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国家典籍博物馆9月开放《资治通鉴》手稿露真容
-
作者:暂无 来源:收藏快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位于国家图书馆总馆南区的国家典籍博物馆将于9月9日国图105岁生日当天正式开放。国家典籍博物馆开馆当天,还为广大参观者准备了一份开馆大礼——国家图书馆馆藏精品大展。此次展览共设置9个展区,汇聚了800余件难得一见的典籍国宝。每件国宝背后,都有一个颇为传奇的故事。国图南区的这座建筑,对于国图的老读者来
-
国家典籍博物馆9月开放 《资治通鉴》手稿露真容
-
作者:暂无 来源:新快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互动浏览设备展示《神策军碑》数字影像。于北京国家图书馆总馆南区的国家典籍博物馆,将于9月9日国图105岁生日当天正式开放。该馆是我国首家典籍博物馆,为国图增加了一种全新的图书典籍阅览形式。从8月1日
-
《百家讲坛》主讲人姜鹏再来江城细说《资治通鉴》
-
作者:暂无 来源:江城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记者冯孝忠“《资治通鉴》之所以被奉为经典,是因为他具有独特的魅力。”9月7日,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姜鹏说。当日,姜鹏是继讲述《汉武大帝》后,第二次走进松花江文化讲坛,给江城人讲述《资治通鉴》的特色。姜鹏说,梁启超曾经说过,《资治通鉴》是皇帝的教科书。这是因为《资治通鉴》的所有内
-
岛城新生代漫画家于小博为你讲述《资治通鉴》那些事
-
作者:暂无 来源:半岛都市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8月30日下午,岛城新生代漫画家于小博携其漫画新作《CAMA的漫译资治通鉴》,在李沧区“伟东乐客城”举行了首发仪式及签售活动。青岛籍著名漫画家单伟作为活动嘉宾,与于小博一起在现场与数千名动漫爱好者进行了热情的互动交流。于小博是青岛科技大学传播与动漫学院讲师,是去年在首届东北亚版交会主题活动“全国青少
-
“政府”出自《资治通鉴》
-
作者:暂无 来源:济源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政府,是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指的是国家行政机关。但是,“政府”一词的本义并非如此。唐朝时,确立了负责中枢政务的“三省六部制”。“三省”是决策机关的中书省、负责审议的门下省、具体执行的尚书省。“三省”长官共同行使宰相职权,负责处理国家政务。这些长官们日常办公的地方叫“政事堂”,号称“政府”。“府”是官
-
品味当代的《资治通鉴》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四分溪畔论史》、《近代中国的变局》、《近代中国的思潮与人物》、《近代变局中的历史人物》……如此“严肃”的书名,恐怕已令不少的读者退避三舍。至于张玉法、张朋园、陈三井……由于介绍太少,人们对这些史学大师感到陌生。这是九州出版社刚刚推出的《中研院学人文库》,一套由论文组成的丛书,每篇文章皆由作者精选,
-
领导干部的“资治通鉴”
-
作者:
于思奇 来源:中国科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四分溪畔论史》、《近代中国的变局》、《近代中国的思潮与人物》、《近代变局中的历史人物》……如此“严肃”的书名,恐怕已令不少的读者退避三舍。至于张玉法、张朋园、陈三井……由于介绍太少,人们对这些史学大师感到陌生。这是九州出版社刚刚推出的《中研院学人文库》,一套由论文组成的丛书,每篇文章皆由作者精选,
-
欲知大道必先读史 姜鹏品读《资治通鉴》白银公益文化讲座圆满落幕
-
作者:
唐占霞 张自娟 来源:白银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白银晚报消息:2014年11月30日上午9点,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主办,市博物馆承办的大型公益文化讲座“姜鹏品读《资治通鉴》”,在市会展中心举行。出席此次讲座的领导有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高鹰,副市长陈其银,市人大副主任康星刚,及市直各部门与我市广大历史文化爱好者共计700余人聆听了讲座。讲座
-
公务员文言续写《资治通鉴》
-
作者:暂无 来源:济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当下,用外文写作的人很多,用文言文写作的几乎就是奇人了。诸暨就有这么一个奇人。他叫吴海京,36岁,是一名公务员。他按照北宋司马光编著的《资治通鉴》的体例,用10年时间补上了五代以后到清朝的历史,使中国自战国至清朝2000多年的历史前后贯通,合成一体。日前,这本用文言文写的《资治通鉴续纪》出版了。20
-
36岁公务员续写《资治通鉴》
-
作者:暂无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当下,用外文写作的人很多,用文言文写作的几乎就是奇人了。浙江诸暨就有这么一个奇人。他叫吴海京,36岁,是一名公务员。他按照北宋司马光编著的《资治通鉴》的体例,用十年时间补上了五代以后到清朝的历史,使中国自战国至清朝二千多年的历史前后贯通,合成一体。日前,这本用文言文写的《资治通鉴续纪》出版了。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