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司马光与父亲
-
作者:暂无 来源:辽沈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司马光与父亲
-
去找司马光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青少年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妈mā妈mɑ给ɡěi小xiǎo欣xīn欣xin讲jiǎnɡ“司sī马mǎ光ɡuānɡ砸zá缸ɡānɡ”的de故ɡù事shi。讲jiǎnɡ完wán之zhī后hòu,妈mā妈mɑ问wèn欣xīn欣xin:“你nǐ和hé小
-
王安石与司马光
-
作者:暂无 来源:濮阳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北宋建国60年时,诞生了两位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杰出人物:一位是终生追求变法图强,生命与新法共存亡,开创繁荣鼎盛新时代的政治改革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另一位是因循守旧,维护祖制不肯变更,激烈反对新法,不废新法死不瞑目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二人作为宰相政见截然对立,水火不容,相生相克,真可
-
王安石与司马光
-
作者:
王魁英 来源:濮阳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接上期)二人施政水火不容,尤其是司马光“元更化”,对北宋后期政局确实产生了深重的影响。仅对此谈点浅见。一、关于二人用人失误及其危害二人都曾担任宰相,对朝廷用人都发挥过较大作用,产生过重大影响。二人主观上都恪守任人唯贤,目的为了振兴国家,但政见不同,选人标准有别。而且身处社会变革时期,大浪淘沙,泥
-
司马光的拒绝
-
作者:暂无 来源:安徽商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李金山人人喜欢出名,但名气这东西,也会给人带来麻烦。司马光曾收到过一封信,向他化缘的,口气大得怕人,一开口就要五十万钱。化缘的人叫刘蒙,司马光的回信叫《答刘贤良(蒙)书》。信中说“光得侍足下才周岁,得见不过四五”,他们交往的时间不长,才不过一年,见面也少,不过四五回。基本还算个半生人。刘蒙的理由却似
-
找司马光
-
作者:暂无 来源:珠江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妈妈刚给3岁的儿子讲完《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接着问:“假如你和小朋友玩的时候,有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你该怎么办?”儿子想了一会说:“找司马光。”
-
司马光的用人观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提出:“夫天下之贤,固非一人所能尽也,若必待素识熟其才行而用之,所遗亦多矣。”据此表明自己的用人主张,主要有三层意思:其一,“用人者,无亲疏、新故之殊,唯贤、不肖之为察。其人未必贤也,以亲故而取之,固非公也;苟贤矣,以亲故而舍之,亦非公也。”其二,“举之以众,取之以公。”其
-
司马光论用人
-
作者:
安成 来源:中老年时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日前读贵报“岁月”版发表的《任人唯贤与任人唯亲》一文,不禁想起了司马光的用人观。在《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五.代宗大历十四年》中,记载了司马光的这样一段话:“用人者,无亲疏、新故之殊,唯贤、不肖之为察。……举之以众,取之以公。众曰贤矣,己虽不知其详,姑用之,待其无功,然后退之,有功则进之。”这段话用今
-
司马光的告客榜示
-
作者:暂无 来源:南通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宋哲宗时司马光受命主持朝政,为求行政革新,他在自宅厅堂立一榜示,内容为:来访诸亲友,若发现国家施政有什么缺失,百姓有什么疾苦,可直接上奏朝廷,我将与有司商讨后,择其良议者面圣,并遵圣裁办理。若发现我本人有什么过失,或是办事不周的地方,也请大家直接指教,或是以书面交予门吏后转给我,我一定警惕自省,改正
-
司马光的破与立
-
作者:暂无 来源:皖江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这一砸,物质形态上是一口缸的破裂,而精神意识上,却是“墨守成规”的破除,独辟了思维天空的一片新境地,豁然开朗。司马光砸出的,那是一种“破”与“立”的辩证。张永中公元1025年,司马光面对溺水儿童命悬游丝的险情,急中生智,用那双稚嫩的小手,高举起坚实的石块,果敢地砸向承载着垂悬生命的缸器,发出雄浑的巨