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苏东坡为何称司马光为“司马牛”
-
作者:
莫砺锋 来源:月读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免役法 差役法 司马光 牛 王安石变法 北宋
-
描述:北宋哲宗元褚元年(1086)七月初二,众大臣在朝中商议役法。宰相司马光主张废除王安石变法时确立的“免役法”,恢复从前的“差役法”。时任中书舍人的苏东坡认为免役法利弊参半,而且已经实施多年,只要革除其弊端即可,不一定要彻底废弃。司马光执意不听。
-
司马光砸过的缸
-
作者:
李职贤 来源:乡镇论坛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面包车 北宋时期 电视台 器型 司马光 专家鉴定
-
描述:老刘家有一件传家宝——一口北宋时期的水缸,水缸做工精致,器型端正,一直保存在地窖里,秘不外传。一天,省电视台举办鉴宝节目,专家云集,老刘把水缸搬出地窖,放在门外,准备包一辆面包车,拉到省里去。让专家鉴定一下。
-
司马光时代其实无缸可砸
-
作者:
马未都 来源:青年博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史籍 历史人物 紧急情况 《百家讲坛》 司马光 历史事件 记载
-
描述:不管是历史事件,还是历史人物,一定都有记载不真实的地方。就说“司马光砸缸”这事。这个故事妇孺皆知,说司马光太聪明了,在紧急情况下能砸缸救人。赵冬梅老师说她研究司马光很多年了,在《百家讲坛》里也讲过司马光,我就问她司马光砸缸是不是真事。她说是真事,因为史籍上有记载。
-
宰相司马光:清贫自守,典地葬妻
-
作者:
栾传大 来源:现代阅读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宰相 闻喜县 史学家 墓碑 司马光 清贫 山西省
-
描述:公元1086年9月,在山西省闻喜县南涑水乡竖起了一块高大的墓碑,上面刻着“忠清粹德”四个大字,墓碑后面长眠着的是当朝宰相、大史学家司马光。司马光为官近40年,大部分时间是在中央任职,官职不低,俸禄也不少,本可以拥有万贯家财,富甲天下,但他一生戒奢戒侈,清俭廉洁,他的美德被人们万古传送。
-
东廉吏司马光
-
作者:
流程 文晓 来源:先锋队(下旬刊)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主人公 精神财富 《资治通鉴》 《训俭示康》 司马光 廉吏 岁时
-
描述:》教育后辈,要始终保持正直做人和清贫节俭的良好家风。他,就是流传至今、妇孺皆知的“司马光砸缸”故事主人公,世称“涑水先生”的司马光。
-
司马光终于杀了那女孩
-
作者:
手工陶器人 来源:国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宰相 司马光 中原 女孩 北宋 审理
-
描述:此时距案件发生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17年。身为宰相的司马光与这名乡下女子有何仇怨,为何已经过去了将近20年,还一定要置她于死地呢?其实司马光重新审理的这件案子,根本不是什么大案要案,只是一起再平
-
司马光请客:少点菜后打包司
-
作者:
李开周 来源:各界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请客 长诗 司马光 点菜 打包
-
描述:苏东坡写过一首长诗,里面有这么四句:“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这四句诗写的是打包:朋友聚餐,酒足饭饱,还剩下一些饭菜,扔了可惜,有个哥们儿拾掇拾掇装起来,带回家给小孩吃.
-
司马光情事
-
作者:
段钱龙 来源:龙门阵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领袖 教科书 情事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史学
-
描述:在很多人心中,司马光是个乏味的人。 确实,教科书中的司马光大都是以两种面目出现,其一,史学大家,编著皇皇巨著《资治通鉴》;其二,旧党领袖,元佑年间主持国政尽废新法。确实,司马光身上有着浓重的礼法气息,他也确实是一个恪守规章的人。
-
小伙伴掉进水缸里,司马光为什么要去搬石头?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小学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伙伴 “神童” 司马光 北宋 石头 文学家
-
描述:北宋文学家司马光从小聪明好学,遇事沉着冷静,俨然一副小大人模样。童年的时候,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使司马光获得了“神童”的赞誉,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一年夏天,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
-
“司马光重构汉武帝晚年政治取向”说献疑——与辛德勇先生商榷
-
作者:
李浩 来源: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武帝 轮台诏 《资治通鉴》 司马光 《汉武故事》 政治取向
-
描述:辛德勇先生新近撰文指出,司马光采录王俭的《汉武故事》刻意建构了符合其政治需要的武帝形象,《资治通鉴》对武帝末年史事的记载并不可信,田余庆等前辈学者因盲从《通鉴》得出了汉武帝晚年存在政治转向的错误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