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司马光笔下的慕容熙
-
作者:
李炳连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十六国 东晋 《资治通鉴》 封建皇帝 司马光
-
描述: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中,写到东晋十六国时的后燕国主慕容熙,通过几件事把慕容熙这个封建皇帝的形象跃然纸上。
-
司马光为什么给范雎“差评”
-
作者:
殷啸虎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司马迁 战国时期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史学大师
-
描述:战国时期的舌辩之士中。真正能建立“不世之功”且善终的,大概只有范雎一人了。司马迁在《史记》中,不仅肯定范雎是贤者,而且说他“垂功于天下”。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却将范雎称为“倾危之士”。两位史学大师对范雎的评价,为什么截然不同呢?
-
秦始皇为什么要杀吕不韦:读《资治通鉴》
-
作者:
韩毓海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治制度 秦始皇 王安石 《资治通鉴》 吕不韦 司马光
-
描述:秦始皇正是通过解决吕不韦集团的问题,塑造了中国基本的政治制度,这种抉择的裂度和思考的深度,并不是司马光这样一味与王安石对着干的书生所能体会万一的。《荀子》的疆国篇中,曾经借孙卿子与范雎的谈话这样总结说:秦自秦孝公以来,能坚定不移地贯彻商鞅路线,"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然而,此番千秋大业能够在一个叫嬴政的人手里最终完成,靠的却是另一个关键人物:吕不韦。
-
司马光没错,错的是我们
-
作者:
姜鹏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治观念 《三国志》 中国传统文化 深层涵义 汉代儒学 天人三策 稽古 三家分晋 《资治通鉴》 君臣关系
-
描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资治通鉴》是一部重要著作,极具代表性。它篇幅巨大,从战国三家分晋开始,到宋代建立之前的陈桥兵变,有1300多年历史,共294卷篇幅。对于这样一部经典著作,如果只关注它的表面文字,不探究文字背后的深层涵义,哪怕读得滚瓜烂熟,也不见得会了解这部书。
-
领袖们为何喜欢《资治通鉴》
-
作者:
姜鹏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回忆毛主席 容肇祖 《二十四史》 原典 前辈学者 刘恕 《资治通鉴》 道德说教 践行者 范祖禹
-
描述:《资治通鉴》的作者都不是虚伪的道德说教者,而是真正的道德践行者。唯其是践行者,他们讲述的为人处世的道理,才真正能引起人们的深思。毛泽东关心《资治通鉴》的整理毛主席很喜欢读《资治通鉴》。很多回忆毛主席的文字都谈到他反复、仔细地阅读这部著作,不少地方还提到,这部书他老人家一共读过17遍。我们今天能读到的最好的、最权威的《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