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潮)近年来,我国集邮经营收入的结构已发生本质性变化。目前,集团消费在集邮经营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而通过为集邮爱好者办理邮票预订等实现的收入仅占集邮经营收入的一小部分。 2004年,各地集邮部门要在搞好经营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为广大集邮爱好者服务,健康地发展集邮业务。这是记者从 12月 16日在浙江宁波召开的全国邮资票品管理工作会议上获悉的。$$国家邮政局副局长谭小为在会上对全国邮资票品管理和集邮经营业务部门一年来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以效益为中心,促进集邮经营业务的健康发展;二是条块结合搞好集邮专业化管理改革,这项工作要加快进行;三是依法经营、强化管理、诚信服务,特别是邮票图稿、普通邮资(广告)明信片和集邮品开发要注意知识产权的合理使用。他强调指出,从目前的集邮市场情况看,邮票预订减少了,但集团购买集邮品增加了,个性化服务的产品多了,礼品化产品的需求量大了,集邮市场已向多元化、多层次的方向发展,集团消费已成为集邮经营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服务的对象变了,服务的方式和内容要相应变化,在经营方针上,竞争性业务以条为主,与全局关系不大的业务以块为主。$$国家局邮资票品管理司司长刘建辉对今年全国邮资票品发行和管理工作进行了总结。他在报告中指出,今年邮票发行的特点一是抓住社会重大热点,充分发挥了邮票的宣传作用;二是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发行计划,有利于集邮经营工作;三是几乎每套邮票都发行了大小两种版式;四是加强了对普通邮资封、片开展广告业务的选题设计、印制管理工作。在集邮经营工作方面,及时发行一些社会热点题材的邮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些省(区、市)局将邮票首发式与当地重大活动相结合,借机造势,在营销上收益很大;邮票个性化服务业务今年是发展最快的一年,到会议召开的前一天止,已印制 870万版;企业形象年册发展也创历史最高记录,达 150万册;集邮经营专业化管理在一些省、市的试点工作取得成效;集邮票品销毁工作从 6月中旬开始到 9月中旬全部完成;全国有 28个省(区、市)的 262个市(地)局完成了邮资票品管理系统的推广工作。$$在谈到明年工作时,刘建辉强调, 2004年邮资票品管理和集邮经营业务部门要紧紧围绕国家局党组确定的 2004年邮政工作的总体要求,从发展、服务、管理、改革四个方面开展工作,坚持“传播文明,诚信服务,面向市场,健康发展”的指导方针,进一步强化服务观念,为集邮爱好者群体和礼品消费群体服务。他特别指出,集邮品的集团消费是中国特有的、发展潜力巨大的集邮经营业务市场,地方政府重视邮票发行工作是集邮经营企业开展集邮经营活动的有利条件,各地集邮经营部门一定要发挥好特有的优势,掌握现代营销技能,建立专业营销队伍,加强大客户服务工作,推行客户经理制度,争取大客户、留住大客户、发展大客户。从几年来的发展经验看,搞好集邮经营业务宣传工作是扩大集邮市场的有效手段,国家局明年将采取多种措施加大集邮业务宣传工作的力度,各省(区、市)局也要组织好本地的集邮业务宣传工作。对一些全国性重大题材邮票要提前做好策划、宣传工作,其中《国旗、国徽》和《祖国边陲风光》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5周年发行,政治意义重大,社会关注面广;《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办 20周年》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普遍关注的邮票,市场潜力较大;《司马光砸缸》和《成语典故》均为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对于发展青少年集邮队伍具有一定作用。各相关局要早策划、早宣传,以求充分发挥邮票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宣传作用。今年年底前,由国家局办公室牵头,组成集邮专业化专题研究小组,提出集邮专业化实施方案,明年将在全国实行省(区、市)内集邮专业化经营。
近年来,我国相继发行了《儿童生活》、《世纪交替千年更始——— 21世纪展望》、《司马光砸缸》等儿童题材的邮票。这些邮票发行后,受到了广大青少年集邮爱好者的欢迎。其中,《司马光砸缸》以其所具有的强烈的思想性和生动的故事性,备受青睐。$$其实,在我国还有许多类似的益智故事。“文彦博灌水取球”的故事在我国现在使用的《小学语文》第四册同步阅读中就有登载,是与“司马光砸缸”齐名的益智故事。$$文彦博,生于宋真宗景德三年(公元 1006年),卒于宋哲宗绍圣四年(公元 1097年),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山西省介休市城区文家庄)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彦博少年时期与张升(后官至参知政事枢密使)、高若纳(后官至参知政事)从颍昌史(火召)学习经术,天圣五年(公元 1027年)进士及第,先后任翼城知县、绛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据史料记载:文彦博自幼天资聪颖,幼年与儿童玩球时,一不小心,球掉进一棵大树的树洞里去。$$小朋友尝试伸手进树洞取球,可是树洞太深,怎么也摸不到底,也想不出其他办法来。文彦博看着树洞想了一会儿,说:“我有个办法,可以试一试 !”随后他叫几个小朋友提来几桶水,把水一桶一桶往树洞里灌,不一会儿水就把树洞给灌满了,皮球也忽忽悠悠地浮了上来。文彦博幼年树洞灌水取球的故事,就发生在他的祖籍———山西省介休市。这一故事在我国人民群众中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中广为流传,脍炙人口。$$历史上的文彦博是一个对国家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当时西部边境有军事行动,常有将官临阵先退、望敌不进的情况发生。文彦博上奏朝廷云:“此事于太平年间尚属无妨,若遇战乱年代,何所济之?平时将权不专、兵法不肃。”宋仁宗采用了他的意见。文彦博曾与枢密使庞籍讨论淘汰冗兵减省冗费之事,朝中大臣多认为此法不容易行得通,因为朝廷过去害怕在灾荒年间发生灾民暴动,便在灾区大规模征兵,以减其势;分若减省冗兵,恐怕所减之人聚为盗贼,危害社会安定。仁宗也迟疑不决,文彦博决然地说:“分公私困竭,冗兵是其原因之一,若汰兵有事发生,臣请为国而死 !”朝廷接纳了文彦博的意见,如其言,没有任何事情发生。$$皇祐元年(公元 1049年)八月,文彦博为昭文馆大学士,三年,因御史唐介揭发文彦博曾送蜀锦给张贵妃,被罢官。至和二年(公元 1055年)六月,文彦博再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以后,又去河南府、大名府、太原府等地做地方官。至北宋末南宋初,文彦博才又被追复太师,谥忠烈。$$文彦博递事四朝,国内国外声誉很高,备受敬重,元祐年间有契丹使者由苏轼引见文彦博,使者见他精神抖擞地立在殿门外,为之惊讶,苏轼向使者介绍说:“其综理庶务,虽精练少年有不如,其贯穿古今,虽专门名家有不递。”使者拱手说:“天下异人也。”$$文彦博历仁、英、神、哲四朝,任将相 50年,执政于国家承平之时,史称:“公忠直亮,临事果断,皆有大臣之风,至和以来,共定大计,功成退居,朝野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