-
描述:寒假过年,又到了必须与“别人家的孩子”战斗的时候。自古,人们就爱谈论“天才儿童”,很多事例甚至被写进史书、代代相传,比如脍炙人口的“孔融让梨”和“司马光砸缸”。但神童也会长大,幼时的精彩表现,容易使人忽略他们之后的人生轨迹——孔融知书达理,却不懂藏拙
-
司马光的抠门儿饭局和打包
-
作者:
李开周 来源:社区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长诗 司马光 打包
-
描述:苏东坡写过一首长诗,其中有这么四句:“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这四句诗写的是打包:朋友聚餐,酒足饭饱,还剩下一些饭菜,扔了可瞄,有个哥们儿拾掇拾掇装起来,带回家给小孩吃。
-
由“司马光砸缸”说开去
-
作者:
梁万明 来源:教育文汇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宋史》 春秋 司马光
-
描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宋史》载:“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进,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
上页
1
2
3
...
6
7
8
...
51
52
53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